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高密度养鱼技术知识

高密度养鱼技术知识

高密度养鱼技术知识

高密度养鱼技术知识,在生活当中,相信会有很多小伙伴会在家里面养鱼,鱼是离不开水的,两者息息相关,所以说养鱼其实就是养水,而且水可以招财,下面我整理了高密度养鱼技术知识。

高密度养鱼技术知识1

一、高密度养鱼技术

1、池塘的选择:

养鱼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池塘,一般保水的池塘最适养殖鱼,同时水源方面必须要充足,在旱季和雨季要保证池塘耐旱耐涝。

2、池塘的清整:

池塘准备好之后,可以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只有池塘环境好,才可以让鱼正常生长和生活。消毒池塘主要是挖去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清除池内及池壁的杂草,消灭病菌和敌害,养殖生产过程中可以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

3、鱼种放养:

将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向池塘放鱼。养殖者一定要放养品种优良、休质健壮、密度适宜的鱼种,同时要做到种类组成搭配合理。

4、饲养管理:

鱼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一般都离不开饲养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做好设饵、施肥、调控水质和预防病虫害发生。

5、投饵:

日投饵量必须根据“四看”也就是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和“四定”也就是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饵。

6、施肥:

施肥主要是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基肥一定要早施、施足。追肥可以少施、勤施,施追肥还要“看天、看水、看鱼”进行。

二、三亩鱼塘可以养多少鱼

1、三亩鱼塘可以养大概2000条鱼左右。养鱼前要先养水,普通的自来水不能直接给鱼使用。使用之前必须对水进行消毒、除氯处理,消毒可以用相关药物,也可以用专门的盐,除氯可以用暴晒或者静置的方式。

2、养鱼时还要保证食物充足,一定要注意适量投喂,每次投喂5-10分钟内能吃完的量即可。喂食频率一定要根据鱼的大小决定,尽量不要在夜间、阴天喂食。

3、养鱼时还要保证水质干净,一定要定期换水。换水的频率可以根据所养品种习性决定,一般每隔7-10天就要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都不要让水温、水质发生太大的变化,换水除了可以保证水质干净,还能够保证水的氧气含量。

高密度养鱼技术知识2

(一)养鱼环境条件选择技术

(1)养鱼池分几种类型:大棚水泥池塘、农村水库、山区池塘、深水湖泊、河流网箱等,都是高密度养鱼必备的环境。

(2)养鱼池怎样建造呢?鱼池占地面积10-200亩,水深需1.5-2.5米。鱼池的占地面积为5-20亩。长方形的鱼池很合适。池底部是平的,底面稍微向出水处倾斜,池埂边缘要用水泥密封,防止鱼塘池被鱼损坏。

(3)进水口、排水设施齐全,排水灌溉能力最好为每日水量变化的`30%左右。

(4)水源充足(最好是农村的长流水),水质新鲜,无污染,配备曝气机、饵料饲养机等必要的机械设备。

(二)高密度养鱼水质管理技术

(1)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肥就是指漂浮在池塘中的各种动植物;或是水的颜色在早晨和晚上都会发生变化,而鞭毛藻类则占主导地位。

嫩就是指水质肥料,但肥而不老,即生长期的优质藻类正在增长;爽就是指谈水,浮游生物和浮悬有机物以外的悬浮物并不多,水的清晰度在25-40cm,最好有山泉水,所以说水质是高密度养殖的条件。

(2)定期添加更换水质是保持池中水清晰的最广泛,最经济和最适用的技术方法。通常情况下水质调控,每7-10天添加一次淡水,每次大约20厘米;

每月更换一次水,每次30%,并且池中水的清晰度保持在30°左右,为鱼类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是死水的鱼塘,没有活水的话,比较难以高密度养鱼的。

(三)饲养模式选择技术

在饲养方式的选择也是高密度养鱼比较重要的技术,应突出主要鱼类,适当搭配其他鱼类,同种鱼类应一致,鱼类可大致分为上层、中下层和下层三种类型,根据这三种类型的搭配,可充分利用水产养殖水体空间,有效去除鱼塘的残留鱼饵,调节水质。

通常情况下,水体较肥的鱼塘,鲢、鱼养鱼的标准应占60%,其余鱼种占40%(如草鱼、鳊鱼、鲤鱼、鲫鱼等);水体较瘦的鱼塘,草、鳊鱼等养鱼标准应占60%,其余鱼种占40%(如鲢、鳙、鲫等)。

(1)鲤鱼为主的高密度混养类型

一类是放养尺寸规格为55~100克,鲤鱼苗量占总量(约100Kg)的55%~65%。另外混养草鱼、鲢、鳙等。鲤上市尺寸规格300克上下,超高产池,每公顷净生产量可达7500~8250Kg,鲤占55%~65%。另一类是鲤鱼苗量占总量(190Kg上下)的85%~90%。

(2)鲢鱼、罗非鱼为主的混养类型

鲢、鲢放养净重约占总鱼苗量(约145Kg)的65%,鲢、鳙之比大概为3~5∶1,另外混养草鱼、鲤鱼、罗非鱼、罗非鱼、鲴类等。鲢、鳙上市尺寸规格为300克以上

(3)草鱼、罗非鱼、鲮鱼为主的高密度混养类型

草鱼苗尺寸规格为15克、300克,净重占总量(约280Kg)的35%~40%。鳙鱼放养尺寸规格为300~300克,鲮放尺寸规格为15~25克和55克,放养净重分别占总放鱼苗量的27%和19%上下。草鱼每年放2批,罗非鱼放4~6批。

(4)草鱼和鲢鱼为主的混养类型

草鱼放养尺寸规格分10克、55克和120~300克,鲢鱼的尺寸规格为夏花、55克、200~300克;净重分别为总量(120Kg上下)的45%和30%上下,另外混养鳅、鳙鱼、罗非鱼等。

(四)高密度养鱼采用轮捕轮放技术

轮捕轮放,即一次放足、分批捕捞、捕大留小的放养的方法,是获得高产高密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1)缓解了混养密度、投饵施肥与池塘氧量不相适应的问题

(2)解决了饲养初期鱼苗放养不足之处,不能充分运用水体的缺点

(3)确保了长期以合理的密养,适当利用饵料,充分利用池塘的一周年生产效率。

高密度养鱼技术知识3

新手养鱼的两个误区

一、混养

有些同学,既喜欢孔雀鱼,又喜欢小金鱼,于是开开心心的将他们一起放进鱼缸,殊不知过了几天,要么孔雀死亡,要么金鱼死亡。为什么呢,这就是新手常犯的第五个错误。

错误原因:孔雀鱼属于热带观赏鱼,适合生活在摄氏24-26度的水中,而金鱼却是冷水鱼,适合生活在摄氏16-18度的水中。冷热水鱼混养,要么水温太低,热带鱼养不出状态;

要么水温高,冷水鱼养不出状态,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死亡。所以童鞋们一定要注意区分,冷水鱼是不能跟热带鱼混养的。解决办法:热带鱼与冷水鱼分开饲养。

错误原因: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鱼苗,这个在鱼类世界里面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大型鱼大多是野性的掠食者,而且生在迅速,哪怕你买回来的时候鱼还小,但它们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长成庞然大物,而且大型鱼生性凶狠,尽管体型还小,可是仍然会对其他小鱼发动攻击。解决办法:识别大型鱼,大型鱼和小型鱼不能混养,包括大型鱼的幼体。

二、滤材不能随便选

1、走出重生化过滤轻物理过滤的误区

有些朋友不太重视物理过滤而大量应用生化过滤材料,居然几十上百斤的应用陶瓷环或玻璃环,甚至有的还是没有获得最佳过滤效果。如果第一道关的物理过滤效果彻底,还需要如此多的生化滤材吗?当然,草缸的过滤多应用些生化过滤材料是合理的,因为草缸的物理过滤往往难以做到彻底,需要大量的硝化菌进行工作。

2、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滤材用量的判定

物理过滤滤材用量一般原则,只要能够有效地将进入滤槽的水流所含的杂质颗粒全部隔除就可以了,这里包括滤材的密实、厚度和放置效果,过滤棉块四周不能出现溢流现象;

否则杂质颗粒流失,加重生化过滤负担。如果在滤槽进水管口上套一短薄的丝袜包住杂质,实际上加了一道有效过滤,过滤棉成为二道过滤,其效果就会好许多。这样有三层过滤棉基本上就可以了。

不管怎样,养鱼是工作之余怡情养性的好选择,鱼缸蒸发的水汽还能调节室内空气的干湿度,利于环境。所以,如果你决定了养鱼,那就好好养吧,一定会有收获的。

所谓养鱼先养水,指的是鱼儿进家前先要准备好适宜鱼儿生存的用水。这一点掌握不好,养鱼很难成功。自然界有以下几种水:1)雨水:雨水含氧量高,但由有于空气中的废气等有害物质溶于其中,这些物质对鱼儿的呼吸系统伤害较大,,所以不能用雨水养鱼。2)河水,湖水:这些水含氧量高,还含有鱼儿喜欢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看似理想,但河水,湖水里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很容易使娇贵的宠物鱼生病,这样的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用。3)井水,地下水:这些水含有大量无机盐,但含氧量低,而且井水和地下水温度也较低,必须用容器盛放晾晒2天,使更多的空气溶入水中,水温也正常了再使用。4)自来水:自来水经过消毒,过滤,是较卫生的生活用水,但自来水中含有用来杀菌的氯气,漂白粉等物,对鱼儿不利,除去氯气有两种办法,一是晾晒,将水存于桶或盆中晾晒2天,让氯气排出,晾晒过程也增加了鱼儿需要的水中氧气的容量;同时也使水温与正常温度持平:二是若没有时间晾晒,只有用化学除氯法,在水中加入万分之一的硫代硫酸钠,搅拌后放置一小时就能使用。水中各种细菌都有,他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才形成了供生物存活的环境,这就像空气里有各种致病细菌真菌(比如流感病菌),也就是你所说的坏细菌,同时也大量存在对人有益的“好”细菌,有的好细菌可以杀死致病细菌为人类健康服务,但他们是共生的,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不可能分隔开,杀菌剂往往是坏细菌好细菌一起杀死的,没有什么办法能只消灭坏细菌而保留下所有的好细菌,只要你还生活在地球上。你说要要是所有的坏细菌都死了,那些以坏细菌为食的好细菌能活吗,好细菌都活不成了,这样的环境人能活吗?水中的道理也是一样,不要妄想着有什么药物能治杀死所有坏细菌而保留下所有好细菌让鱼儿永远不得病,既然决定养鱼就不能怕麻烦。有过养鱼经历的人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讲的是水太洁净了,鱼儿也就无法生存了。最还的办法就是勤照顾,多管理,将鱼儿养的肥肥壮壮,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当然这不是说就不要杀菌剂了,特别是水族箱,鱼缸等,由于水容量小,鱼儿每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很容易使各种细菌快速繁衍,超出鱼儿的抵抗力,所以杀菌药物是必需的。可以去鱼市上挑选,几年前我在鱼市上见到一种标明叫“硝化细菌”的药,据说可以对水中细菌有抑制作用,具体的可以咨询那些鱼市的摊主,他们会告诉你什么杀菌药物更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