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蔬菜大棚应该怎么样种植,销售怎么样?
塑料大棚内进行蔬菜育苗,常有幼苗在短期内倒苗枯死的现象发生。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蔬菜种子带有病菌;二是苗床土壤带菌;三是持续低温、阴雨、湿度过高诱发病害。茄果类、瓜类蔬菜幼苗倒苗一般为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为害所致。
猝倒病多发生在幼苗2片真叶以前,棚内温度在15—16℃时发病最快,发病初期,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叶片保持绿色,持续2—3天,幼茎基部水浸状病斑呈黄褐色,并收缩干枯,局部成片倒伏。
立枯病多为害茄果类蔬菜幼苗。棚内温度在20—25℃时较易发病。开始幼茎基部呈现红褐色椭圆形病斑,多斑相连后,茎基萎缩成线状,幼苗头重脚轻。间有点片状倒苗发生。
枯萎病多发生在瓜类蔬菜幼苗期,系由种子发芽后发病腐烂扩散的。病菌可在土壤内存活数年。幼苗发病子叶萎蔫,幼茎病部收缩折倒。大苗发病,幼茎基部分泌**汁液,叶片发黄。晴天中午幼苗萎蔫,夜间恢复,数天后枯死。
上述三种最易导致大棚蔬菜倒苗的病害,传播途径大体相同,因此,在防治方法上,均应以预防为主,配套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收到实效。
首先,开展农业防治。一是每年更换苗床,不能年年重床育苗;二是苗床基肥应施充分腐熟的有机农家肥,以防未腐熟的肥料带菌;三是选用惠满丰或醇素菌颗粒肥料作基肥,可有效地抑制土传病菌;四是种子消毒,最简易的方法就是用55℃的温水浸种10分钟。也可用拌种灵等药剂拌种。
其次,进行床土消毒。一可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8克进行土壤处理;二可每平方米用7.5克3%的米乐尔颗粒拌细土撒入墒情较足的苗床,深翻20厘米,然后整平床土播种。
第三,化防保护幼苗。发病初期,一可用劳·k素植物生命肽800—1000倍液喷施;二可喷施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三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四可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大棚蔬菜多采光技巧
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由于棚内采光不足,不仅使蔬菜的增产潜力难以发挥出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并延长了蔬菜的生长期。据试验,人工增加大棚内的光照,可使蔬菜增产20%以上,且品质大为改善。生产实践证明,可采取以下几种技巧增加采光。
合理搭配种植大棚内种植不同品种、不同高度的蔬菜时,要考虑到北半球太阳光线的照射方向,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则合理搭配,移栽时子叶平行排列,并严格栽培规格,株、行距协调一致,使植株生长整齐,尽量减少株间遮光。
改变搭架方法大棚栽培黄瓜、菜豆等搭架蔬菜时,可用废旧薄膜作吊架代替搭架,可有效地提高光线利用率。方法是沿拱架上方固定一根铁丝,在黄瓜或菜豆根部插一根25厘米长的竹棍,然后把旧薄膜剪成条,垂直绑在竹棍和铁丝上,当黄瓜或菜豆伸蔓后,将蔓盘绕在旧膜条上,以后每隔5~7天盘绕一次即可。此外,如需搭架处理,采用前排向南倾斜、中排直立、后排向北仰的做法,可使光线利用率提高10%左右。
保持棚膜清洁据调查棚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30%~50%;新薄膜使用2天、10天、15天后,因沾染尘物可使棚内光照依次减弱14%、25%和28%。因此,应坚持清扫棚面,可于每天早晨大棚揭完草帘后,将软布条捆在木杆上,自上而下把塑料薄膜棚面的灰尘和杂物清扫干净,这样可增加光照30%以上,但贵在坚持。减少棚膜上的水滴,可采用棚内地膜覆盖;改变灌水方法,采用地膜下灌水法或软管进行滴灌;清晨用干净抹布揩净棚膜上的水滴;灌水后立即放风降湿等,均有良好的效果。此外,下雪后应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积雪,增加透明度和进光量。
适时揭帘盖帘适当提早揭帘、延迟盖帘,可以延长大棚光照时间。一般在太阳出来后0.5小时至1小时揭帘。盖帘时间以太阳落山前半小时为好,不宜太晚。阴天也应揭帘,争取散射光的照射。下雪时一般不揭帘,待天气转晴以后再揭。
利用反光幕利用3米长、2米宽的镀铝膜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这样可使地面增光20%左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棚温和地温,有利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此外,地面铺设银灰膜,也能增加植株间光照强度。
大棚蔬菜浇水应该注意的四点
合理浇水,是保证大棚蔬菜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气温低,大棚菜浇水不同于其它季节,既要看天,又要看地看苗情,以避免副作用。根据经验,大棚菜浇水应采取以下四个对策:
一是浅水:且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蔬菜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应以浇灌或喷雾为宜,以免低温高湿导致蔬菜沤根。浇水后的头两天,易引起棚内湿度加大,应注意合理通风降温,防止诱发病害。通风一般在中午气温较高时为宜。
二是浇水时间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此期棚温较高,浇水后副作用最小。要避免清晨和傍晚浇水,以防引起蔬菜冻害。浇水应尽可能用井水,因井水温度较高,可减少对蔬菜的生理刺激。
三是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当天气由晴转阴时,水量要逐渐减少,间隔时间适当拉长;由阴转晴时,水量由小到大,间隔时间相应由长变短。
四是浇水应有侧重: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大棚南部及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及靠近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东西两侧及北部温度较低,日照时间亦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
销售很好。
温室大棚 种植 是现在常见的种植模式,那么温室大棚种植有哪些经济效益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温室大棚种植经济效益,一起来看看。
温室大棚种植经济效益
一、蔬菜大棚销售收入分析:
从销售收入来看,平均每个家庭的大棚蔬菜销售收入是5.9万元,最少的只有1200元,最高的可达2.8万元;平均每亩大棚蔬菜销售收入是2.2万元,最少的亩均收入只有333元,最高的亩均收入是7.2万元。相比于亩均粮食(小麦和玉米)的收入2132元,蔬菜的收入是其10.2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寿光蔬菜大棚,寿光蔬菜,大棚经济效益
二、蔬菜大棚净收益分析:
大棚蔬菜的净收益是衡量蔬菜大棚生产是否盈利的关键。据科创温室工程公司综合数据分析来看,在不计蔬菜大棚固定资产折旧和家庭劳动力成本下,蔬菜的亩均净收益平均值是2.5万元,最高亩均净收益是6万元,最低亩均净收益是负值,亏了5.8万元,其中有8.84%的亩均净收益是负值,即农户亏本经营。
在考虑蔬菜大大棚固定资产折旧和家庭劳动力成本下,蔬菜大棚的亩均净收益平均值是1.6元,最高亩均净收益是5.9万元,最低亩均净收益是负值,亏了8.7万元,其中有41.83%的亩均净收益是负值。
寿光蔬菜大棚,寿光蔬菜,大棚经济效益
三、蔬菜大棚净收益率分析:
蔬菜大棚净收益率反映了大棚蔬菜生产的利润率情况,若净收益率高,说明蔬菜产业发展好,经济收入增加,农户种菜积极性也跟着上升,若极低说明大棚蔬菜产业发展没有利润,农户种菜积极性也会降低。
据科创温室工程公司综合数据分析来看,在不计蔬菜大棚固定资产折旧和家庭劳动力成本下,蔬菜大棚的净收益率平均值是217.41%,最高净收益率是934.97%,最低净收益率是负85.90%。在考虑大棚固定资产折旧和家庭劳动力成本下,蔬菜的净收益率平均值是18.98%,最高净收益率是247.31%,最低净收益率是负94.71%。这说明蔬菜种植的净收益率较高,但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
提高温室大棚经济效益的 方法
一、根据需要选择温室大棚的类型。目前推广比较普遍的主要是连动温室和塑料大棚。前者造价高,若冬季加温,运行费用也高,后者相对来说造价较低,但钢管强度不大,大棚空间小,施工操作相对不便。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状况来选择,或者将二者特点结合起来,使其既具有连动温室的功用,又美观大方,坚固耐用。
二、种植高效益的作物。温室大棚种植相对露天栽培投资较大,凡能露天常年种植和效益低的作物都不要在温室大棚内种植。从各地使用温室大棚的 经验 看,效益最好的是种苗繁育。如部分乡镇农技站投资2-3万元,建设温室大棚繁育蔬菜果树种苗,既推广了优良品种,又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此外,生产反季蔬菜等也可产生较好的效益。
三、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增加温室大棚的用途。温室大棚常用的配套技术有:
①喷滴灌技术。大棚种蔬菜喷滴灌生产与常规生产相比,产量可提高20%左右,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
②遮阳降温栽培。高温季节温室大棚上盖遮阳网,可降低温度,提高产量和品质。若同时使用微喷降温可克服高温天气的影响,使温室大棚在夏季也能发挥作用。
③使用防虫网。使用防虫网成本低、效果是十分理想的,一般增加产量1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尤其对速生叶类蔬菜,使用防虫网,可大大减少农药的施用,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降低成本,提高菜价和经济效益。
④大棚早熟密植栽培技术。大棚采用该技术栽培南瓜、黄瓜、丝瓜等,产值均可增加20%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