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鱼类毒理实验的实习报告

鱼类毒性实验报告

鱼类毒理实验的实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小组

环境科学是地学的一个分支,环境污染是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研究水体污染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了六价铬溶液对鱼类毒性的实验,以了解铬污染的危害。亳州市目前正在治理涡河的污染。涡河跨河南、安徽两省,是淮河第二大支流,全长396公里,在怀远县汇入淮河,流域内人口约413万,耕地591万亩。历史上涡河从未经过系统治理,上世纪60年代上游进行的“引黄灌溉”工程破坏了涡河水系的生态,河道淤塞严重。随着两岸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流域防洪除涝严重偏低、水资源严重不足、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此,1991年国务院确定涡河近期治理工程是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2003年,国务院治淮会议明确,该工程在2007年前完成建设任务,2008年通过竣工验收。我省涡河近期治理范围为涡河干流豫皖省界至蒙城闸间140.08公里,涡河支流惠济河豫皖省界至惠济河口7.51公里,涉及亳州市境内24个乡镇。

我们参考《水质评价标准》一书提出的六价铬对某些鱼类的安全浓度0.2mg/l,开始实验时浓度还低一些。实验鱼种是从校园池塘中捕捉的,一种是5cm长的铁鱼,另一种是3 cm的鲦鱼。两周的驯化饲养中全部生活正常,无一死亡,而且鱼源充足,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铁鱼 鲦鱼

我们采用静态法测试,使实验鱼在一定浓度的实验液中暴露96小时,得出鱼的半数存活值。实验从5月8日开始,到6月27日结束,历时50天。

实验过程是,先将两种鱼各11条放在清水里驯养两周,然后放入0.075ppm的重铬酸钾溶液中,96小时后无明显反应,以后用1.5、3、6、以至18ppm,仍无明显影响。又用30ppm溶液实验,铁鱼才出现异常,如不爱动,食欲不好,呼吸微弱,如果身体不能保持平衡就快要死了,到45ppm时全部死亡。而鲦鱼却没有明显异常,直至溶液为90ppm才出现毒性反应,浓度再高才陆续死去,到120ppm时全部死亡。用清水饲养的对比鱼组,在此期间无一死亡。

从实验得知,铁鱼96小时的50%存活浓度为30-45ppm,鲦鱼是90-120ppm,说明不同的鱼种对同一毒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同时知道,鱼的毒性反应是鳃、尾充血、溃疡,有的鱼排泄孔也出血溃疡,连肠子都汤出3-5cm。鱼对铬的毒性反应和书上说的铬对人的毒性反应的是一致的,主要表现是黏膜溃疡,当然浓度是不一样的。(实验鱼时的照片)

西分校附近小河里的污染物(照片),除铬外还有汞、酚、氰和其他有机毒物,难怪这条河臭不可闻,鱼虾绝迹了。这些地表污水既恶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污染了人们饮用的地下水。希望沿河的工厂,治理污染,使我们的环境清洁美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