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农药残留超标是农产品污染的主要问题?
(1)农药残留超标现状。近年来,农药残留超标的事件屡见不鲜。农药残留超标不但影响国内的农产品销售,还严重影响出口贸易。国际社会拒绝不健康和有危害的食品进入市场。我国已发生了“茶叶出口”、“大葱出口”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等事件。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农产品出口面临着以环保和农药残留问题为中心的各种“绿色壁垒”。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就会被拒之国门外,影响出口贸易。以盛产苹果著称的陕西省、以生产蔬菜闻名的山东省和传统的茶叶出口大省浙江,近年来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在国际市场上频遇红灯,使众多农民叫苦不迭,损失惨重。
(2)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者缺乏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片面追求产量而导致盲目、超量使用农药是目前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施用高毒、禁用农药是造成食用者中毒的主要原因。高毒、高残留农药因其在农产品上使用后,毒性强,不易分解,残存时间长,造成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被国家列为禁用或在部分农作物上限用。2003年农业部对全国21个省23个县市的1099个农户进行的调查显示,90%的农户选购农药时优先考虑防治效果;80%农户随意丢弃废农药包装物和剩余农药;大多数农户未按安全间隔期规定采收。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尚在初级阶段。同时,许多新的食物种类和新的农药、兽药和化学品不断投入使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以及与国际接轨存在滞后效应。
我国农药残留测定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已较为接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251种农药;而我国也开发了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快速分析技术。
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残留超标等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已经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在国际贸易中,以欧盟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和组织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检测技术指标越来越严格。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副产品和食品的出口贸易正在经受严峻的挑战。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发展不平衡,食品安全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形势严峻。我们应正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得到加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必将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1)农药的合理使用 根据农药性质及病虫的发生规律,合理使用农药,以最少的用量获取最大的防治效果,既能经济用药,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需要从对症下药、掌握正确施药量、提高药效、降低用量、合理混用农药、合理调配农药几方面入手。
根据欧盟2003—2008年的标准,阿维菌素、杀螟丹(巴丹)乐果、氧乐果、四螨嗪(阿波罗)、甲氰菊酯、喹硫磷、除虫脲、噻嗪酮(优乐得)和哒螨酮(哒螨灵)等9种农药的标准非常严格,因此在出口茶叶生产基地上应停止使用。乐果和氧乐果由于水溶性较高,在茶叶中的残留农药在泡茶时会大部分被浸出,因此应停止使用。乙酰甲胺磷由于在茶树上会氧化代谢成甲胺磷,欧盟标准为0.01毫克/千克,因此在茶叶生产上应停止使用。
(2)农药的安全使用 制定农药在茶叶中的最大残留允许量、制定安全间隔期、禁用高残留农药、制定安全使用标准,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3)采用避毒措施 改进栽培制度,加强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实施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减少农药的污染。
(4)发展环境友好型农药 从生产源头抓起,大力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在抑制病虫为害的同时,减少对茶叶及其园区生态环境的污染。
(5)加强农业防治,开展生物防治,配套物理防治,协调化学防治,实施茶园病虫草害的综合治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