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我国农户家禽的饲养方式、条件?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户自家饲养家禽是目前主要的养禽方法之一。因此,良好、科学的饲养方式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从现实情况出发,应做好以下工作:
(1)家禽应当在室内养殖,养禽场应远离公共场所、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场所,远离野生鸟类栖息的河道、湖泊等。
(2)禁止不同的家禽如鸡、鸭、鹅混养,禁止禽和猪混养。
(3)禽舍内严禁麻雀等飞鸟和老鼠进入,这些动物通常是病原微生物的携带者。
(4)引种必须健康、没有传染病,家禽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5)做好禽舍和饲养员的日常消毒卫生工作,禽舍勤打扫、勤消毒,每次进禽之前和家禽出栏之后,要彻底消毒禽舍。条件允许时,应空舍2~3周。
(6)饲养员进出禽舍要消毒,避免走家串户,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禽舍。对养殖场、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7)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接种,并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8)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优质干净的饲料和饮水。
1、养禽:须做到环境控制精准化、饲料佐料标准化、疫病断掉彻底化、畜禽品种抗病毒化、养殖过程机械化这几点。2、禽病防治:加强对饲料的管理,禽舍须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增强其免疫力,做好前期预防接种计划,保证家禽的健康提高抗病毒的能力。及时隔离患病的家禽,对禽舍进行消毒工作,对已经患病的家禽实行紧急的接种。3、家禽:鸡的消化道比较短,消化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鸭的体格比较小,颈部较短,嘴比较大。
一、养禽
1、环境控制精准化
须为畜禽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让它们免除病虫带来的伤害,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饲料佐料标准化
畜禽的健康生长自然离不开食物,在饲料和佐料这两方面,需要兼顾畜禽的生长需要,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营养需求,增强畜禽对病毒的免疫力,降低其生病的几率。
3、疫病断掉彻底化
切断疫病的传染源,将病毒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4、畜禽品种抗病毒化禽病
可以通过现今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手段,将抗病毒基因移植在畜禽的身上,让畜禽的养殖过程得到一个稳定可靠的保障。
5、养殖过程机械化
在养殖畜禽的过程中,可用自动化、机械化的设备对其进行饲养,既可以降低人工养殖的成本,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健康性,减少因为人员来回流动而带来病原的侵入。
二、禽病防治
1、日常防治措施
(1)加强对平时饲料的管理,禽类休息的地方须做好日常的消毒和打扫工作,增强家禽的免疫力。
(2)始终贯彻自养原则,做好前期的预防接种计划,保证家禽的健康提高抗病毒的能力。
2、发生疫病的扑灭措施
(1)做到及时发现家禽的疫病,做好准确的判断。
(2)及时隔离患病的家禽,对禽舍进行消毒工作,对已经患病的家禽实行紧急的接种。
3、药物预防
(1)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防疫途径,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2)采用群体药物防治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极大的节省养殖成本。
4、检疫
(1)引进禽群和种蛋的检疫,须了解该种禽场以及孵化场的疫情和饲养管理情况。
(2)如若有条件,可对其进行严格的血清学检查,防止将病带入场内。
三、家禽有哪些
1、鸡
(1)刚出生的小鸡体温比较低,须等10天左右才可以达到正常的体温,抗寒能力比较弱。
(2)鸡的消化道比较短,消化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
(3)鸡比较胆小,在受到惊吓之后,会有不同的表现。
(4)在饲料选择方面,应尽可能做到营养均衡,偶尔也可以给其喂食新鲜的蔬菜,提高其免疫力。
(5)鸡舍尽可能修建在小山坡的附近,既有阳光又有休息之地,满足了鸡的需求。
2、鸭
(1)鸭的体格比较小,颈部较短,嘴比较大。
(2)大多数的鸭在走路的时候,由于腿在身体后方所以步履比较蹒跚。
(3)鸭舍应该修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方便鸭子平时的日常活动。
(4)鸭舍的饲养密度须定在合适的范围区间内,密度过小容易造成鸭子之间的疾病传染。
(5)需要做到定期将鸭舍的所有鸭子放出去进行适当活动。
(6)夏天来临之时,应该做好鸭舍的防暑降温工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