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质保期和养护期
法律分析:不少于一年。绿化养护,即是完成绿化施工的后期浇水、修剪、除草、打药、补苗统称为养护。园林绿化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以及对城市生态和景观影响较大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主要包括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地形整理、园林设备安装及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单层配套建筑、小品、花坛、园路、水系、驳岸、喷泉、假山、雕塑、绿地广场、园林景观桥梁等施工。
法律依据:《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第十一条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中应约定施工保修养护期,一般不少于一年。保修养护期满,城镇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监督做好工程移交,及时进行工程质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应纳入园林绿化市场主体信用记录。
中药材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抗菌消炎、降压利尿、解毒利胆等作用,也是一种常用中药。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我国北方多数地区都可种植。
黄芩喜温暖,耐严寒,地下部可忍受-30℃的低温;耐旱怕冻,在排水不良或多雨地区种植,生长不良,容易引起烂根。
(1)种植方法
黄芩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分根繁殖。
①种子繁殖:一般采用直播,因种子细小,出苗比较困难,必须把地整好。整地前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3000千克,深耕细耙,畦面要求细、平,无灌溉条件的山坡地可以不做畦。春播在3、4月,夏播可于雨季播种,也可冬播,以春播的产量最高,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于雨季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25~30厘米,开2~3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约1厘米厚,播后轻轻镇压,每亩播种量0.50~1千克。因种子小,为避免播种不均匀,播种时可掺5~10倍细沙拌匀后播种。播后及时浇水,经常保持表土湿润,大约15天即可出苗,出苗后要间去过密的弱苗,当苗高6~7厘米时,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并对缺苗的地方进行补苗,补苗时一定要带土移栽,可把过密的苗移来补,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黄芩种子小,播种时覆土又浅,常因土壤干旱或表土不平,土粒较大,出苗困难,而导致大量缺苗。解决办法:首先,整地一定要整细整平;其次,播种后要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直到出苗;最后,旱地种植,应选雨季播种,也可用塑料薄膜覆盖或用草覆盖保墒,出苗后即可揭去覆盖物。这样就可以保证出苗一致整齐。
②扦插繁殖:最适宜扦插期为5月、6月,植株正处于旺盛的营养生长期,剪取茎枝上端半木质化的幼嫩部分(茎的中下部做插条成活率很低),剪成6~10厘米长,再把下面2节的叶去掉,保留上面叶片。插床最好用沙,或比较疏松的沙壤土也行。一般应随剪随插,按行株距10厘米×5厘米插于床内,插后及时浇水,并搭棚遮阳,要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太湿,否则插条会变黑腐烂。管理得当,成活率可达90%以上,插后40天即可移栽。
③分根繁殖:在收获时注意选高产优质植株,把根剪下供药用,留下根茎部分繁殖材料用。如冬季挖收,把根茎埋于室内阴凉处,第2年春再分根栽种;如春季收获,则随挖、随栽,把根茎分开为若干块,每块都带有几个芽眼,再按行株距30厘米×20厘米种于大田。山坡地采用此法栽种成活率较高,栽后同一般管理。
(2)田间管理
在出苗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土干要及时浇水,成株以后抗旱力增强,可少浇水,雨季还要注意排水防涝。平时也要注意随时进行松土除草。除加强一般管理外,还要注意施肥,在第一年,定苗后要进行第一次施肥,每亩施稀的人粪尿500千克或尿素3~5千克,于6~7月追施磷铵30千克。第2年和第3年返青后施腐熟饼肥40~50千克,6月下旬封垄前施磷铵颗料肥30~40千克。施肥时应开沟施入,施后盖土并浇水。
(3)采收与加工
栽后2~3年收获。一般于秋末茎叶枯萎后或春解冻后、萌芽前采挖,因根长得深,要深挖,防止断根。根挖出来后,要抖去泥土,剪去茎叶,晒至半干,撞去外皮,再迅速晒干或烘干。也可切片后再晒干,但不可用水洗,也不可趁鲜切片,否则在破皮处会变绿色。
在晾晒时应避免在强光下曝晒,因曝晒过度会使黄变红。同时还要防止被雨淋湿,因受雨淋后黄芩的根先变绿后变黑,都会影响质量。成品以坚实无孔洞,内部呈鲜**的为上品。一般3~4千克鲜根可加工成1千克干货。亩产干货200~300千克,高者可达380千克以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8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