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做农药残留中加多少无水硫酸钠

食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经有机溶剂提取并经净化、浓缩后,注入气相色谱仪,气化后在载气携带下于色谱柱中分离,由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当含有机磷的试样在检测器中的富氢焰上燃烧时,以HPO碎片的形式,放射出波长为526nm的特性光,这种光经检测器的单色器(滤光片)将非特征光谱滤除后,由光电倍增管接收,产生电信号而被检出。试样的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品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比较定量。

做农药残留中加多少无水硫酸钠

实验步骤酶制剂

(一)样品处理

1.蔬菜:取适量蔬菜擦净,去掉不可食部分后称取蔬菜试样,将蔬菜切碎混匀。称取10.0g混匀的试样,置于2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30g~100g无水硫酸钠脱水,剧烈振摇后如有固体硫酸钠存在,说明所加无水硫酸钠已够。加0.2g~0.8g活性炭脱色。加70mL二氯甲烷,在振荡器上振摇0.5h,经滤纸过滤。量取35mL滤液,在通风柜中室温下自然挥发至近干,用二氯甲烷少量多次研洗残渣,移入10mL具塞刻度试管中,并定容至2mL,备用。

2.谷物:将样品磨粉(稻谷先脱壳),过20目筛,混匀。称取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0.5g中性氧化铝(小麦、玉米再加0.2g活性炭)及20mL二氯甲烷,振摇0.5h,过滤,滤液直接进样。若农药残留过低,则加30mL二氯甲烷,振摇过滤,量取15mL滤液浓缩,并定容至2mL进样。

3.植物油:称取5.0g混匀的试样,用50mL丙酮分次溶解并洗入分液漏斗中,摇匀后,加10mL水,轻轻旋转振摇1min,静置1h以上,弃去下面析出的油层,上层溶液自分液漏斗上口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当心尽量不使剩余的油滴倒入(如乳化严重,分层不清,则放入50mL离心管中,于2500r/min转速下离心0.5h,用滴管吸出上层清夜)。加30mL二氯甲烷,100mL50g/L硫酸钠溶液,振摇1min。静置分层后,将二氯甲烷提取液移至蒸发皿中。丙酮水溶液再用10mL二氯甲烷提取一次,分层后,合并至蒸发皿中。自然挥发后,如无水,可用二氯甲烷少量多次研洗蒸发皿中残液移入具塞量筒中,并定容至5mL。加2g无水硫酸钠振摇脱水,再加1g中性氧化铝、0.2g活性炭(毛油可加0.5g)振荡脱油和脱色,过滤,滤液直接进样。如自然挥发后尚有少量水,则需反复抽提后再如上操作.

(二)色谱条件

1.色谱柱:玻璃柱,内径3mm,长1.5m~2.0m。

(1)分离测定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和对硫磷的色谱住

①内装涂以2.5%SE-30和3%QF-1混合固定液的60目~80目Chromosorb W AW DMCS;

②内装涂以1.5%OV-17和2%QF-1混合固定液的60目~80目Chromosorb W AW DMCS;

③内装涂以2%OV-101和2%QF-1混合固定液的60目~80目Chromosorb W AW DMCS。

(2)分离测定甲拌磷、稻瘟净、倍硫磷、杀螟硫磷及虫螨磷的色谱住

①内装涂以3%PEGA和5%QF-1混合固定液的60目~80目Chromosorb W AW DMCS;

②内装涂以2%NPGA和3%QF-1混合固定液的60目~80目Chromosorb W AW DMCS;

2.气流速度:载气为氮气80mL/min;空气50mL/min;氢气180mL/min(氮气、空气和氢气之比按各仪器型号不同选择各自的最佳比例条件)。

3.温度:进样口:220℃;检测器:240℃;柱温:180℃,但测定敌敌畏为130℃。

(三)测定

将有机磷农药标准使用液2μL~5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可测得不同浓度有机磷标准溶液的峰高,分别绘制有机磷农药质量-峰高标准曲线。同时取试样溶液2μL~5μL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测得峰高,从标准曲线图中查出相应的含量。

五、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

式中:

X——试样中有机磷农药的含量,单位为mg/Kg;

A——进样体积中有机磷农药的质量,由标准曲线中查得,单位为ng;

m——与进样体积(μL)相当的试样质量,单位为g。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六、注意事项

1. 本法采用毒性较小且价格较为便宜的二氯甲烷作为提取试剂,国际上多用乙氰作为有机磷农药的提取试剂及分配净化试剂,但其毒性较大。

2. 有些稳定性差的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因稳定性差且易被色谱柱中的担体吸附,故本法采用降低操作温度来克服上述困难。另外,也可采用缩短色谱柱至1-1.3米或减少固定液涂渍的厚度等措施来克服。

考试前有必要记的初中化学基础概念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沼气:CH4、煤气:CO、水煤气:CO、H2、天然气:CH4、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石灰浆、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大理石、石灰石:CaCO3、干冰:CO2

初中化学知识点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生锈、腐败、风化等。

2 、单 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 等。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KClO3、H2SO4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H2O、CO2 、 SO2、Fe2O3等。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通常是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 、SO2 、SO3 等。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通常是一些金属氧化物,如:CuO、MgO、Fe2O3等。

酸:由H+、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

碱:一般由金属离子和OH— 组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Fe(OH)3

盐:一般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分为三种: (1) 正盐,如:NaCl、Na2CO3、CuSO4 (2) 酸式盐, 如: NaHSO4

(3) 碱式盐, 如: Cu2(OH)2CO3

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原子团如下:OH— (氢氧根)、 NO3— (硝酸根)、

SO42— (硫酸根)、CO32— (碳酸根)、 PO43— (磷酸根)、 NH4+(铵 根)

二、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 例 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原子;3H:表示三个氢原子

2、离子符号: 例 氢离子: H+ (注意:1不写出) 镁离子:Mg2+三个硫酸根离子 :3 SO42—

3、化学式: 例 碳酸钠: Na2CO3 氢氧化钙: Ca (OH)2

4、电离方程式: 例 HNO3 === H+ + NO3–

Ca(OH)2 === Ca2+ + 2OH–

Na2CO3 === 2Na+ + CO32–

5、化学方程式: (要求熟练)

实验室制O2 :

实验室制H2 : Zn + H2SO4 ===== ZnSO4 +H2↑

实验室制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检验CO2 : CO2 + Ca(OH)2 ===== CaCO3↓+ H2O

检验H2O :CuSO4 + 5H2O ===== CuSO4 ? 5H2O (白色 蓝色)

湿法炼铜 : Fe + CuSO4 ===== Cu + FeSO4

要求熟记: (1)、1—18号原子顺序,并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P59)

(2)、常见元素化合价。 (P63)

作者: ☆幻儿☆ 2005-10-27 23:00 回复此发言

5 回复:考试前有必要记的初中化学基础概念

三、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A + B + … == C

2、分解反应: A == B + C + …

3、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1)、金属 + 酸 ==== 盐 + H2

反应条件: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属, 酸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稀硝酸。

(2)、金属 + 盐 ==== 新金属 + 新盐

反应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置换后面的金属, (K、Ca、Na 除外)

盐必须是可溶性盐。

4、复分解反应: AC + BD ==== AD + BC

(1)、 酸 + 碱性氧化物 ==== 盐 + 水

(2)、 酸 + 碱 ==== 盐 + 水

(3)、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4)、 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5)、 盐 + 盐 ==== 两种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中无酸时要求反应物都可溶,有酸时要求是强酸,

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

要求熟记: (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P162)

(2)、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P228)

四、元素化合物知识:

1、常见气体及其性质: H2、 O2、 CO、 CO2、 CH4

可燃性:H2、CO、CH4 还原性:H2、CO 毒性:CO

密度比空气大:O2、CO2 可溶于水:CO2 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2、常见物质的俗名:

纯 净 物: CO2 (干冰) C2H5OH (酒精) CH3COOH (醋酸) CaO (生石灰)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Na2CO3 (纯碱)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CuSO4?5H2O (胆矾、蓝矾)

混 合 物: 煤( C ) 天然气、沼气(CH4)生铁、钢(Fe) 铁锈、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石灰水、石灰浆[Ca(OH)2 ]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盐酸( HCl )

3、与水可以反应的物质:

(1)、大多数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 ,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H2CO3、 H2SO3 (亚硫酸)、 H2SO4 。

(2)、少数碱性氧化物: 如K2O、CaO、Na2O ,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KOH、 Ca(OH)2、 NaOH 。

(3)、某些盐: (有结晶水合物的盐) 如:

CuSO4 + 5H2O === CuSO4?5H2O

Na2CO3 + 10H2O === Na2CO3?10H2O

4、常见的酸、碱、盐的特性:

挥发性:浓盐酸、 浓硝酸 吸水性: 浓硫酸、 固体氢氧化钠(潮解)

脱水性:浓硫酸 毒性: NaNO2(亚硝酸钠) 、CuSO4 (硫酸铜) CH3OH(甲醇)

遇水放热:浓硫酸(稀释时)、 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 CaO(与水反应时)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pH 值

酸 性 红 色 无 色 pH值<7

中 性 紫 色 无 色 pH值=7

碱 性 蓝 色 红 色 pH值>7

备注:盐不一定显中性,如 NaCl溶液显中性,但Na2CO3溶液显碱性,而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溶液则显酸性。

5、常见酸、碱、盐的主要用途:

HCl、H2SO4 —— 用于金属除锈

NaOH —— 制肥皂、造纸 Al(OH)3 —— 治疗胃酸过多

Ca(OH)2 —— 制三合土、漂白粉、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

CuSO4 ——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Na2CO3 —— 制洗涤剂、蒸馒头等

CaCO3 —— 制水泥等建筑材料

6、环境污染方面:

(1)、大气污染:

主要分两种:A、有害气体,如:SO2、NO2、CO 等,其中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SO2、N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另注:空气中CO2 浓度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 (P111);而含氟物质的排放会破坏O3 (臭氧) 层,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线辐射加重 (P10)。]

B、粉尘,如:灰尘、粉煤灰 等。

一、化学计算

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

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

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二、气体制备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

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

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

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

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

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三、氢气还原氧化铜

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

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

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

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

一、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氟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二、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溶水快, ①

硫酸盐除去钡铅钙。 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

三、1—20号元素顺序口诀⑤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四、金属活动性口诀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

③硝酸盐都溶于水;

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⑤1~20号元素顺序另有谐音打油诗可以帮助记忆:

青 孩 你 别 蹦,

炭 蛋 养 沸 奶,

那 妹 雨 归 淋,

牛 鹿 鸭 呷 莱。

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 所得气体纯度大。

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化合价口诀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制氧气口诀:

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

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集气口诀:

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 所得气体纯度大。

电解水口诀:

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化合价口诀:

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化合价口诀二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先拐先折,温度高,压强大!(化学平衡图象题目)

制取乙烯:

酒精硫酸一比三,催化脱水是硫酸。 温度速至一百七,不生乙醚生乙烯。

反应液体呈黑色, 酒精炭化硫酸致。

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羧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

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中和滴定:左手控制塞,右手摇动瓶,眼睛盯溶液,变色立即停。

越老越稀松,干啥啥不中,如有不妥处,请您多照应!

实验室制乙烯:硫酸酒精三比一。迅速升温一百七,为防暴沸加碎瓷,排水方法集乙烯

金属活动性顺序:贾盖那美驴,新蹄喜牵轻,统共一百斤

意思:有一条美驴的名字叫贾盖,换了新蹄子就喜欢驮(牵)轻的货物。统计一下,才100斤

有机化学并不难,记准通式是关键。

只含C、H称为烃,结构成链或成环。

双键为烯叁键炔,单键相连便是烷。

脂肪族的排成链,芳香族的带苯环。

异构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间。

烯烃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团。

羧酸羟基连烃基,称作醇醛及羧酸。

羰基醚键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

苯带羟基称苯酚,萘是双苯相并联。

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还原。

醇类氧化变酮醛,醛类氧化变羧酸。

羧酸都比碳酸强,碳酸强于石碳酸。

光照卤代在侧链,催化卤代在苯环。

烃的卤代衍生物,卤素能被羟基换。

消去一个小分子,生成稀和氢卤酸。

钾钠能换醇中氢,银镜反应可辨醛。

氢氧化铜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绛蓝。

醇加羧酸生成酯,酯类水解变醇酸。

苯酚遇溴沉淀白,淀粉遇碘色变蓝。

氨基酸兼酸碱性,甲酸是酸又像醛。

聚合单体变链节,断裂π键相串联。

千变万化多趣味,无限风光任登攀。

一般说燃烧、爆炸、自燃与缓慢氧化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

1.缓慢氧化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反应过程中几乎不升温、不发光、现象很不显著,反应缓慢。例如,金属的锈蚀、呼吸作用、食物的腐败等都属于缓慢氧化

2.自燃是指可燃物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可燃物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不易散失,以致于越积越多,温度逐渐升高,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经点火就能自发燃烧起来。例如:稻草、煤屑或沾有油的布等大量堆积在不通风的地方都有可能自燃。所以,缓慢氧化是否引起自燃,则决定于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扩散和进行缓慢氧化物质的着火点的高低。

3.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物质在空气里燃烧的急剧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的大小。

燃烧可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的燃烧,其产物往往造成对大气的污染,还会降低热能的利用率,因此一般将固体燃料粉碎,液体燃料喷成雾状来增加和空气的接触机会,同时采用通风等措施,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着火点是物质开始着火时的温度。纯气体燃料在常温下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例如,氢气的着火点为585℃,甲烷的着火点为537 ℃,一氧化碳的着火点为650 ℃。固体燃料的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4.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的急速燃烧。一般有大量的气态生成物产生。反应瞬间完成,放热集中,来不及扩散,温度骤升,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引起爆炸或爆鸣。若容器口大,则爆鸣,听到尖锐的口哨声;若容器密闭或口小,则爆炸,听到震耳欲聋的响声。

物质剧烈燃烧是否会发生爆炸,则取决于 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可燃物所处空间的大小和是否有大量气态生成物骤然产生。

一般爆炸是由化学反应或核反应引起的。爆炸瞬间放出大量的能量,会产生爆破及推动作用。爆炸广泛应用于开矿筑路、推动发动机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