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怎么样?
乐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2017-08-11在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鳌溪镇广场路121号。
乐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361025MA366U58X3,企业法人董志勇,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乐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经营范围是:为本社成员开展粮食、油料、果蔬、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及其它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销售;家禽家畜、水产养殖、销售;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种子、饲料购买;农副产品加工、运输、贮藏、冷藏保鲜及网上销售;展示展销、品牌创建服务;开展土地流转、大田托管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技推广、机械化作业、稻谷烘干、农机维修服务;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信息发布((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乐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水产养殖新手养虾小技巧(水产养殖新手养虾小技巧图解)
南昌市玉鑫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是2007-05-25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光辉村老观咀自然村。
南昌市玉鑫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60122662018402W,企业法人万玉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昌市玉鑫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水产养殖、家禽养殖、销售;餐饮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06271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942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南昌市玉鑫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1、小龙虾的养殖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土壤的pH值呈中性至微碱性,并且阳光充足,光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尤其以背风向阳的为好。为确保小龙虾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养殖场地必须远离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源,环境符合无公害养殖标准。
2、加固加高田埂,开挖虾沟、虾坑。为防止小龙虾掘洞时将田埂打穿,引发田埂崩塌;在汛期大雨后易发生漫田逃虾,因此需加高、加宽和夯实池埂。加固的田埂应高出水面40~50厘米,田埂基部加宽至80~100厘米。田埂四周用窗纱网片或钙塑板建防逃墙,高出埂面70~80厘米。每隔1.5米用木桩或竹竿支撑固定。网片上部内则缝上宽度30厘米左右的农用薄膜,形成“倒挂须”,防止小龙虾攀爬、打洞外逃。在田周边沿田埂开挖虾坑,给小龙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于集中捕虾。虾坑深1米左右,宽1米左右。
3、施肥消毒。应以基肥为主,最好施有机肥。使用基肥时每亩施有机肥150~200千克。在放养虾苗前10~15天,要虾沟和虾坑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化水泼洒。
4、虾种放养。放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入亲虾让其自行繁殖,时间一般在8月底~10月中旬。每亩放养规格为每千克20~30只的小龙虾20千克左右。另一种是春季放养幼虾。每亩放规格为每千克250~600尾的小龙虾幼虾2.5~4.5万尾。放养时要进行虾体消毒,可以用浓度为30%左右的食盐溶液浸浴虾种3~5分钟。
5、小龙虾饲料投喂。小龙虾的饲料有米糠、豆饼、麸皮、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屠宰场下脚料或配合饲料等。投饲量以藕田中天然饵料的多少与小龙虾的放养密度而定。在投喂饲料的整个季节,遵守“早开食,开头少,中间多,后期少”的原则。6~9月水温适宜,是小龙虾生长旺期,一般每天投喂2~3次,时间在上午9~10时和日落前后或夜间,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5%~8%,其余季节每天可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进行,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3%。饵料应投在靠近虾沟虾塘、水位较浅和小龙虾集中的区段,以利其摄食和检查吃食情况。
6、病害防治。高温季节每隔15~20天使用生石灰泼洒消毒1次,每次每亩l0~15千克,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蒜素、复合维生素等药物,一般可控制不发生病害。
7、捕捞。小龙虾捕捞主要采用地笼网捕捉,可常年捕捞,捕大留小,主要捕捞期为4~9月份。如果每次的捕捞量非常少时,可停止捕捞。
8、新手第一次从事小龙虾养殖的,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了解小龙虾基本知识,适当了解当地龙虾市场行情,杜绝盲目。
9、初期少量投资,以积累经验为主,多学习,多交流,扎实掌握小龙虾养殖技能。
10、注重小龙虾苗种选择,小龙虾苗种的好坏关乎养殖成功与否。
11、合理规划、设计养殖池塘,做好池埂、暂养沟、进排水及防逃等设施。
12、重视小龙虾养殖池塘水草栽种与管理、水质、水位管理。
13、小龙虾日常管理至关重要,需要进行充分的日常管理,做好养殖池塘的疾病预防管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