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连作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是
连作障碍的机理
连作障碍(Continuous Cropping Barrier)则是指因连续种植某种(乃至同一科)作物而出现的生长发育不良品质产量下降等现象,俗称“重茬病”。连作障碍必定产生于连作土壤,但连作土壤不一定必然导致连作障碍。引起蔬菜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蔬菜的科属接近,有一些共同的病害,病菌蔓延。引起连作障碍的植物因素是植物的化感作用,即一种植物或微生物(供体)向环境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而影响其他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受体)的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生态学现象,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当受体和供体同属于一种植物时产生的抑制作用现象叫做植物的自毒作用。化感物质主要是植物在乙酸途径或莽草酸途径中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化感物质作用的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伸长、损坏细胞壁、改变细胞的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影响作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的水平;破坏细胞结构,改变酶的功能和活性,抑制氨基酸的运输和氨基酸向蛋白质的整合,阻碍气孔的传导。引起化感物质大体上可归为有机酸、直链醇、单宁、生物碱、嘌呤、酚类、类萜类化合物等14类。
造成连作障碍的人为原因是复种指数高、产量高。近亲植物连续重茬种植,每种作物都有一些专门为害的病虫杂草,连作可使这些病虫草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式地感染为害,如黄瓜的霜霉病、根腐病、跗线螨,番茄病毒病、晚疫病,辣椒的青枯病、立枯病等。蔬菜的病株残体和土壤中的病害菌不容易清除,土壤的耕层越来越浅造成犁底层升高;连续灌溉造成干湿交替不明显,一些好气性的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土传病害屡屡发生,大量施用农药,使一些病菌、害虫增强了抗药性;由于施肥不当造成土壤中养份不平衡,特别是一些未经过充分腐熟的牲畜粪造成病菌的污染。
蔬菜连作有哪些危害
在同一块地上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科作物,在栽培学上称之为连作。连作时间长了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农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病虫害滋生严重、生育状况变差等多种现象。这种现象在蔬菜栽培中更为突出,也最难克服。
1、病虫害加重。设施连作后,由于其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光照、温湿度、气体的变化,一些有益微生物(铵化菌、硝化菌等)生长受到抑制,而一些有害微生物迅速得到繁殖,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这样不仅导致肥料分解过程的障碍,而且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且逐年加重,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基本无越冬现象,从而使生产者只能靠加大药量和频繁用药来控制,造成对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
2、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设施栽培施药量大,加上常年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土壤长期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浇。再加上温度较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下层土壤中的肥料和其他盐分会随着深层土壤水分的蒸发,沿土壤毛细管上升,最终在土壤表面形成一薄层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同时由于过量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又偏少,土壤的缓冲能力和离子平衡能力遭到破坏而导致土壤PH值下降,即土壤酸化现象。造成土壤溶液浓度增加使土壤的渗透势加大,农作物种子的发芽、根系的吸水吸肥均不能正常进行。
3、植物自毒物质的积累。这是一种发生在种内的生长抑制作用,连作条件下土壤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时植物残体与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一起影响植株代谢,最后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
4、元素平衡破坏。由于蔬菜对土壤养分吸收的选择性,某些元素过度缺乏,而某些元素又过多剩余积累,单一茬口易使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常影响到蔬菜对某些元素的吸收,容易出现缺素症状,最终使生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
如何预防蔬菜连作
1、蔬菜品种间实行轮作,也就是不同蔬菜品种间进行轮作种植3—5年。
2、播种前或移栽前实施土壤消毒,杜绝土传病虫害发生。
3、合理施肥:采取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调节土壤营养,以施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不偏施氮肥,做到科学施肥。
4、清洁田园,不乱扔病叶、病株,病叶和病株集中带出田外统一烧毁,可降低病虫害基数。
5、在灌溉时防止田水串灌,可避免病虫浸入危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