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避免因农药残留超标引发的癌症?

洗蔬果加点小苏打。总体上看,蔬果的农残不合格率很低,没必要因担心农药而不吃蔬果。如果实在担心,不妨试试蔡骏推荐的去农残小窍门:1.洗菜时,加少量小苏打浸泡20分钟。这是因为有机磷类农药使用最广泛,其呈酸性,加小苏打可起到酸碱中和的减毒作用。2.洗浸时一定要先洗后切,避免表皮的农药顺着切口断面进入内部,以及造成水溶性维生素损失。3.能去皮的蔬菜尽量去皮。

如何避免因农药残留超标引发的癌症?

控制吃肉尤其是红肉。因兽药、抗生素滥用、瘦肉精等问题,肉类安全也是大家关注重点。肉类吃太多,本身也易产生不良影响。蔡骏建议:1.减少肉类摄入,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食用2两肉就可满足人体正常需要。2.丰富肉食种类,尽量做到猪牛羊、鱼禽类等种类齐全,并常换品种,可有效分摊风险。3.少吃红肉(畜肉类)多吃白肉(鱼禽类),少选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

多吃污染少的深海鱼。蔡骏表示,吃鱼类时选择深海鱼,摄入的毒素更少。相较于内陆水体,海水受污染程度低很多,深海比近海更好。也就是说,深海鱼类好于近海养殖鱼类,海产品好于淡水产品。因此,可适当增加沙丁鱼、金枪鱼、鳕鱼、鲐鱼等远洋深海鱼类的摄入。

用蒸煮卤代替煎炸炒。蔡骏说,烹饪油烟中含有杂环胺、苯丙芘等多种致癌物,是“室内雾霾”的重要来源。另外,食用油、肉类等经高温也会产生致癌物。他表示,改变烹饪方式是预防致癌物摄入的主要途径,要减少煎、炸、爆炒等,多用蒸、煮、卤、烫;控制油温、油量,不要等油冒烟了才放菜,每人每日用油量控制在30克以内;做饭前先开抽油烟机,做完后多开10分钟,有助油烟排出。

买米不能太随意。米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食,关于“镉大米”“陈化粮”的负面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及担忧。镉大米是因为水稻种植区的土壤、水源等受到工业废弃物污染,从而导致重金属镉在稻米中富积。长期食用镉超标的大米会损害骨骼和肾脏健康,严重时导致骨质软化、肾衰竭等。国家在粮食收购入库之前会进行严格检验,“镉大米”很难蒙混过关,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大米,不必过于担心。

陈化粮是粮食战略储备制度的产物,粮食在长期储存中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轮换下来的陈化粮一般不会给人食用,多在检验后用作饲料或工业原料。蔡骏建议,购买大米时不要贪图便宜,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遇到颜色暗淡、有怪味儿或浓郁香味的大米也要多留心,三口之家尽量购买5~10斤的小包装大米。

怎样控制农药残留不超标?

前不久,国家对超市的果蔬农药残留进行了一次大调查。此次抽检的65份果蔬样品中,有45份样品检出农药,占比近七成。更可怕的是,11个样品检出剧毒农药,另有8个样品无毒农药残留量超标。

8家超市果蔬农药超标。

自2012年以来,绿色和平组织游说大润发、中华全国联合会、家乐福、宋庆、鼎好和爱步禁用农委公布的剧毒农药,2014年,6家超市承诺禁用。绿色和平组织这次扩大了抽样检查的范围。除了6家超市,还包括好市多和全家便利超市的样品。结果农药残留比例高达69%。2014年,Top超市率先宣布禁用五类农药。然而,从顶级超市抽取的八个样本中,有五个被发现含有违禁农药。其中,大白菜不仅被剧毒农药“打死”,还掺入了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公布的二类剧毒农药“塞万宁”。

大润发、宋庆、爱麦曾承诺禁用农委公布的高毒农药,但在此次抽检中,大润发的清江蔬菜被发现“被打死”,茄子被发现为无法检出的“补粉精”。松花菜被检出剧毒农药“那得”,清江菜被检出两种剧毒农药“打杀”和“那得”。

曾经承诺在产品中禁用部分剧毒农药的家乐福,被检出红薯叶中有“纳耐德”残留,青椒中有“代克力”残留超标7倍;今年首次抽检的好市多,被发现“打死”清江菜和小白菜的残留物。此外,爱网购的巨峰葡萄被检出13种混合农药残留,顶级油菜被检出12种。虽然农药残留剂量不高,但在体内长期积累可能会产生“农药鸡尾酒效应”,引起慢性中毒。毒理科闫宗海博士寇长庚说,如果同时接触多种超标农药,可能会引起毒性倍增,威胁人的健康。针对蔬果中的农药残留,医生们提出了自己清洗和烹饪蔬果的方法。

拒绝农药残留的蔬果清洗法

叶菜类

买回来后用白报纸卷起来,两头打开,放在阳台上1~2天,然后用流动的水浸泡15分钟,清洗时在水中刷3~4遍。

瓜果类

用刷子在流动的清水中刷表面,特别注意瓜果的凹陷部分。

水果类

即使是去皮的水果也要先擦洗,否则双手接触水果皮都会接触到农药。

另外,《50度洗人野菜》一书也提出了用50度热水洗菜的方法。作者平山义正表示,冷水中难以去除的污垢可以用热水冲洗,使其更容易脱落,还可以使叶菜和西红柿更好看。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清洗时间,菜30秒左右,蘑菇1 ~ 2分钟左右,水果4 ~ 5分钟左右。

无盖无汤的“半熟爆炒”。

1锅中倒入少许油,放入蔬菜,加入一碗水,然后开始炒菜。

2烹饪过程中不用盖锅,让部分农药挥发。

3起锅的时候只上蔬菜,因为汤里会溶有农药、硝酸盐等。,所以不应该吃。

农药超标是什么意思?

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些农药直接或间接残留在粮食、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土壤和水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是含有砷或硫、铅和铜的无机物,以及来自植物的有机物质,如除虫菊酯和尼古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合成有机杀虫剂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迄今为止,世界化学农药年产量近200万吨,约有1000种合成化合物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杀藻剂、杀虫剂、脱叶剂等药物。药物的应用,尤其是有机药物的应用,造成了严重的药物污染,成为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目前使用的一些农药可以在短时间内生物降解为无害物质,而一些有机氯农药很难降解,因此属于高残留农药。农药可能进入食物、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中,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农药喷洒到作物或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光照、自然降解、雨淋、高温挥发、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谢等作用,绝大部分药剂已消失,但还会有微量的农药残留。残留农药一般对病、虫和杂草无效,但对人、畜和有益生物却会造成危害。在农药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控制农药残留,保证人、畜安全、健康,环境安全,已成为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残留呢?

(1)合理使用农药。应根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科学、辩证地施用农药,力争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

合理用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对症用药,掌握用药的关键期与最有效的施药方法。

②注意用药的浓度与用量,合理科学确定施药量。

③改进农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等,以改善药液的展着性和渗透性能,提高效果,减少用量。

④推广应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要合理混用农药。

(2)安全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等法规,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严禁使用有关法规、条例规定的禁用、限用的高毒、高残留和“三致”农药。严禁高毒、高残留和“三致”农药用于果树、蔬菜、粮食、中药材、烟草等作物;禁止利用农药毒杀鱼、虾、青蛙和有益的鸟、兽等;施用农药一定要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

(3)采取避毒措施。在遭受农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可栽培抗病、抗虫作物新品种,减少农药的施用。

(4)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认真实行农作物的合理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增施生物菌有机肥料,减少速效氮素化肥使用量;推广温室、大拱棚等设施栽培,并在设施栽培中推行防虫网等农业防治措施;积极开展性诱激素、以虫治虫、以菌治虫防病等生物防治措施;大力推广黑光灯、诱虫板等物理防治措施;在设施栽培中实行白天高温调控、夜间通风降湿、防虫网封闭通风口的生态防治措施;科学进行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5)掌握好收获期。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和利用栽培作物产品。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收获时该作物离最后喷药的时间越长越好。

(6)进行去污处理。对残留在作物、果蔬表面的农药可作去污处理。如通过暴晒、清洗等方法,减少或去除农药残留污染。

(7)大力推广使用天达2116、农药降残剂等,降解农药残留。据山东外贸和植保部门试验,喷洒天达2116能有效降解作物的农药残留,喷洒3天后其农药残留比对照减少50%左右,喷洒15天后可减少90%以上,使各种产品达到绿色标准。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