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添加动物激素的饲料喂牲畜的新闻
荷兰喂养牲畜的饲料中含
有被禁止使用的生长激素
欧洲大陆数千家农场喂养牲畜的饲料中含有被禁止使用的生长激素,其中包括荷兰一半的养猪农场。荷兰73家饲料生产厂家使用含有激素的原料,并且已经向荷兰全境约7000家农场供货。但荷兰向欧盟保证,这一状况已在控制之中。
自从上个月在世界第三大猪肉出口国荷兰的3个农场发现了含有激素的饲料后,欧盟15个成员国中的11国也相继发生了这种事件。除荷兰以外,德国和比利时受灾程度也十分严重,而瑞典、丹麦和法国只是受到轻微影响。
现在人们已注意到应用天然的外激素(即来自于动物体本身的)以提高家畜繁殖力,而且国外已开始生产和应用人工合成的外激素。
公猪的外激素现在已在养猪业中用于催情、发情检查和提高受胎率。据试验表明,母猪断奶(产仔35天)后,向其鼻上喷洒合成外激素(Boar mate)两秒钟。第一组在断奶后第二天喷洒一次(34头);第二组于断奶第二和第四天各喷洒一次(7l头);第三组作对照(92头)。三组由断奶至配种的时间分别为10.3、9.O和27.2天。平均产活仔数分别为1O.6、9.8和9.6头。说明外激素处理促进了母猪卵巢机能的恢复。对青年母猪如给以公猪刺激能使初情期提前到来。利用公猪的气味等用于试情的准确性,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发情母猪只采用人压背试验,只有48%呈正反应(静立不动);如有公猪在场,则100%呈正反应;假如只能嗅到公猪气味和听到公猪叫声(不接触公猪),则正反应率略有下降,为90%,此外,利用外激素处理的母猪,对提高产仔数也有一定作用。在人工授精中结合用外激素处理的母猪;授精效果良好,精液倒流现象减少。
其他家畜应用外激素的报道甚少,但是可以设想,在促进性成熟、克服乏情、试情、公畜采精训练和仔畜寄养等方面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例如“公羊效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公羊的气味可以看作是外激素(性引诱剂)。公羊的刺激可以促进青年母羊性成熟,促使季节乏情提前结束和延长发情季节,可以促母羊发情集中,排卵提早,提高母羊的排卵率和产羔率。破坏母羊的嗅觉,则会降低配种率;如果干扰母羊的视觉和听觉,同样也会降低母羊配种率。
在畜牧生产中常见的母性行为和母仔关系的建立,实际上也有化学通讯参与。在幼仔出生之后,母畜在幼仔全身,做了气味标记,以便准确地识别亲生幼仔,拒绝其他幼仔哺乳。羊群放牧回来,母羊根据气味和叫声,可以很快地从众多的羊羔中识别自己的亲仔。幼仔识别母亲则稍迟一些,但气味也起重要作用。外激素对母性行为这种作用,可应用于畜牧生产,例如初生幼仔的生母死亡、或同窝仔畜太多需另找养母哺乳,就可以在该幼仔身上涂以养母或其亲生幼仔气味的物质,这样养母才会收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