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西山贡米产自哪里
息烽西山贡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西山贡米
息烽西山乡鹿窝村。这里富含多种有机肥料的红壤土,山高水高,水源充足。使种植谷子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种植过程中,农民保持历史上的耕作方式,不施化肥,不喷农药,旱涝保收,自然生长,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品。在这里种植出的米,就是西山贡米,西山贡米煮粥,香味扑鼻,甜香可口,色味俱佳。过年了,大鱼大肉肯定不少吃,如果再吃一顿西山贡米粥,肯定是别有一番风味。不光口味好贡米扬名四海,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朝廷律定西山贡米“代代耕食,岁岁纳贡”,为贡奉朝廷之珍品。
西山贡米,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营养丰富,味美醇香,爽软可口,且体大粒长,色白如玉,晶莹透明,誉盖五谷之首。经测定,西山贡米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且含丰富的维他命B族和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西山贡米含量全面,含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B组维生素等含量丰富,分布合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超过咱们国家大米营养平均值,堪称米中珍品。
地域范围
息烽西山贡米地域保护范围为:环息烽西望山的西山镇、小寨坝镇、鹿窝乡、九庄镇四个乡镇的鹿窝、西山、新寨沟、联合、红岩、西安、大石头、马屯、华溪、三友、胡广、纸房、团山共十三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4′7″—106°37′,北纬27°05′7″—27°1l′,北与遵义市相邻,西与金沙县相邻,东与开阳县相邻,南与贵阳市相邻。适应水稻种植而积19.4平方公里,大米产量可达1.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观特征:米粒长粒光滑,半透明且有光泽,有清香味,粒长7.6毫米左右,垩白度低,垩白米率极少,在0.4_左右。煮熟饭后,滑润光亮,清香四溢,口感好。内在品质指标:经多次产品品质检测报告显示,息烽西山贡米富含维他命B和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蛋白质含量不低于0.8,并含多种氨基酸。生产过程中,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并严格执行国家质量安全规定:空气污染物执行标准:GB3095-82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基地稻田用水执行标准:GB5084-92土壤执行标准:GB5618-1995标准中的二类二级指标品种质量执行标准:GB4404-4409水稻二级良种标准农药执行标准:GB8321卫生标准执行标准:GB2715-81。
王家贡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王家贡米是四川广元昭化区的特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家镇是广元粮仓之一,彼时,王家大米已经名声大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王家大米之所以因其清香馨甜、口感绵软而颇负盛名,主要源于当地的自然气候。王家镇地处大南山南端,属中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800米,年降雨量在800-1200毫米左右,日照充足,再加上辖区内田地土壤多为粘性很强的黄泥土,具有很好的蓄水保水能力,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培育出了口感独特的王家大米。
王家大米又被称为贡米,这“贡米”的称谓又从何而来呢?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泻在地板上,小屋内明暗交错。63岁的谭俊元老人一边喝着清茶,一边向记者讲诉他所知道的贡米由来。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王家大米的好口感在民间广为称赞,被地方1作为地方土特产向皇室进贡。看起来晶莹饱满、吃起来清香糯实的王家大米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一度被列为御用贡米,王家贡米也因此而得名。又因王家坝(今王家镇)地处旺苍、苍溪、广元三县交界地,人客量大,贸易往来频繁,是当时的货品交易集散中心,王家贡米更是名噪一时。
“当时有首歌,‘大米出在金帽山,美女出在阳平关’到现在都还传唱呢!”歌谣中的金帽山跨越如今的文村、磨滩、王家、晋贤乡(镇),直至广元市南山脚下的接官亭(现已拆除)处,其中又以王家镇所涉范围最广,在王家镇辖区内约绵延两千多米,即现在该镇金星村5组所处地域。
“小时候,大人在家中用王家大米熬稀饭,还没进屋我就能闻到那浓郁的清香。”谭俊元沉浸在幼时的回忆里无限感慨,“我就生在金星村,是土生土长的王家人。吃了一辈子的王家大米,其他的米还真吃不惯!”
改革开放以来,广元市市区大小米店纷纷打出王家大米的招牌,以吸引顾客卖出好价钱。时至今日,王家大米被
视为馈赠佳品,逢年过节有很多外地人订购来送给亲朋好友。
王家贡米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磨滩镇、柏林沟镇、晋贤乡、文村乡、清水乡、卫子镇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王家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昭府函〔2014〕8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1/T12—2015《王家贡米生产技术规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