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尿素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是?

尿素肥的作用

尿素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是?

1、调节花量。为了克服苹果树大小年,遇小年时,于花后5~6周(苹果花芽分化的临界期,此时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叶片含氮量呈下降趋势),叶面喷施0.5%尿素水溶液,连喷两次,可以提高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使大年的花量适宜。

2、疏花疏果。桃树的花器对尿素较为敏感但反应较迟钝,因此,国外用尿素对桃和油桃进行了疏花疏果试验。结果表明,桃和油桃的疏花疏果,需要较大浓度(7.4%)才能显示出良好效果,最适合浓度为8~12%,喷后1~2周内,即能达到疏花疏果的目的。但是,在不同的土地条件下,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的反应尚需进一步试验。

3、水稻制种。在杂交稻制种技术中,为了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以增加杂交稻制种量或不育系繁种量,一般都采用赤毒素喷施母本以减轻母本包颈程度或使之完全抽出,或喷施父母本,调节二者的生长,使其花期同步。由于赤霉素价格较贵,用其制种成本高。人们用尿素代替赤霉素进行实验,在孕穗盛期、始穗期(20%抽穗)使用1.5~2%尿素,其繁种效果与赤霉素类似,且不会增加株高。

使用方法

1.与其他肥料搭配使用

因为尿素属于氮肥,不含有磷和钾元素,而植物生长需要营养均衡,因此施加尿素时,也要配合施加磷肥和钾肥。首先将百分之三十的尿素和磷钾肥混合,再施加到土壤里,然后施加剩下的尿素。三种肥料搭配使用,才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2.追肥的时间

用尿素作为追肥时,应当提前一周使用。因为尿素属于一种酰胺态肥料,要想被植物充分吸收,追肥时先要在水中溶化,然后转化成碳酸铵,再吸附于土壤胶体中,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一周左右。

3.在叶面上喷施尿素

尿素对叶子的伤害比较小,容易吸收,如果在叶面上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延长功能叶的寿命。为了减小对叶子的伤害,应当使用缩二脲含量低于0.5%的尿素。可以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喷施尿素,能够让植物充分吸收肥料。

一般情况下,尿素在追施后7-10天左右见效,具体时间与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有关。水分适宜的前提条件下,当土壤温度为10℃左右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7-10天左右。当土壤温度为20℃左右时,大约需要4-5天。当土壤温度为30℃时,大约需要2-3天。

一、尿素追肥几天能见效

1、一般情况下,尿素在追施后7-10天左右见效,具体时间与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有关。因为尿素是一种有机态氮肥,在施加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要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这一过程则与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等因素有关。

2、水分适宜的时候,土壤温度越高,尿素转化速度越快。一般当土壤温度为10℃左右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要7-10天左右。当土壤温度为20℃左右时,大约需要4-5天。当土壤温度为30℃时,大约需要2-3天。

3、脲酶的适宜ph为7.4左右,同时脲酶在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过程中,需要有水的参与。尿素水解方程式为CO(NH2)2+H2O?2NH3+CO2。

二、尿素如何使用效果好

1、基肥

在用作基肥时,一般结合整地,将30%的尿素与有机肥、全部的磷、钾肥一起施入土壤之中(深施覆土,避免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引起氨的挥发,导致肥效降低)。

2、追肥

(1)用作追肥时,一般在作物的需肥临界期、最大效率期前7天左右,将60%的氮肥施入土壤之中,然后在后期的时候,将剩余10%的氮肥施入土中。

(2)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的需氮临界期在分蘖期、穗分化期,棉花的需氮临界期在蕾铃期。小麦氮最大效率期在拔节至孕穗期,水稻在分蘖至拔节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向日葵在花蕾期,大豆在初花期,番茄在结果期,白菜在莲座期。

3、叶面肥

(1)如果是禾谷类作物,叶面喷施浓度为1.5-2%左右。如果是叶菜类作物,叶面喷施浓度为1-1.5%左右。如果是果树类作物,叶面喷施浓度为0.5%左右。如果是茄果类作物,叶面喷施浓度为0.3%左右。

(2)用作叶面肥的时候,尿素中的缩二脲含量不宜超过1%。

(3)叶面喷施,一般选择在下午的4点过后进行,因为此时植物叶片的气孔打开,有利于尿素溶液的吸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