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种植方法以及如何培育
山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人工植苗造林要选择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海拔200-700米左右,土壤要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微酸至微碱性土、造林地坡度一般不应超过20°。500米以阴坡、半阴坡为好;500-600米以阳坡或半阳坡为好。
整地挖穴。山核桃幼树喜阴,且要10年以后才有较好效益,因此,造林时不必全垦整地,按5×6米的株行距进行块状整地(一般100×100厘米见方),缓坡地也可以水平带状整地,带距4米,宽3米,穴长、宽、深各为50厘米左右。
穴植。苗木以人工培育的2年生实生苗为好,高70厘米-150厘米,粗0.7厘米以上。野生苗则高1米至2米,地径粗1厘米以上,要求根系完整、发达,穴值时,穴施腐熟的有机肥25-30公斤,加0.5公斤磷肥,定植时间为秋冬季(11月底-12月)或春季3月底前。
幼林管理。造林后当年6月须除草1次,第二年后每年2次。幼林每年施肥1-2次,以速效化肥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株施0.1-0.5公斤,随着树体增大,可逐年增加施肥量.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属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植物。约有20个种,其中4个种原产我国,1984年浙江林学院在安徽金寨发现一个新种。原产北美的有11个种,被称为长寿果的碧根果就是其中一种。
山核桃属核桃科山核桃属,为落叶乔木,树皮光滑,幼树时青褐色,老树皮白色,裸芽,新梢,叶背面及外果皮外表均密被锈**腺鳞。幼年期生长缓慢,3年生以后生长加快.一般6~7年开始结果,20年以后进入盛果期.结果大小年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足,结果大年枝梢生长细弱,次年抽发新梢不能形成雌花而变为小年。
一、分布区域
我国山核桃主要分布在浙江的临安,淳安,安吉,桐庐和安徽省的宁国,歙县,绩溪,旌德等县。浙江省近年种植面积约25.05万亩,总产6300吨,占全国山核桃总产的85%,而主产在临安县。
二、栽培意义
山核桃种仁味美可食,含蛋质7.23%,含油率48%~53%,多者达69%,每百公斤坚果可榨取高级食用油及工业用油27~30公斤。果壳可制活性炭,总苞可提取单宁,木材可制作家具及军工用。
山核桃具有耐阴,对土壤酸碱度适应强的特点,是荒山坡营造经济林的良好树种,还具有开花期迟,收获期早,结果生育期不受霜冷之害,壳果体积小,耐贮运可远销,山核桃寿命长,一经种植,可多年收获。
三、栽培特点
山核桃是风媒花,在雌雄花器和开花期间,多阴雨,气温低于10℃,或降温幅度大,对传粉坐果极不利。山核桃树高大,干性强,顶芽及附近芽易抽生,中下部萌发力弱,为促幼树早结果,对骨干枝可适当短截。为管理方便,通常在进入盛果期(10~15年)去顶,控制树高在5米左右。
山核桃属深根性果树,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温湿气候,属半阳性植物,pH值5.5~7.0之间,6~7最佳,在海拔300米~700米的低山处种植,较丰产稳产。繁殖山核桃以播种育苗为主。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条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发芽前进行,但春植宜早莫迟。
四、主要种类和优良品种
1.形态特征
山核桃(C.cathayensisSargent)树高30米左右,皮光滑,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7片。坚果卵形或广椭圆形,顶端大,壳厚,1公斤约有292粒,种仁肥大,常4裂,经脱涩后味美,供炒食或加工糖果糕饼用料,也榨油。
2.优良品种
圆果种绝大多数山核桃属于该类型。坚果尖卵形,果顶尖锐,左右两半歪斜大小不对称,果壳厚,内壁有两大分隔,6个小分隔,壳较易剥,种仁常完整。
扁果种坚果扁圆形,果顶尖,稍有突起,基部圆,壳较厚,内壁有3大分隔,再分为9个小分隔,因壳内沟纹多,剥壳较难,剥出的种仁多不完整。
薄壳种主要产于临安地区,壳厚0.08~0.10厘米,出仁率46%,出油率72%,品质佳,目前种植数量少,应大力繁殖推广。
3.长山核桃(C.illinoensiskoch)
长山核桃与山核桃是同属异种植物。又名薄壳山核桃,美国长山核桃。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墨西哥湾南部。据吴耕民教授考查,在1900年左右,由美国女传教士引入我国江苏江阴。目前我国引种分布较广,南京,江阴,淮安,杭州,临安,温州,厦门栽培的较多,但至今尚无建立商品基地。
长山核桃其坚果种仁味美,在胡桃果树中品质最佳,可生食,炒食或作糖果,亦可榨油;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可作国防用或制作精美家俱。树姿雄伟,宜作行道树或河岸水库堤旁树,容易繁殖,除嫁接外可根插,枝插,适宜南方温暖,湿润环境种植。
长山核桃由于树体高大,不便管理,再是进入丰产期迟,较多品种雌雄花不能同时开,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长山核桃在我国尚无加工商品生产,在美国经工厂进行分级,清洗,碎壳后,果仁多为制作糖果,面包,冰淇淋或小食品的原料。
五、采收加工及市场
通常9月上,中旬果实外部总苞颜色由绿或蓝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即成熟。若受精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空果则不易分离,以此可区别优劣果实。脱苞后的坚果要立即用蒸煮脱涩,烘干,否则很易变质。不能及时处理的坚果,应薄薄的摊在室内通风处阴干。
我国目前加工产品主要有椒盐山核桃,山核桃糖等,因产量有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
核桃是人们常食用的坚果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有滋补的作用,民间称有核桃补脑的功效。近几年,随着核桃销路的不断扩大,核桃种植产业也在不断发展,核桃种植与管护技术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下面惠农网小编就和您讲讲石山地区核桃种植与管护技术。
1 核桃生物学特征研究
核桃是高大的落叶乔木,一般高度在25m,胸径是1m。核桃树的树干是灰白色,在幼树阶段树干不会开裂,而在老树阶段会出现纵裂的情况。核桃树的叶是单数羽毛状复叶,且复叶互生,其中的小叶则对生,叶子整体形状呈椭圆型。在叶片的边缘位置有光滑与锯齿两种形态。而核桃树的花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核桃树的果实是扁圆球形,其外果皮的肉质是光滑的,而内果皮则呈现出木质化特征,硬度较高,表面存在褶皱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核桃树的花期在4~5月份,而在9~10月份核桃树就会进入到果期。
2 石山地区核桃种植技术
2.1 合理选择园地
因为核桃树喜光且喜冷凉,具有较强的耐旱性能,因而应选择石山地区海拔在500~1500m之间的位置建设园地。尽量是阳坡亦或是半阳坡中下位,保证坡度不超过25°。另外,要求园地内部土层的厚度超过60cm,酸碱度控制在6.5~7.5范围内的沙壤土或者是壤土。在此基础上,土层要疏松且透气性能理想。
2.2 整地技术
如果是鱼鳞坑种植条件,在整地的过程中,应选择土层厚度较厚的区域开挖半圆形的土坑,要求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在坑的外沿部位可以使用石块或者是心土有效地垒成梗,保证土坑被包围。对于梗的要求就是宽度控制在30cm,高度控制在50cm,而且梗必须砸实牢固,可以抵御雨水的冲刷与浸泡。通常来讲,坑的水平长度是1~1.5m,而上下宽度是0.6~1m。向坑内部均匀地回填表土、枯枝落叶以及杂草,一定要保证活土层的厚度在50cm左右。另外,坑要以品字形排列方式呈现出来,要求坡面是鱼鳞式。这种整体技术通常在坡度不低于25°的陡坡或者是土层较薄但是石砾较多的山地地区应用。
如果是水平带种植条件,则需要沿着等高线完成水平带的开挖作业,同样分别堆放表土和心土[吉山花瑶]。需要注意的是,水平带的宽度应控制在1~1.5m左右,长度没有限制,保证水平绕山,且带与带的距离在3~4m。在水平带之间可以预留出生草带,以达到护坡的目的,以免引发水土流失的问题。这种水平带整地的技术一般在缓坡且土层较厚的石山地区运用。
2.3 种植品种选择
核桃种植品种直接决定其结果的时间与品质。当前,已经有很多科学院校大专院校等在科研工作中培育出质量较高的核桃品种,通过嫁接培育的种植技术,才能够确保品种特性的效果理想。一般情况下,晋龙系与中林系等都可以作为核桃种植的优选品种。
2.4 苗木选择与定植
在石山地区核桃种植的过程中,选择使用嫁接2~3年的壮苗,采用矮化密植栽培的方式,能够在4~5年以后进入到丰产期。因为核桃属于雌雄同株单性花,所以通常都要借助异花授粉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应在核桃园内部选用2~3种核桃品种加以配置与栽培。在石山地区,要求核桃种植植株的距离控制在亦或是,而定植穴的规格是,在各定制穴内部使用50kg的农家肥与1kg的过磷酸钙。通常,在9~11月份之间亦或是在萌芽之前开展定植工作效果最理想。在完成定植工作以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使用杂草在树盘表面覆盖,有效地提高成活几率。最后,要保证及时定干,以免出现旱死苗。
3 石山地区核桃管护技术分析
3.1 土壤管理措施
3.1.1中耕管理
为保证核桃幼树提前结果并实现大柄丰产的种植目的,可以在核桃园内部采取深耕压绿或者是压入有机肥的方式。春季、夏季与秋季都可以开展深耕工作,如果选择春季应在萌芽之前开展,若选择夏季或者是秋季,则应在雨后开展,与施肥工作相互结合,保证杂草被埋入到土壤内部。针对中耕作业,需要在定植穴的位置,逐渐向外部开展深耕,尽量保证深度控制在20~60cm之间,以免对直径超过1cm 的粗根造成严重的损伤。
3.1.2施肥管理
在石山地区核桃种植的过程中,氮与钾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其中,氮含量明显超过钾含量。为此,适当地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能够为核桃种植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石山地区土壤中缺少磷元素或者是钙元素,应及时予以补充,并适当地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在核桃幼树施肥方面,应严格遵循薄施勤施的基本原则,在定植当年到发芽以后可以开展追肥工作,每个月要追肥一次,在9月底即可施用基肥。在核桃树种植的第2、3、4年,应在每年的3月份、6月份、8月份与10月份施肥。如果是成年树,需要每年施用一次基肥,开展两次追肥工作。其中,基肥应在秋季阶段在采果以后与深耕压绿工作相互结合并施用。
每亩地块施用5000kg有机肥、50kg磷肥、15kg尿素以及100kg草木灰。追肥的次数是两次,首次的时间是发芽之前,保证每亩施用20kg尿素与1500kg水,而第二次的追肥时间应选择在6~7月份之间,确保花芽有效分化,使得果实的重量不断增加。
3.1.3灌水管理
因为核桃树喜湿润,所以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如果土壤干旱且缺水,会直接影响坐果成功率,导致果皮厚度交媾,且种仁的发育缺乏宝慢性。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开花期与果实期、施肥以后与冬旱等多个阶段,灌溉适量的水。
3.2 整形修剪措施
3.2.1幼树阶段的整形与修剪
当核桃树的苗木高度达到80cm 的时候即可开展摘心工作。而在幼树发芽以后,则要选择并预留三个不同方向且相距在6~8cm左右的状芽。将其当做主枝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要把这三根主枝周边距离在5~6cm范围内的其他萌芽都抹去,避免对主枝芽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不会对主枝生长带来影响的芽,在其生长至20~25cm的时候就可以摘心,并在分枝以后选择前端芽,将其确定成延长枝,另外要选择一个芽当做侧枝并加以培养。当侧枝长度至30cm 的时候可以进行摘心工作,延长枝的长度在45~50cm范围内的时候即可摘心。在打桩的过程中,选择使用绳子拉的方式,保证主枝的分布方向是均匀的,且所有分枝的角度应控制在45°。而不对延长枝与侧枝生长产生影响的芽,应根据疏密的程度进行抹去处理或者是留下处理,通常情况下的距离应是15~20cm预留一个芽,在其长度达到20~25cm的时候开展摘心工作,并将其确定为辅养枝。
3.2.2结果阶段的整形与修剪
当核桃树生长并进入到结果期的时候,其树冠也始终在不断扩大,且结果的部位明显增加。这样一来,生长和结果的矛盾会愈加激烈。这时修剪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确保核桃产量的稳步提高。开展修剪工作的过程中,需注重枝组的有效培养,通过对辅养枝与徒长枝的合理运用,对下垂枝以及背后枝进行及时地处理。在结果初期阶段,必须对结果枝组进行计划性培养,使得结果的部位随之增加。另外,要尽量避免树冠内膛出现空虚的情况,也应规避结果部位外移问题发生。在核桃树进入到盛果期以后,需注重培养枝组。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先放后缩的修剪原则。一般情况下,在结果初期的核桃徒长枝不应留下,避免对树形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可以在成果时期将其改造成枝组。
以上就是惠农网小编整理的关于石山地区核桃种植与管护技术,您都学会了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8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