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的地理环境
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余脉五指山北麓,乐山市东南部,北距乐山100公里、成都250公里,西至马边90公里、雷波150公里,南到云南绥江80公里,东达宜宾120公里。
2011年,沐川县以发展农村经济为要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实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扶贫连片开发项目为载体,整合政策资源,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品牌战略,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2011年末耕地面积14031公顷,比上年增长0.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26万亩,比上年增加0.14万亩,增长0.4%,其中水稻播面10.97万亩,下降1.2%;玉米播面8.44万亩、红苕播面5.08万亩,分别增长5.2%和1.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43万亩,比上年增加0.89万亩,增长9.3%,其中油料面积4.99万亩,减少1%;黄姜播面1.71万亩,比上年增长120.7%;白姜播面1.48万亩,比上年减少11.3%;药材播面1.82万亩,比上年增长10.7%。其它农作物播种面积10.83万亩,减少4.8%,其中蔬菜面积5.71万亩,减少1.7%。茶叶面积17.5万亩,增长21.0%;猕猴桃面积3.19万亩,增长6.1%。粮食总产量8.95万吨,增产1347吨,增长1.5%,其中:小春粮食0.42万吨,增长1.7%;大春粮食产量8.53万吨,增加1276吨,增长1.5%。油料产量5244吨,增加162吨,增长3.2%。蔬菜产量7.57万吨,比上年减少1.1%;甘蔗产量3519吨,减少2.8%;黄姜产量7892吨,增长137.9%;白姜产量9303吨,增长9.1%;药材产量2021吨,增长13.9%;茶叶产量4454吨,增长10.2%;水果产量4065吨,增长10.9%,其中猕猴桃产量394吨,增长110.7%。 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沐川县GDP的4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户,比上年减少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8%;实现总产值56.3亿元,增长41.1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95亿元,增长44.3%;产销率为96.56%,实现利税4.65亿元,增长26.8%。
2011年造纸及纸产品制造产业产值增长12.03%,占沐川县规上企业总产值的比重25.83%;煤炭开采及洗选产业产值增长47.58%,比重为36.46%;水力发电及延伸产业产值增长31.13%,比重为4.8%;板材加工产业产值增长158.98%,比重为11.99%;农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增长64.97%,比重为11.21%。机制纸8.07万吨,增长2.98%;浆板19.87万吨,增长20.18%;发电量6.75亿度,下降15.57%;黄磷4894吨,下降18.96%;水泥16.44万吨,下降12.78%;淀粉2355吨,下降1.88%。 2011年,沐川县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亿元,增长2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8亿元,增长28.7%。
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亿元,增长18.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8.48亿元,增长8.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767万元,增长38.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1亿元,增长56.3%。
黄姜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俗名火藤根、粉黄姜,属薯蓣科,为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其有效成分是根状茎内含丰富的皂甙配基(即皂素),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起始原料。
白姜
沐川种植白姜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明代医药大师李时珍曾亲临箭板场锅背岩(今沐川县箭板镇安乐村)考察白姜,并收入《本草纲目》典籍。
2001年,沐川县种植白姜19520亩,预产鲜姜40000吨。同时,沐川被市政府确定为乐山中医药材科技示范区白姜基地并申报省级基地。
绿豆
绿豆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蔓生。三出复叶。蝶形花,绿**。荚果园而细长,种子矩矩形,绿色。属豆科植物。
沐川苦笋
产于四川盆周山区苍山翠岭中的“沐川苦笋”俗称“甜苦笋”,以其味甜微苦,鲜嫩可口,清爽宜人,无污染,而成为现代食中佳品。
金银花
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忍冬是半常绿灌木,茎半蔓生,叶卵圆形,开喇叭形的花朵。初开花白色,后逐渐转变为**,这是金银花名称的由来。金银花的茎、叶和花都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杀菌、利尿和止痒的作用。佛手柑
佛手柑,一种树苗果实,外形如佛像的手,故称佛手。可作药材使用,也可用水果生吃,具有清火健胃的作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