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殖350头母猪的申请报告怎样写

听众1:我是庄河一个养猪户,很担心养猪的效益情况,请你帮我分析一下今年的养猪形势,养猪究竟能不能挣到钱?

养殖350头母猪的申请报告怎样写

孙巡视员:这位农民朋友你好,我很高兴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养猪人关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猪少猪价就高,养猪就盈利。当猪的饲养量多到一定程度,价格就下跌,养猪就不挣钱了,甚至赔钱。养猪生产呈现的低谷期、发展期、高峰期到下滑期这样的一个周期规律,运行的时间平均3年左右。目前大连市养猪生产已经走出低谷,从去年的8月份开始,养猪已经进入发展期,盈利了7个月,毛猪收购均价达到8.36元/公斤,猪粮比价为6:1,仔猪价格上升到20元/公斤,养猪在利益驱动下发展势头旺盛,希望你能够把握形势做出正确判断。发展养猪可操作性强,见效快,是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但要取得好效益还需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抓住机遇。生猪市场走出低谷进入发展期时,养猪户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度增加养殖规模,有条件的农户应采取兴建养殖小区,走养殖标准化生产的路子。二是要加强疫病防控。近年来生猪疫病呈现出非典型症状、混合感染、抗药性明显增强等特点。养猪户应改变“重治轻防”的思想,树立“以防为主”的观念,有条件的农户,最好搞自繁自育,这样能够减少仔猪成本,减少疫病发生,可明显提高养猪效益。三是要推行良种良法。优良品种是取得养猪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良种猪出栏时与普通猪相比价格要高,有了良种还要有良法,使良种与良法配套,力求取得最好的养猪效益。四是联合生产。小规模的养猪场户可通过建立生猪产销协会、合作社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这样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联结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生产,收到降低成本、减少疫病、提高售价、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听众2:我是金州的一个养殖户,听说大连市政府对建立的畜牧养殖小区有补贴政策,怎样才能享受到这些补贴政策?

孙巡视员:为提升大连地区市养殖水平、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市民吃上安全健康的畜禽产品,从03年开始,大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2003]15号和[2005]8号两个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提出了每年市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畜牧标准化小区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引导和促进饲养业户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推进畜牧饲养方式转变,部分区市县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此项工作已连续实施了四年,较好地推进了全市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今年大连市将继续执行此项政策,下面我就标准化饲养小区的标准和申报程序向农民朋友做一介绍。先说一下标准化畜牧饲养小区的建设标准:一是小区布局要合理,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应分开;二是饲养方式实行单元式饲养;三是畜禽的营养水平应按照饲养标准执行;四是畜禽的免疫应符合兽医防疫准则的要求;五是生产的畜禽产品应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六是不同的畜禽群体规模应达到以下要求:肉鸡饲养小区,年出栏达15万只以上;生猪饲养小区,年饲养量达10000头以上;肉牛饲养小区,年饲养量达500头以上,存栏200头以上;奶牛饲养小区,年存栏量达300头以上。

以上就是建设标准化畜牧饲养小区必须达到的标准,那么符合标准条件的单位或个人,须按怎样的程序和要求申报呢?一是投资者向所在地乡、镇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查核实,报区市县农村经济发展局和财政局;二是各区市县农发局和财政局组织审核评定,对符合条件的,于每年的6月30日前报市农村经济发展局和市财政局。三是市农委和市财政局组织有关部门依据标准,对各区市县申报的项目进行检查评定,最终确定补贴明细,最高可享受20万元的补贴。

农业部印发的《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席个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也是“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那么,这对于从事养殖的朋友来说,有哪些利好?未来几年,养殖业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

 养猪区域如何划分?

 农业部的生猪生产发展规划严厉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请求,合理划定了限养和禁养区域:

 重点发展区

 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

 该区域养殖总量大、调出量大,在满意本区域需求的同时,还要供应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沿海省份。预计养殖总量年均增长1%左右,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赠的核心区域。

 拘束发展区

 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

 该区域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生猪生产发展空间受限,未来区域养殖总量将保持稳定。

 潜力增长区

 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

 该区域发展环境好,增长潜力大,一批龙头企业在此建立了生产和加工基地,在满意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意京津等大中城市供赠。预计年均增长1%-2%,将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添的主要区域。

 养猪有啥补贴政策?

 “十三五”规划中,生猪产业重点工程与政策包括:良种工程项目、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良种补贴政策、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标准化养殖项目、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生猪养殖保险政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等。

 以标准化养殖项目为例,要是是规模养殖场、农民合作社,证件齐全且存栏量在0.5万头至5万头的,就可向畜牧局申报。补助资金额度在25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1、良种工程项目与相关补贴

 良种工程项目,属于贾伢重点工程与政策之一。项目准备突出“育、保、测、繁”四大环节,着力提升育种创新、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测定和制种能力,改善育种科研、生产设施、疫病防控、种业监管等基础设施条件。在尽成该项目的同时,农业部还准备实行良种补贴政策,在天津、河北等省市和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对使用优良种猪精液进行品种改良的养殖场户赠予补贴,每头能繁母猪按照每年使用4份精液进行补贴。

 2、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与相关补贴

 生猪调出大县维持“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主要以统计系统公开辟布的分县分年数据为基础,对统计数据达到规定标准的县予以奖励。统计数据主要涉及生猪调出量、存栏量和出栏量,奖励资金由县级有关部门统筹调度用于支持生猪生产和流通发展。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主意》规定,每个县的奖励资金原则上不少于100万元,主要用于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管理的支出,养殖大户购买种公猪、母猪、仔猪和饲料等的贷款贴息和保险保费补助支出,生猪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

 3、标准化养殖项目

 标准化养殖项目准备在生猪主产区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扩建,包括节水设施、节料设备、清粪设施、漏逢地板等改造,实施自动化环境控制等。同时,选择部分省份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标准化畜禽养殖示范场创建成功后,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每个改建、扩建项目单位补助资金规模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不等。

 4、生猪育种补助政策

 生猪育种补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支持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开展联合育种,对生产性能测定、遗传物质交流、遗传评估、大数据平台建设赠予补贴。并设立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科技专项,支持构建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参考群体,制定基因组育种综合选择指数,为企业开展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搭建平台。

 5、生猪养殖保险政策

 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已经印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建议》(国发200722号)和《关于进一步搀扶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在其中明确规划推出多项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就有一项“母猪政策性保险”。

 在此之后,各地政府绿澍制定了多种生猪保险险种,例如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险。这些险种都被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内,作为惠农政策的一部分,帮助参保的养殖户在遭遇疾病、自然灾害、行情剧烈波动时挽归部分损失。

 6、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

 要做大做强生猪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建立与猪肉产量、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相挂钩的财政补助机制。尽善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政策,潞傍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引导形成规模适度、农牧结合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机制。加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政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