怎样简单的种植大棚黄瓜
1、选田整地:选田:黄瓜最适合的土壤生长环境,酸碱度在6.0-7.5之间,尽量选择有机质丰富、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黄瓜种植地的最佳前茬作物是水稻,应当避免前茬是瓜类作物的田地。整地:建议采取深沟高畦的种植方式,南北走向,双行种植,连沟畦的高宽可为0.3米X2.0米,株距以30厘米为宜。
2、育苗播种:播种:黄瓜的种植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早春类在1-3月播种,夏秋植6-8月播种。育苗:⑴黄瓜一般采取浸种催芽的方式,先用55度左右的温水烫种10分钟进行消毒,再用30度左右的温水浸种5小时,洗净沥干后,将种放置于30度左右的的温暖处(有条件的可以用恒温箱)进行保湿催芽,大约20小时后种子开始发芽。⑵早春大棚保温育苗,可以用苗床或者育苗杯进行育苗,在2片真叶时(苗龄20天左右)进行定植,起苗前要淋透水,在晴天傍晚时进行带土定植,以防治苗根受伤。大棚黄瓜全程种植技术要点。
3、肥水管理与培土基肥:⑴充足的基肥施黄瓜实现优产高产的基础,可在整地时进行深耕、翻耕,并同时每亩施入3000公斤腐熟有机肥、30公斤过磷酸钙30作为基肥。⑵一次追肥黄瓜追肥要按照“勤施、薄施”的原则进行,可以在黄瓜苗株长至两三片时进行,每隔一周追施5公斤尿素一次。由于黄瓜对肥料比较敏感,尽量避免使用高浓度肥料,施肥后要及时浇水稀释。⑶二次追肥第二次追肥可在黄瓜出现卷须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进行,每亩施用30公斤复合肥
4、10公斤钾肥,外加20公斤的花生麸。另外,在黄瓜第一次采收后最好再进行一次培土追肥。尽量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以避免黄瓜出现旺长、早衰。⑷浇水管理春黄瓜在苗期时要控制浇水量,而在开花结果期需要加大浇水量,可在晴天时每天淋浇1次,如果天气有旱情最好三五天进行1次灌水。
5、搭架引蔓与摘顶整枝:⑴搭架引蔓黄瓜在出现卷须时进行插竹搭“人”子架架引蔓,引蔓时间一般在卷须出现后开始,在晴天傍晚时每隔3天左右进行引蔓一次。⑵摘顶整枝黄瓜是否需要整枝药根据栽种的品种而定。结果的主蔓可以不用整枝,主侧蔓结果或侧蔓结果的,需要进行摘顶整枝,八节以下的侧蔓全部剪除,九节以上侧枝可以留三节后进行摘顶,而主蔓可以在30节时进行摘顶。大棚黄瓜全程种植技术要点。
6、黄瓜落蔓:为使黄瓜叶片采光均匀、长势加强、瓜期延长,最好对黄瓜进行落蔓处理,但要掌握一定的落蔓要领:⑴在黄瓜苗株生长点接近棚顶、底部无叶茎蔓距离地面30厘米以上时,选择晴暖的下午及时进行落蔓;在落蔓前一周要停止浇水,以防出现病害;⑵落蔓时要将老叶、病叶疏除并带至棚外集中烧毁,以防病菌侵染植株而发病;⑶落蔓时切忌用力过猛或者硬拉硬拽,要顺茎蔓的弯向把茎蔓打弯,避免硬打弯或反方向打弯,以防折断茎蔓。④落蔓时要保证有叶茎蔓距地面13厘米左右,每株有20片以上的功能叶。
7、黄瓜采收:春季黄瓜从定植到第一次收获大约需要55天,而夏秋季仅需要35天左右。在黄瓜开花后10天即可进行采收。另外,头茬瓜最好要及时早收,以避免对后续瓜的生长发育和植株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造成植株早衰、畸形瓜的出现,从而影响产量和收益。
整地、施肥腐熟的有机肥5立方米,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过磷酸钙5-5公斤每立方米,磷酸二铵2-3每立方米)。定植前翻耕作畦,畦宽1.2米,高15厘米以上,并地膜覆盖。
定植
定植期的确定:在确保定植后不受冻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承德地区一般在4月末5月初定植。温度指标要求:最低夜温高于5℃,0~10厘米处土壤温度高于12℃。秋露地黄瓜采用直播的方法。
定植密度:4000~4500株/亩,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用暗水法定植。
管理
插架。定植后及早插架,防风抽苗,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离根部8~10厘米左右。
绑蔓。采用“8”字方法绑蔓,防治磨伤茎蔓和茎蔓下垂。每2~3节绑一次,应在下午进行,上午茎蔓易折断,绑蔓的松紧度应抑强扶弱,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适当绑得紧一点,并使生长点高矮一致。
整枝与掐尖。主蔓结瓜的应去掉所有的侧枝,侧蔓结瓜的在结瓜后留一至两片叶掐尖,并打掉所有的卷须。当茎超过架头时要及时掐尖,促进下部瓜的生长,也可以采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长。
肥水管理。及时浇水与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数依天气、生育期而定。缓苗水在植后5~7天浇;坐瓜前控水、中耕、蹲苗;根瓜长10~12厘米时浇催瓜水;结果期浇水每5~7天浇一次。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催瓜肥在根瓜坐住后追施,盛瓜肥在根瓜采收后进行。提倡使用有机肥追肥。 [5]
大棚
整地
提早扣棚、烤地,定植前20~30天扣盖棚膜,旧棚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磷酸三钠或次氯酸钠喷立柱和棚膜,也可用百菌清等烟剂进行熏蒸。化冻后及时翻耕土地并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
定植
在确保幼苗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尽早定植,棚内10厘米地温大于12℃,最低夜温不低于5℃。适度密植,每亩4000株左右,要适度浅栽。
管理
温度管理:早春栽培的黄瓜前期主要是保温防寒,一般缓苗期前不放风加强夜间防寒,缓苗大约需要7天左右,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夜温促进缓苗。缓苗后到根瓜坐瓜阶段大约20天,要适当控制温度,白天20~25℃,夜间12~16℃,防治徒长。盛果期要适当控温白天25~30℃,夜间16~18℃。
肥水管理及中耕:早春栽培地温较低,定植水要适当的小,缓苗后浇缓苗水,浇水后进行中耕,并进行蹲苗。采收根瓜后进行浇水,以后每隔5天浇水一次,浇水最好在晴天早上进行,夏季暴雨忽晴后要浇一次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定植至根瓜采收可追肥1~2次,结瓜盛期7~10天一次。磷酸二铵和硝酸铵交替使用,也可用冲施肥随浇水冲施。
吊蔓及整枝:黄瓜长到5节时及时吊秧或插架,以后每2~3天绕秧或绑秧一次,并及时去除所有的侧枝和卷须,瓜秧接近棚膜时掐尖或把尖扭一下。及时打掉下部的病老叶。 [5]
温室
定植前的准备
覆盖棚膜及棚室消毒,定植前一个月把棚膜覆盖好,并进行棚室消毒,消毒可使用敌敌畏200毫升,加入硫磺1.5~2公斤,与锯末混匀点燃,闷棚1~2天,可有效地杀死棚内的病虫卵。对于根结线虫较厉害的的棚室,还可以亩施石灰氮80公斤,充分混匀。
整地与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充分腐熟好的有机肥10000公斤,深翻40厘米混匀。也可以连年施入发酵腐烂的碎草、麦秸、稻壳等有机物。最好的措施就是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既可有效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又可减轻病害发生,改善产品品质,而且增产效果突出。
做床与覆地膜:冬季温室栽培黄瓜应起高床,并采取滴灌或膜下暗灌的方法,床宽1.2米,高15厘米左右,并采取地膜覆盖。也可以先定植后覆膜。
定植期的确定:冬春茬黄瓜一般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定植。
定植方法、密度:每亩栽培3500株左右。定植苗要严格筛选,剔除病苗、弱苗及嫁接不合格的苗,按28~30厘米株距开好定植穴,将苗植入穴内,浇好水,然后覆地膜。 [5]
定植后的管理
前期管理:从定植到瓜条开始采收,这段时间的管理称为前期管理,前期管理的中心是以促根控秧为主。这个时期的气温和光照虽已明显降低,但还未到达最低点。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期有利气候条件,加强管理,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对低温、弱光及特殊天气的适应能力。前期管理的技术水平高低,对中后期的植株生长、抗病、耐寒能力以及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浇好前三水:先要浇好定植水,防止土坨和周围土壤分层,影响缓苗。在定植后10~15天,浇好缓苗水,这一水要浇足浇透,从畦中间的暗沟浇入,水位要顶到定植孔。根瓜采收后晴天上午浇第三水,也叫催瓜水。
促根控秧:定植后一周内为促进缓苗,白天25~32℃,夜间15~17℃。缓苗后要加大放风量,晴天中午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2℃,早晨揭帘前维持在10℃即可,加大昼夜温差,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若温度管理偏高,植株长势过旺,到最严寒的1、2月份抵御低温寒流的能力下降,同时叶片过大,地面严重遮阴,也会影响地温的升高及根系的发育。
植株吊蔓与调整:当植株长到6~7片叶后开始甩蔓时,及时拉线吊蔓。随着茎蔓的生长,茎蔓往吊绳上缠绕,以后每2~3天一次。
中期管理:从根瓜采收至3月上旬的管理称之为中期管理,这段时间在冬茬黄瓜生产中温度最低,光照最弱的时候,是管理的难的时候,同时也是产量产值形成的高峰。
温度管理:此时期温度管理是核心,白天要尽可能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室内温度的前提下草帘尽量早揭晚盖,并实行四段变温管理,上午8:00~13:00,温度控制在25~32℃之间,超过32℃时开始放风。下午13:00~15:30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温度维持在20~30℃之间,盖帘后室内气温下降平缓,前半夜温度维持在20~15℃,后半夜12~10℃,即有利于养分输送,又能抑制呼吸消耗。地温应保持在15℃以上。进入2月中下旬,随着气温的增高,日照时数的增长和光照强度的增加,植株制造的养分增多,夜间的温度也应提高,前半夜22~16℃,后半夜15~12℃,有利于养分的输送和瓜条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