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大豆如何种植?六句俗语,说透大豆高产的全过程!

大豆作为我国的一种经济粮食作物,种植比较广泛,大豆的品种很多,诸如青豆、黄豆、黑豆等等,它们营养丰富,可以加工成各种豆制食品,也可以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而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娃还会在大豆七八分熟的时候,连根拔起,直接放在火上烧烤,那种快乐是现在的孩童无法理解的,那大豆如何种植呢?

大豆如何种植?六句俗语,说透大豆高产的全过程!

大豆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营养丰富,民间称呼它是“豆中之王”、“田中之肉”,但是黄豆也是一种特别娇气的作物,既怕旱也怕涝,稍微环境不适宜,就不会开花结荚,所以有时看田地豆棵比较大,但就是一个豆角也没有,今天咱们就用六句俗语,了解大豆是如何种植的,欢迎亲们围观哦。

一、夏至三天种黄豆,麦茬无早豆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大豆种植的时间,要在夏至三天后播种,此时刚好小麦收割完毕,茬间套种,效果最佳,既能满足大豆生长周期时长,也能满足生长的温度需求,大豆是一种喜温喜光的作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20~25℃,开花结荚最适宜的温度是27℃左右,低温生长不良,种子发芽的温度在16℃为宜,所以夏至节气后,也就是每年6月21-22日左右,这个时间点推后三天就是种植大豆的最佳时间。

二、割麦种豆不用犁,有雨抓紧耩地皮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种植大豆不用深翻犁地,直接点种就可以了,若是赶在一场雨水前,把大豆播种下去,效果更好,因为大豆种子硬实,吸水能力差,而且发芽后根系弱,对土壤里的有机质吸收慢,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割完小麦,秸秆还田后直接播种,这样大大了减少了灌溉用水,而且土壤的有机质也不会丢失,同时降低了劳动成本,雨水过后,大豆就会破土而出。

三、若要豆苗齐,点种在地皮

这句俗语的意思想要大豆出苗率高,那种植大豆的时候一定要浅播,因为大豆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发芽时会冒出两片嫩叶,若是播种过深,它发芽后,靠子叶拱出地面,很难顶破土层,最后变成黄苗、弱苗,而且播种过深,天气炎热多雨,大豆就会在土壤里腐烂,从而田间缺苗严重,一般来说,大豆播种的深度以3-5厘米为宜,这样它才能有足够的温度和氧气发芽,保全苗。

四、不稀不稠,一_出头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播种黄豆要合理密植,株距约为一_多一点,一_就是成年人张开虎口,大拇指与食指两偷的距离,成年人约为18厘米左右,当然了,也要注意大豆的品种问题,分枝多,株型开展的种植密度宜小;分枝少,株型收敛的种植密度就要大,同时也要讲究“肥地宜稀,瘦地宜密”的原则,一般来说,大豆的播种密度每亩约1.5—3万株为宜。

五、豆田年年调,豆子年年好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大豆种植忌讳重茬,要轮作,有条件的最好水旱轮作,这样大豆才能高产,因为大豆的根系会分泌有机酸,它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且大豆的根系里潜伏着各种病菌及虫卵,不轮茬耕耘,会导致田间病害加重,更为重要的重茬耕作,土壤中的钾、氮元素不足以满足大豆的生长,造成大豆株小瘦弱,不开花或者落花落荚,从而降低大豆的产量及品质。

六、豆锄三遍,荚生连串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管理大豆时,要用锄头锄三遍,这样才能高产丰产,有的地方俗语是“豆锄三遍叮当响”,这是因为大豆根系短而密,必须保证土壤通透性,同时铲除杂草,才能让大豆生长良好,民间说锄有“三宝”,防水防旱又防草,第一次是在豆苗刚出来时,要及时疏松土壤,铲除幼草,不然草很快就会压住苗;第二次除草在豆子的花芽分化期,这时锄土有利于多分枝、长壮根;第三次在开花结荚前,这时锄土有利于土壤养分转运,满足大豆生殖生长的需要,当然锄土的时候,要注意别划断根,尽量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这时土壤潮湿点,不易扯断豆子发达的根系。

综上,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由于它比较娇气,种植不当,就会颗粒无收,以上六句俗语,说透大豆种植高产的秘密,值得收藏哦!

大豆春播的播种方法

众所周知,半矮秆大豆适合窄行密植,这样不仅减少土地资源浪费,还能减少管理成本,那么我们要怎么实现窄行密植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品种选择

选择成熟度适宜、抗逆性强、茎秆健壮、耐密植的矮秆或半矮秆品种。

二、决定合理的轮作模式

“稻→豆”或“稻→豆→杂(麦)”轮作。

三、科学整地

秋季深松深翻、整平、耙平、碾压越冬。

四、合理施肥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结合、氮磷钾科学配比、微肥定量补充。有机肥每亩2m3,基肥结合秋配施一次。

施肥方法:分层施肥,将化肥总量的60% ~ 70%施至10厘米~ 15厘米下试种;30% ~ 40%施于种子5厘米。根据大豆生长情况施叶面肥。

五、决定种植日期

当5厘米~ 10厘米的土壤温度稳定在7℃ ~ 8℃时,应及时播种。

六、明确播种方法

窄行密植专用播种机用于播种,45厘米双排(小行距10厘米~ 12厘米)精播,或15厘米~ 30厘米单排条播。深度均匀,覆土均匀,无断条,压实后播种深度3厘米~ 5厘米。

七、田间管理

除草:化学除草根据杂草群落、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和当地常年气象条件选择除草时期、除草剂配方和用量。苗前苗后除草两次。

(1)苗前封闭除草。每亩加入900克/升乙草胺140毫升或960克/升二氯130毫升,加入75%甲基噻吩2G,或480克/升异恶唑啉酮80毫升~ 100毫升,喷雾15L ~ 20L。

(2)苗后茎叶除草。在杂草中长出2到4片叶子,使用5%喹唑啉100毫升~ 130毫升或草酸盐240克/升每亩50毫升~ 60毫升,防治阔叶杂草,可将480克/升的氮酮200毫升,或250克/升的氟磺甲氧基150毫升~ 200毫升,按1%的量喷洒植物油添加剂。

八、病虫害防治

当病虫害达到防治目标时,应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九、收获

当种子含水量小于15%时,用带弹性割台的大豆联合收割机直接收割,秸秆粉碎还田。

以上就是半矮秆大豆的种植实施方案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多有不足,敬请谅解。

大豆春播的播种方法

选择适宜茬口

在优化作物结构的基础上,采取轮作模式,尽量不重茬、不迎茬,无法避免重迎茬时,要坚持“种迎不种重、种肥不种瘦、种洼不种岗”的原则,尽量选择黑土层厚的肥地或开发时间短的新荒地以及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

高标准适墒整地

未进行秋整地的地块: 若秸秆不还田,在土层化冻到7—8厘米时进行顶凌封墒作业,化冻到15—18厘米时进行耙地或旋地、起垄、镇压连续作业;若采取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方式,但秸秆状态达不到播种要求的,可在播种前进行一次秸秆和茬管粉碎作业,使其均匀分布在垄沟内;

已进行秋整地但未达到播种状态的地块: 已完成秸秆翻埋或深松作业的,可在土层化到5—7厘米时开展耢地封墒作业,土层化到12—15厘米时采用重耙或重耙与旋耕联合作业,再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精选良种并做好种子处理

根据本地区积温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高产、综合抗逆性强的品种或高蛋白、高油等专用品种,杜绝品种越区种植。播前进行种子精选,纯度不低于98%,净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3%。

种衣剂和药剂拌种用量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在病虫害发生概率低、危害程度轻的地块临近播种时用大豆根瘤菌剂拌种,拌后立即播种,或在播种时,用微喷设备将菌液施入种床。

抢墒播种并合理确定密度

在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的前提下,结合土壤墒情灵活掌握播种时间,墒情适宜要抢墒播种,墒情不足要造墒播种或播后补水,晚播地块要适当增加密度。依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习惯选择大垄密植、垄三栽培、小垄密植等模式,有滴灌条件的可采用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技术。

科学施肥

通过调配方,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多种施肥方法相结合,适当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般亩施化肥12—18千克,其中氮、磷、钾比例为1∶1.1—1.5∶0.5—0.8。

适时除草

土壤温湿度适宜时,提倡苗前封闭除草,除草剂选择应根据当地杂草种类和发生规律确定,兼顾安全高效的原则,配合助剂一同施用,具体用量和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

及时中耕和化控

一般进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在1—2片复叶时进行,采用双杆尺(两侧配带碎土装置)深松垄沟,深度20—25厘米。第二、三次中耕分别在5片和7片复叶时进行,可选择双杆尺、起垄铧、挡土板,起到散土、灭草、培土作用。

防治病虫害

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以及预测预报+对症适时适量用药+科学轮换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施用次数,降低农药使用强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