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斗南花市在昆明哪个区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毗邻昆明呈贡区滇池东岸,享有“黄金斗南”的美誉。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现在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市场,是名花。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市及国家的鲜花进入市场。在国内80多个大中城市占有70%的市场份额,出口46个国家和地区。据说中国10朵鲜切花中有7朵来自云南。多年来,得益于中国驰名商标“斗南”花卉的品牌效应和市场优势,斗南已成为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交易额、交易量、现金量、人流量、出口额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每天有上万人进场,每天的现金流在1000万元左右,旺季达到2000万元。2010年2月,引进外资(港资)投资38.87亿元,将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升级为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占地1020亩,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昆明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建成后,可创造6万个就业岗位,实现年交易额100亿元(远期300亿元),承担国家赋予的“带动全国、影响世界”的历史使命。

斗南花市在昆明哪个区

本区由花卉交易场馆和花卉文化特色旅游街组成。花卉交易场馆整体形如一个绚美非凡的巨大花篮,引进信息及电子结算等先进交易模式,拓展花卉产品交易渠道,构建国际化商务平台。可举办大型会展、大规模花卉交易、花卉拍卖及花卉电子商务。

花卉文化旅游街区以带状空间为主,与节点广场相互结合,建筑整体采用简欧风格。经营业态注重拓展花卉相关产品及延伸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花卉文化旅游街。

1.1.1 国际花卉商务平台

以信息技术、网络应用为平台,建立信息收集发布中心,使市场成为跨越时空、面向全国的24小时交易市场。建立花卉产业链综合电子商务平台,推行电子结算、网络即期订单、远期合约、花卉专场订货、花卉拍卖、看样订货、花卉期货等先进的交易模式,设立花卉交易所,树立全国花卉先进交易模式的典范。

1.1.2 会展经济

作为永久性会址承办每年一届的“昆明泛亚国际花卉展”、“中国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云南省兰花博览会”,积极承办花卉旅游产品推介会、花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博览会、交易会。

1.1.3 花卉为主题的“现代农业商品城”

突破鲜切花“一枝独秀”的格局,拓展干花、插花、保鲜花、植物精油、花卉食品、籽种、资材等花卉相关产品,引入盆花、盆景、园林园艺产品、农副特色产品、花卉艺术品、花卉文化旅游产品等花卉延伸产品。

本区域突出体现总部经济功能,打造集办公、住宿、会议接待、企业展示及培训于一体的高级商务花园,建立花卉科技支撑平台、花卉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流合作平台、花卉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吸引企业、科研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入驻本区,成为企业成长的摇篮,花卉科技的绿色硅谷。

1.2.1 总部经济

以花卉总部经济优势吸引世界知名花卉企业入驻,提供开放共享的基础服务及配套商务服务,整合花卉企业资源、花卉科技资源、社会资源、花卉产业和市场资源、资本和政策资源,满足花卉经营、科技型龙头企业在花卉研发、市场经营、种植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产品和技术展示、技术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形成集群发展的规模优势,打造花卉总部经济区。

1.2.2 人才高地

培训花卉相关从业人员,提高整体素质,提升花卉研发、种植水平,提升我国花卉产业的技术等级,实现与国际接轨。

1.2.3 金融服务

构建金融服务平台,满足花企、花商、花农在经营投入、资本运营、资金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投向花卉产业。 本区域为园区信息与服务大楼及相关配套建筑,满足花卉从田间地头运送到园区后进入交易、拍卖流程前的信息收集发布、花卉加工处理,同时满足配套办公值守、内部物流中转、临时仓储等功能。

1.3.1 标准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花卉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产品标准,指导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做好花卉标准的宣传贯彻。

1.3.2 电子商务

运用B2B、B2C和C2C等电子商务模式,建立高效、规范、标准化的花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1.3.3 信息发布

建设花卉信息服务中心,实现对花卉生产、交易、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管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

1.3.4 增值服务

开展网上订单第三方认证服务,提供电子汇兑、海关、税务及相关方面的服务。 本区由花卉处理、冷链配送和地下冷库等建筑组成。主要设置花卉配送中心、地下冷库、检验检测、熏蒸和适量的办公系统,满足花卉在完成交易、拍卖后的配送、冷藏、保鲜、组货、运输需求。

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的生产处理技术和经验,配置完善的花卉冷藏、熏蒸、检验、检疫功能,提升园区花卉采后配送水平。配置花卉分拣器、包装机、叉车冷藏、冷藏运输车等,实现机械化流水生产线作业。 本区为园区升级产品创造区域,具有花卉企业新产品研发展示、旅游观光、休闲服务等综合性功能。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量种植花卉新品种或引进种植的特色花卉,形成花海景观。与国际花卉企业展示区相互配套,成为花卉科技研发成果的实验区、展示区、种植示范区、成果转化区、市场对接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