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百科
茭白,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或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双季茭白(两熟茭)产量较高,品质也好。古人称茭白为“菰”。
目录
1.形态特征
2.分布范围
3.种植技术
4.选购技巧
5.营养价值
形态特征
茎
茎有地上茎和地下茎之分,地上茎呈短缩状,部分埋入土里,有多节。节上发生多数分蘖,形成株丛。主茎和分蘖进入生殖生长后,短缩节拔节伸长,前端数节畸形膨大,形成肥嫩的肉质茎,长25-35cm,横径3-5cm,横断面椭圆或近圆形。地下茎为匍匐茎。
叶
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而成。叶鞘长25-45cm,相互抱合,形成假茎。叶长披针形,长1.0-1.6m,宽3-4cm,草绿色。叶片与叶鞘相接处有三角形的叶枕,称茭白眼。叶鞘自地面向上层层左右互相抱合,形成假茎。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基部者常有横脉纹;叶舌膜质,略成三角形;叶片扁平而宽广,表面粗糙,背面较光滑,分枝多簇生。
花、种子
雄小穗长0~15mm两侧多少压扁,常带紫色,常着生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繁荣昌盛的分枝上,脱节于小穗柄上,惟其柄较细弱;颖退化不见;外稃先端渐尖或有短尖头,并有5脉,厚纸质;
花药6~9mm;雌小穗长15~25mm,外稃有芒长15~30mm,内稃与外稃同质,常均有3脉,为外稃所紧抱;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颖果圆柱形,长约10mm。花期、果期秋季。
雄茭
指少数植株,抗病力特别强,黑穗菌的菌丝不能侵入,不能形成茭白,至夏秋花茎伸长抽苔薹开花的植株。灰茭是指部分植株过熟后或菌丝体生长迅速,致茭白内部已充满黑褐色的孢子,致使品质恶劣,不能食用。雄茭中心抽薹高出雌茭之上,较易识别,宜及时连根拔除,不可留根株于土中。
分布范围
茭白原产中国及东南亚,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为禾本科植物菰的嫩茎杆被菰黑粉菌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部分。目前,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其中又以中国栽培最早。茭白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香港、河南、湖南、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均有种植。余姚茭白算河姆渡镇最为闻名,现年产茭白5万吨,河姆渡镇万亩无公害茭白基地先后被列为宁波市二级蔬菜基地、上海蔬菜集团茭白供应基地、浙江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2001年7月河姆渡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茭白之乡。
种植技术
时间
南方地区双季茭白一般在11~4月底前栽植或6~8月种植但只能收秋茭了,最迟在4月底或8月栽植完毕。
单季茭白一般春季栽培,在秋季短日照孕茭,农历8月采收。
种株
茭白是用分株方法进行繁殖,种株的好坏直接影响茭白的结茭率、产量和品质。由于黑粉菌侵入的时间、数量和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常引起种性退化,导致雄茭、灰茭的出现,所以每年应严格优选种株。
优良母株的选择要求:当年株形整齐,孕茭早,结茭多,茭肉肥大,茭形好看;结茭部位低,且成熟一致;无雄茭、灰茭,无壳里青、畸形茭的茭墩留种。
每年双季茭种苗应严格精选3次;第1次选在当年种植的茭白夏茭采收时进行,根据选种标准选择优良单株做种并做好标记;第2次在春茭采收时对第1次选择的种株进行复选,除去不符合标准的茭株;第3次结合冬季茭田管理及时挖去雄株、杂株、灰株及壳里青、畸形茭等茭墩。一般栽植1亩大田需250个种墩左右。
栽前留10cm,割去选留好的优良种墩的地上枯叶,挖出种墩,劈取健壮老茎苗,以一根带根的老茎为一苗。栽植密度宽行1m,窄行0.8m,株距0.6m,每亩栽1400墩左右。栽植深度以老茎的白色部分入泥为宜(即原来的深度)。
茭田
南方地区栽培双季茭白结茭的早迟与土层、水层深浅、水温控制等有关。一般水田海拔高的要比海拔低的早结茭,迎风的山背田比避风的低洼田早结茭,土层浅(最好20~27cm)的比土层深的田早结茭。所以,南方地区种植茭白应力求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通风、土层浅的水田种植。
水稻田栽种一般在水稻收获后及时翻耕,老茭田一般在秋茭采收结束后及时翻耕,充分晒田,筑好田埂,确保田间能灌水15~20cm。整田时每亩施腐熟的猪、牛栏粪100担或鸡粪1000kg、磷肥50kg作基肥,并耙平,灌水2~3cm,达到田平、泥烂、肥足。
灌水
茭白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要随着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
追肥
南方地区双季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以促苗早发,早孕茭。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茭,提高产量和品质。茭白生长期长,植株高大,需肥量也大,除施足基肥外,必须适时追肥。
茭白耘田可在茭白株行间用铁耙或人工用手翻动土壤,达到中耕、松土、除草的目的,并可提高土温、加速肥料的分解。一般耘田进行2~3次,第一次在植株开始返青时进行,以后隔15天进行一次。
清除雄茭、灰茭
雄茭和灰茭不能结茭,应随时加以去除。去除的空位,可用分蘖多的正常茭墩上的苗补上。
剥枯叶、拉黄叶
剥枯叶、拉黄叶清除枯老的叶片、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一般在春茭采收后期开始,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把枯老的叶片剥清拉光,要求是拉清不拉伤,把拉下的黄叶踩入田间作为肥料。
疏苗补苗
南方地区种植的双季茭白每墩茎蘖达15根以上时,应进行疏苗,拨除过密的小分蘖,每墩留有效分蘖15~20根左右,疏苗后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分布均匀,通风透光。
选购技巧
饱满的_白笋代表水分充足,笋身直、笋皮光滑的_白笋肉较嫩;笋身扁瘦、弯曲、形状
不完整的则口感较差;另外,顶端笋壳过绿或是笋白部分为青绿色的,代表_白笋已经老化,口感不佳。
许多人看到_白上的黑点会挑过不吃,以为是坏了,其实这些小黑点正是茭白可以抗骨质疏松的重点,这些黑点是一种名为菰黑穗菌的真菌类,对于一些代谢有正面的效果,可以延缓骨质的老化。
如果不是马上烹调,建议买回来时不要剥掉外壳,先用报纸包住再套入塑胶袋后放入冰箱,约可保存4天。
营养价值
茭白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但由于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其钙质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茭白的种植条件是什么?哪个地区适合种植?
茭白属于多年生宿根的草本植物,茭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 种植 茭白。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种植茭白 方法 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茭白的种植技术
时间
南方地区双季茭白一般在11~4月底前栽植或6~8月种植但只能收秋茭了,最迟在4月底或8月栽植完毕。
单季茭白一般春季栽培,在秋季短日照孕茭,农历8月采收。
种株
茭白是用分株方法进行繁殖,种株的好坏直接影响茭白的结茭率、产量和品质。由于黑粉菌侵入的时间、数量和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常引起种性退化,导致雄茭、灰茭的出现,所以每年应严格优选种株。
优良母株的选择要求:当年株形整齐,孕茭早,结茭多,茭肉肥大,茭形好看;结茭部位低,且成熟一致;无雄茭、灰茭,无壳里青、畸形茭的茭墩留种。
每年双季茭种苗应严格精选3次;第1次选在当年种植的茭白夏茭采收时进行,根据选种标准选择优良单株做种并做好标记;第2次在春茭采收时对第1次选择的种株进行复选,除去不符合标准的茭株;第3次结合冬季茭田管理及时挖去雄株、杂株、灰株及壳里青、畸形茭等茭墩。一般栽植1亩大田需250个种墩左右。
栽前留10cm,割去选留好的优良种墩的地上枯叶,挖出种墩,劈取健壮老茎苗,以一根带根的老茎为一苗。栽植密度宽行1m,窄行0.8m,株距0.6m,每亩栽1400墩左右。栽植深度以老茎的白色部分入泥为宜(即原来的深度)。
茭田
南方地区栽培双季茭白结茭的早迟与土层、水层深浅、水温控制等有关。一般水田海拔高的要比海拔低的早结茭,迎风的山背田比避风的低洼田早结茭,土层浅(最好20~27cm)的比土层深的田早结茭。所以,南方地区种植茭白应力求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通风、土层浅的水田种植。
水稻田栽种一般在水稻收获后及时翻耕,老茭田一般在秋茭采收结束后及时翻耕,充分晒田,筑好田埂,确保田间能灌水15~20cm。整田时每亩施腐熟的猪、牛栏粪100担或鸡粪1000kg、磷肥50kg作基肥,并耙平,灌水2~3cm,达到田平、泥烂、肥足。
灌水
茭白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要随着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
追肥
南方地区双季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以促苗早发,早孕茭。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茭,提高产量和品质。茭白生长期长,植株高大,需肥量也大,除施足基肥外,必须适时追肥。
耘田除草
茭白耘田可在茭白株行间用铁耙或人工用手翻动土壤,达到中耕、松土、 除草的目的,并可提高土温、加速肥料的分解。一般耘田进行2~3次,第一次在植株开始返青时进行,以后隔15天进行一次。
清除雄茭灰茭
雄茭和灰茭不能结茭,应随时加以去除。去除的空位,可用分蘖多的正常茭墩上的苗补上。
剥枯叶
剥枯叶、拉黄叶清除枯老的叶片、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一般在春茭采收后期开始,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把枯老的叶片剥清拉光,要求是拉清不拉伤,把拉下的黄叶踩入田间作为肥料。
疏苗补苗
南方地区种植的双季茭白每墩茎蘖达15根以上时,应进行疏苗,拨除过密的小分蘖,每墩留有效分蘖15~20根左右,疏苗后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分布均匀,通风透光。
茭白的生长环境
茭白属喜温性植物,生长适温10~25℃,不耐寒冷和高温 干旱。平原 地区种植双季茭为多,双季茭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肥条件要求高,而温度是影响孕茭的重要因素。茭白根系发达,需水量多,适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 肥沃、富含 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 黏壤土或 壤土。
茭白有秋产单季茭和秋夏双季茭两类。这两者均用分株繁殖, 长江流域单季茭在 清明 至 谷雨 分墩定植,夏秋双季茭可分春秋两季,春栽在谷雨前后,秋栽在 立秋 前后。
茭白可分为四个阶段:
(1)萌芽期入春后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
(2)分蘖阶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
(3)孕茭阶段双季茭6月上旬至下旬孕茭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孕茭一次。单季茭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茭,适温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
(4)生长停滞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低于15℃以下分蘖和地上都生长停止,5℃以下地上部枯死,地下都在土中越冬。
茭白的特征
株高1.6~2米。根为 须根,在 分蘖节和 匍匐茎的各节上 环生,长20-70cm,粗2-3mm,主要分布在地下30cm土层中,根数多。
为多年生挺水型水生草本植物。具根状茎,地上茎可产生23次分蘖。形成蘖枝丛,秆直立,粗壮,基部有不定根,主茎和分蘖枝进入生殖生长后,基部如有茭白黑粉菌寄生,则不能正常生长,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肉质茎。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30100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芒状渐尖,基部微收或渐窄,一般上面和边缘粗糙,下面光滑,中脉在背面凸起。叶鞘长而肥厚,互相抱合形成?假茎?。花果期秋冬,圆锥花序大,长3060厘米,多分枝,上升或展开。颖果圆柱形。常作蔬菜栽培。菰秆部未经真菌寄生的植株称野茭白,又称雄茭白、 茭儿菜。在上海地区有野生。
茭白的价值
营养价值
茭白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糖类、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E、微量 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嫩茭白的有机氮素以氨基酸状态存在,并能提供硫元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但由于茭白含有较多的草酸,其钙质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医用茭白清湿热,解毒,催 乳汁,其中的 豆甾醇能清除体内活性氧,抑制酪氨酸 酶活性,从而阻止黑色素生成,它还能软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使皮肤润滑细腻,肉质鲜嫩。
1.利尿止渴、解酒毒
茭白甘寒,性滑而利,既能利尿祛水,辅助治疗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症,又能清暑解烦而止渴,夏季食用尤为适宜,可清热通便,除烦解酒,还能解除酒毒,治酒醉不醒。
2.补虚健体 茭白含较多的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等,能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具有健壮机体的作用。 3.茭白能退黄疸,对于黄疸型肝炎有益
药用价值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主烦热;消渴;二便不通;黄疸;痢疾;热淋;目赤;乳汗不下;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注意:脾虚泄泻者慎服。 唐?孟诜:?滑中,不可多食。性滑,发冷气,令人下焦寒,伤阳道。禁蜜食,发痼疾。服巴豆人不可食。? 《 本草汇言》:?脾胃虚冷作泻者勿食。? 《随息居饮食谱》:?精滑便泻者勿食。?
附方
①催乳:茭白五钱至一两, 通草三钱,猪脚煮食。(《湖南药物志》) ②治小儿风疮久不瘥:烧菰蒋节,末以敷上,(《子母秘录》) ③用于高血压、大便秘结、心胸烦热。茭白30~60克,旱 芹菜30克。水煎服。
看了茭白怎么种植还看:
1. 夏季清淡高颜值菜谱大全
2. 怎么饲养小龙虾
3. 五年级美食的日记450字
4. 高考饮食菜谱40篇
5. 一年四季种菜时间表
茭白生长在水源较为充足的田里,野生的茭白生长在沼泽、浅水池塘中,通常南方水源充沛,所以茭白主要也产自南方地区。但目前茭白的产地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河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香港、河南、湖南、湖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均有种植。茭白主要含有蛋白质、B族维生素、E族维生素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同时茭白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须氨基酸,能够为体内蛋白质的形成提供原料。茭白的根生长在水中,叶子高出水面很多,叶子最下方与根部相连的茎部位置,会生出白色像嫩藕又像笋子的茎,这就是茭白。茭白的种植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茭白白根系发达,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需肥量大,需水量多,适宜种植在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层深厚松软、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壤土。以耕作层深、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和黏壤土最好。种植茭白需要大量施肥,追肥的方法:南方地区双季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以促苗早发,早孕茭,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茭,提高产量和品质
2、湿度:茭白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但茭白又是出水作物,所以水层又不能太深,水位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
3、温度是影响茭白的重要因素,茭白喜温、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在5℃以上开始萌芽,适宜温度为10~20℃,分蘖期适宜温度为20~30℃。孕茭期适宜温度为15~25℃。
4、光照:平原地区种植双季为多,茭白要求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因植株高大,田间容易郁蔽,所以要进行合理的密植,生长后期要勤除黄叶、老叶增加通风透光,有利于分蘖产生。5种植时间:南方地区双季茭白一般在11~4月底前栽植或6~8月种植但只能收秋茭了,最迟在4月底或8月栽植完毕。单季茭白一般春季栽培,在秋季短日照孕茭,农历8月采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