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果的栽培技术
东北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从黑龙江小兴安岭以南一直到河北承德一带、以及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兴安盟都能找到欧李的踪影,主要生长在草原、森林和沙地边缘及一些丘陵区。
历史上东北是欧李分布较多的地区,而且较早地受到了人们的注意。辽宁和吉林的部分地区曾是小李仁(郁李仁)的重要产地,清代还有康熙皇帝喜食欧李的记载;欧李的学名(Prunus humilis. Bge)也是俄罗斯学者Bunge 于 1835年在东北考察时发现后命名的。但由于清代末期东北移民逐渐增多,大量土地开垦,原有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欧李资源随之大量缩减。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该区的欧李种群类型比较单一,且品质较差,优良品种较少。主要表现为果个小,多在5克以下;成熟期较晚,8月中旬始有果熟,集中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欧李在华北地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和陵丘区。山西、内蒙、河北、河南、北京等省、市都有分布,但以山西分布最多,最为集中。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区。太行、吕梁、太岳、中条等几大山系,为欧李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次在内蒙古中南部兴安盟一带、河北省北部丰宁县一带、南部太行山一侧、河南伏牛山一带也有较多分布。其他几省如山东,由于地理特点和人为因素,只有零星分布。
华北地区欧李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
北部分布区
主要包括山西北部雁门关外和河北燕山山脉的张家口、承德、丰宁一带以及内蒙古与山西、河北相临近的一些地区。该区属海河水系,地形复杂,植被稀疏,气候干寒,年均温度低(1℃—8℃),无霜期较短(120天左右),欧李资源的分布虽较为零散,但主区域呈块状、片状分布如河北丰宁县欧李资源约5300公顷,年产欧李果品120万千克。[5]资源主要特点表现为类群单一,果色、品质相差不大,果个偏小,成熟期较晚。8月中旬果实始熟,果实发育期105天,与东北区表现极为相似。
南部分布区
主要包括晋南、晋东南和河南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分布在中条山、太岳山和太行山南段,以三大山系交汇处为最多。该区气候比较温和,无霜期多在180天左右,且地形较为复杂,小气候特别明显,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由于多山地丘陵,人为影响有一定限度,保留了许多珍贵的物种资源,如硬肉类型就在绛县山区被发现。 本区欧李资源分布较广,类型多样,特别是优质种源较多,且果熟期较长,从7月上中旬一直到9月下旬都有果熟,是目前发现的欧李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分布区。其中,太岳山资源最优种群表现为甜度较高,太行山南段资源以酸甜适口或香酸刺激者为上,而中条山优质资源以香味浓郁为最大特点。
中部分布区
主要指太行山中部地区,包括山西阳泉、晋中左权、长治壶关、沁源、黎城及河北东南部分地区,属海河水系,气候温和而干旱,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资源分布面积较大,有较多的优质种源,8月上中旬成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