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垛景区的介绍
千垛景区1 又称:千岛菜花。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千垛景区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誉全球。“垛”是里下河地区独有的一种农业景观。据史料记载,形成于750年前。1在泥土缺乏的泽国,勤劳智慧的兴化人民在湖荡沼泽地带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积如垛,成为了可以耕作的垛田,形成了具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兴化垛田奇观。由于垛田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尤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上世纪50年代,便有了“垛田油菜,全国挂帅”之美誉,因蔬菜品种全、产量高,垛田又有“蔬菜之乡”的美称。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垛田出产的“兴化龙香芋”一举成名,芋头烧肉、蟹黄豆腐等水乡特色美食令人食指大动。每年清明时节,千垛景区四面环水的“垛田”上长满了金**的油菜花。一幅“油菜花开金满地”的壮阔美景,吸引了众多前来观光的游客。“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正是兴化垛田菜花的真实写照。如今,千垛景区荷塘绿意更胜,更有另一番浪漫光景。春去秋来,在这千垛田间,见万寿菊花,黄叶纷飞,妍丽雍容,在重阳雨后,正值菊黄蟹肥时,看万花黄透,品水乡河蟹,真可谓美不胜收。入冬时节,看千垛景区芦花飞雪,苇絮悠然飘飞,弥天盖地,景色更是迷人。
兴化垛田推介词是“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荟萃江南秀色,我的甜美故乡”。
兴化垛田从唐代开始出现,明清时形成规模。那时,一批批移民或择高而居,或以船为家,利用枯水季节在沼泽湖滩上开河造田、垒土筑垛,渐渐形成一片片四面环水、五面种植的垛田,大的占地几亩,小的只有几分地,形似一个个“水中小岛”。
兴化垛田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地貌,保留了传统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现在,千垛菜花景区已成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推动了全市旅游发展,拉动了三产经济。由于土壤富含有机质及多种微量元素,且四面环水,兴化垛田产出的蔬菜品质好、产量高,深受好评,为农民“富口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兴化垛田介绍
兴化垛田,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垛田街道,是历史上华夏先民建立在沼泽地基础上的四周环水的小块农田。垛田是江苏中部里下河腹地的兴化地区一种特有的农业文化遗产。
它是因湖荡沼泽地带,在上游来水的冲击、下游海潮的顶托下形成了一个个面积不大、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四周环水,各不相连,形同海上小岛,高低错落的水中土丘。垛田是在当地生态环境剧烈变化下,为适应防治洪涝以及人口快速增长而创制,已有600年左右的历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