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机械化种植的方法
用马铃薯播种机种植马铃薯,一次作业可完成起垄、开沟、播种、深施化肥、镇压等多道工序。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土豆机械化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土豆机械化种植的方法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
用马铃薯收获机械收获马铃薯,能大量减少劳力投入,做到了收得净不伤薯,避免了因收获不及时,而造成的冻害损失。机械化收获一般可提高工效20倍以上,收净率达到98.5%,损失率小于2%。
马铃薯种植和收获的机具:
①2BM-2型双行马铃薯播种机:配套动力为15马力以上四轮拖拉机,行距为90cm;
②2BM-4型马铃薯播种机:配套动力25马力以上四轮拖拉机,行距为90cm;
③4UM-900型马铃薯收获机配套动力35马力以上四轮拖拉机,作业行数为2行,作业幅宽为90cm;4UM-900型马铃薯收获机配套动力为65马力以上拖拉机,作业幅宽为150cm。
机具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时一定要调整好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行距不能太小,否则不利于机械收获,行距必须均匀,以防中耕时伤苗。
2.使用马铃薯收获机作业时,机器上严禁坐人和站人。工作时,传动轴夹角不得超过?15?。收获作业的坡度小于5%。
土豆机械化种植技巧选茬、整地
马铃薯病害较多,不宜连作,最好的前茬是禾谷作物。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20㎝以上疏松深厚的活土层,秋季采用机械深松深耕,冬春季进行镇压,使播前土壤达到平整、地松、墒足。
施足基肥、及时追肥
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配合磷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现蕾期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尿素7.5公斤。
留种、选用良种
选用宁薯4号、青薯168为主栽品种,切块时可用消毒刀具,每小块留1-2个牙眼,薯块及时用草木灰拌匀,晾晒1-2天,块茎大小均匀,切块质量一般为30克左右。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亩播量100-125公斤。双行平作播种:播深15㎝左右,宽行距55㎝,窄行距25㎝,株距40㎝,亩保基本苗约4100株,适宜旱作区;双行垄作播种:播深18㎝左右,宽行距60㎝,窄行距40㎝,株距35㎝(可调),亩保基本苗约4400株,适宜阴湿水浇区。
机具选型
可选用配套动力以15-30马力小四轮拖拉机为主,推荐配套农具以西吉农机推广中心研制生产的2CMPF-2型马铃薯平作施肥播种机和甘肃酒泉农具厂生产的2BMF-2型马铃薯垄作施肥播种机为主。
田间管理
1、幼苗期田间除草一次;
2、现蕾期中耕培土一次;
3、出现病株时,采用波尔多液防晚疫病,用2.5%的敌杀死灭蚜虫病。
10月上旬茎叶变黄,开始枯死时为适宜收获期。
贮藏
马铃薯贮藏坑、窑以向阳为宜,预贮的马铃薯选无病虫及未损伤的健薯,注意防冻、保湿和空气流通。
牧草循环种植技术:
(一)牧草的播种技术
不同牧草种子其播种期有所不同,应按照播种期进行播种。一年生的牧草如土壤墒情好,要尽量抢前抓早。多年生牧草如土壤墒情不好,可在雨季到来前播种,但播种期不能晚于7月末。一些牧草种子硬实率较高,需经过破壳处理才能播种。青刈的牧草宜适度密植,留种的牧草适宜稀植,留种用的牧草种子播种量相当于青刈播种量的2/3,套种、间种和混种的播种量酌减。播种完毕,还应注意对牧草的日常管理,除草、灌溉、施肥和病虫害的防治一样不能少。
(二)牧草的收获和贮存
1.青刈
不同生育时期牧草产量不同,质量也有很大差别。随着生长阶段的延长,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而家畜不易消化吸收的粗纤维含量则显著增加。然而,刈割过早则产量低,因此必须确定一个最适宜的刈割期。一般来讲禾本科牧草适宜的刈割期是抽穗期,而豆科牧草则为显蕾至初花期。对多年生牧草来说,刈割不仅是一次产品的收获,也是一项田间管理措施,因为刈割时期是否得当,留茬是否合适(一般留茬5~8cm),都对牧草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2.晒制干草
优质的干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欢采食。贮备足量的干草,可以保证家畜在冬春缺草季节的营养需要,提高家畜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畜牧业的稳定性。禾本科牧草茎叶干燥速度较一致,比较容易晒制。而豆科牧草茎、叶干燥时间不同,叶片干燥快而茎秆干燥慢,晒制过程中叶片大量损失,严重降低干草的营养价值。晒制干草首先应考虑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在晴天进行。刈割后就地平摊,晴天晾晒1天后,叶片凋萎,含水量降为45%~50%左右,此时将其堆成1m高的小堆,经过2~3天后即可运回畜圈附近堆垛贮存。晒制过程中要防雨淋、霉变,以保证干草质量,同时要减少牧草叶片的损失。
3.牧草的青贮
青贮是保证牧草营养价值的最佳方法。其原理是在密封厌氧的条件下通过乳酸菌发酵使青贮料变成酸性,抑制其他引起腐败的微生物的活动,使青贮料得以长期保存。禾本科牧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容易青贮。豆科牧草含蛋白质较多,单贮不易成功,宜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青贮时牧草的水分含量应在65%~75%之间。豆科牧草也可以进行低水分青贮或半干青贮,即在豆科牧草刈割后晾晒1天,使含水量达45%~50%时,切短、压紧和密封。这种青贮,由于含水量较低,干物质含量比一般青贮料高1倍,所含营养物质也较多,损失较少,适口性好,兼有干草和青贮料两者的特点,这是解决豆科牧草青贮的好方法。
为提高青贮品质,青贮过程中需要加入适宜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氨水、尿素、甲酸、酶制剂、乳酸发酵剂、食盐、糖蜜等物质。
(三)牧草的饲喂技术
虽然各种牧草饲喂动物的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1)定时喂料。让动物尽快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大大提高饲草的利用率。白天多喂一些草料,晚上多喂一些精料。
(2)先粗后精。一般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对反刍动物来说,这种方法对瘤胃的消化有极大的好处。而当采食高峰期过后,食槽里应留有少量的青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3)逐渐过渡。若要更换牧草品种,应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如果突然性更换,尤其是饲喂草木樨等有气味的粗饲料时,往往会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动物拒食。
(4)保证饮水。应备有专门的水槽供应清洁饮水,特别是在精饲料、干草饲喂过多或者天气炎热情况下,更应保证充足饮水,天气寒冷时还应供给温水。
(5)混合饲喂。牧草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但是单一品种中的营养物质比例不平衡,可能缺乏某些营养素。单独使用一种牧草饲喂,不能保证动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牧草应当搭配饲喂。汤少勋(2005)通过体外发酵产气试验发现鲁梅克斯与牧畜按50∶50、牧畜与三叶草按25∶75、鲁梅克斯与三叶草按25∶75的比例组合较为适合。此外,还应提供精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