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人工栽培技术
1.场地选择人工栽培桑黄菌的场地应该选择在易管理、水电便利的地方,最好是地势平坦的缓坡地带,选好场所之后,将其中的石块和杂物清理干净,并撒上生石灰,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搭建大棚种植桑黄菌的大棚以塑料棚为佳,搭建好之后,在顶部覆盖一层遮阳网或者草席,以利于温度的控制,养殖期间需要将大棚温度稳定在25-30度之间。
3.菌棒制备将锯好的木段用水浸泡后,在木段的两头填充一些麦麸和木屑的混合物,装入高压菌种袋中,捆扎严实以灭菌,等菌棒灭菌结束后,接入优良的桑黄菌种,并置于25度左右的温室中发菌。
4.合理种植将桑黄菌棒的1/2按照品字形或正方形埋在处理好的土壤中,然后在菌棒上方盖一层保湿效果好的湿沙,使土壤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空气湿度则要稳定在90%以上。
桑黄的种植前景可以。
人工种植桑黄是可靠的,因为桑黄现在已经可以实现人工栽培了,只是人工栽培的桑黄销售价格比较低,而且个头比较小。唯一需要警惕的是市面上说签合同种桑黄然后回收的,这样的是一种骗局,目前市面上很多所谓免费提供菌种,最后以超高价格回收的,这个需要谨慎。
因为等你种出来的时候,并不会回收,而且现在桑黄的价格已经很透明了。当前桑黄生产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桑黄菌包质量方面,难以进行鉴别。桑黄菌包购买为商业行为,请大家在购买时,一定擦亮眼睛,确定销售厂家的生产及销售资质,仔细鉴别种植菌包品质,避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桑黄相关介绍
桑黄是锈革孔菌科、桑黄孔菌属一类真菌的统称。子实体为担子果,均具菌盖,其呈不规则圆形或半圆形,菌盖比菌肉色深,有暗棕色、深褐色至灰黑色,新鲜时为木栓质,成熟衰老后为硬木质。桑黄菌盖相对的孔口表面蛋**至深棕色,菌肉同质或异质,厚2-8厘米。孢子卵圆形或近球形,淡**至暗**,壁厚明显,形状光滑。
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和缅甸。通常散生在喜光的山区,生长于较低温环境。桑黄长期以来存在种类认知的争议,是真菌中少见的。原因是这类黄黑褐色、硬质的大型多孔菌种类颇多,且不易从外观来鉴别种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桑黄(锈革孔菌科桑黄孔菌属一类真菌的统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