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母猪存栏数再次下降(母猪存栏率)

猪价涨了又跌,到底是因为什么?母猪存栏又降,猪价能再次大涨吗?最近大家都在说环保一刀切的事情,政府到底什么态度?且闻行情宝为您带来本周养猪大事件:

母猪存栏数再次下降(母猪存栏率)

一、猪价先涨后跌

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本周全国猪价先涨后跌。截至8月25日全国外三均价为14.66元/公斤,较本周最高价跌0.07元/公斤,较上周末跌0.05元/公斤。

本周猪价下跌仍由东北开始,主要缘故还是终端需求支撑无力,屠企趁机压价;周二猪价跌势开始向蔓延,南北方价差逐渐拉大,促进北猪南运增多,于是南方高价区收到外来猪源的冲击,高价呈现显然下滑态势,其中浙江高价很快归落至16元/公斤以下。附近周末北方猪价已开始趋稳,供需双低僵持的局面迫使双方观望态度显然,预计近期内猪价将持续弱势颠簸。

好消息是,本周处暑已过,天气将逐渐转凉,消费旺季也将逐渐开始,利好中长期猪价反弹。然而行情宝提醒养殖户要谨慎乐观,需求逐渐恢重的同时,生猪供应量也会逐渐增多,尽量避免集中出栏。

二、母猪存栏再降

农业部发布2017年7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7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滑0.9%,同比下滑4.2%,7月生猪存栏环比下滑0.7%,同比下滑4.8%。能繁母猪存栏量的降幅不减反增,让业内人士对未来猪价的走势产生了分歧。

关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猪价同时下降的缘故,信服大家大多已经心知肚明,一方面母猪存栏量的每次降幅都比较小;另一方面,近两年生猪养殖效率提升显著,规模猪场的MSY最高可达26.4。两因素叠加,生猪供应量显然小于预期,导致猪价下滑。

在最新的生猪存栏数据出炉之后,部分业内人士修正了对2018年的猪价的悲观预期,以为市场或持续供不应求局势,猪价上涨可期。缘故有二,一是今年上半年养殖效率增速趋缓,预期下半年会潞傍趋缓;二是以为下半年环保清拆对降低产能的影响约摸会超出预期。

大家各有各的判断,行情宝以为环保已基本接近尾声,加上近期各级政府对环保一刀切现象的器重,过度清拆或相应减少,另外根据东证期货调研数据显示,湖南、广东等地环保拆迁更多地是导致生猪存栏的转移而非降低。因此,对未来猪价的预期还是要抱持谨慎态度,你以为呢?事实胜于雄辩,希翼大家能及时关注到周边存栏情况的变幻,适时调整策略。

三、环保啼停一刀切

环保部:从未请求环保一刀切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辞涛近日提到,“我们从来没有请求环保部门‘一刀切’。但对违法企业要严厉执法,也可以说零容忍,这是法治的基本请求。”

四川:决不能一关了之

日前,成都下发《关于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当前,个辞区(市、县)、市级有关部门既不能矫枉过正,也不能以偏概全,决不能简单一关了之。

山东避免 “一刀切”留下的“后曳盛”

山东省保障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协调联络组请求:既确保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又避免问题整改简单“一刀切”,留下“后曳盛”,真正把好事办好。对环保不作为、乱作为者坚毅严肃问责,对违法者坚毅依法打击。

河南:郑州19亿补偿资金保障拆迁顺利进行

郑州市预算用19亿财政资金尽成禁养区搬迁和补偿工作,对有手续的畜禽养殖场(小区)的建造物及附属设施按评估价100%予以补偿,无手续的酌情赠予补偿,擅自乱搭乱建的不予补偿。根据实际意愿,只要不再饲养畜禽,不作强制拆除。

现在已是8月底,距离国务院规定的畜禽环保清拆的最高截至日期只剩下4个月的光阴了,浙江、广东、福建等不少省份已经基本接近尾声,河南、江苏、山东等省份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尤其是山东地区,近期在各养猪群里成为热点话题。

对于许多养殖户来说,养猪已士翠赖以生存的根本,面对拆迁的确难以接受!希翼以上政令能切实执行!希翼各地政府能够充沛贴近实际情况,不要一味地清拆,尽量引导猪场的环保升级,确实需要拆除,也要做好补偿和安置引导工作,避免激烈冲突的产生。最后,行情宝也希翼涉及拆迁的养殖户一定要依法维权,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

四、代养模式诚信遭挑战

宜昌正大畜牧有限公司与一养殖场合作养猪,企业免费提供仔猪、饲料和药品等生产原料,养殖场尽职饲养和管理,归购时发明1000余头养大的生猪卖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0万元,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

虽然这个事件赠了大家不好的楷模,但我们要理解,随着养猪业规模化程度快速提升,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单打孤斗已是很难走向成功,合作共赢是必由之路。

公司+中小养殖场的代养模式,是如今较为常见的一种合作共赢方式,公司想要扩大规模约摸会受到浮现人才、土地等等方面的限制,中小养殖场约摸有技术缺资金,约摸无法预估猪价行情的瞬息万变,跟企业合作则可以规避一部分风险,仔猪、饲料和药品全提供,资金不愁,跟企业约定归购销路又不愁。但行情宝仍要提醒大家,选择合作方要谨慎,合作过程也要尽量程序化,尽量降低合作风险。

行情宝以为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不仅仅是触犯了法律,同时也是行业的毒瘤!无异于将代养模式推入深渊,与杀鸡取卵何异?!

五、"天鸽"台风令养殖业损失惨重

强台风“天鸽”正面袭击珠三角,17级大风+百年一遇的大潮水令珠海、江门、中山地区的诸多养猪人蒙受硕大损失——圈舍被毁、生猪被淹……珠海、中山、江门、新兴,远至广西玉林,都受到了这次台风的袭击。

广东省农业厅准备下拨1500万元资金用于救灾重产,及时下拨120吨消毒药物和应急种子,支持受灾地区开展畜禽养殖场消毒灭原,防止动物疫病发生蔓延,支持灾区农业救灾重产。

农财宝典报道,江门鹤山市是广东规模猪场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据当地经销商预计,预计有超过100家猪场受到影响,一晚上就接到寥邕八家猪场屋顶被掀翻的信息。

据知道,这场台风对当地猪价的影响不太大,但对受灾猪场来说,却是无妄之灾,台风已经过去,但灾后仍有需要工作要处理,幸存猪只应激的防治、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猪场的升级重建等等,希翼受灾养殖户能够刚强挺住。

以上就是本周的养猪业一周主要大事,要是您有什观点想与小雯交流,欢迎点击右下角蓝字写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和更多同行议论行情、知道市场!

2023生猪出栏或更多!养猪散户年减少400万家,未来还有更大挑战

短短四天猪价暴涨1元/斤以上,全国均价打破9元大关!但养户附近还剩多少猪场,养猪人心里尤其清晰。许多地区猪场锐减九成,养户感叹早已到了无猪可卖。

 目前,全国生猪淘汰严重,行业人士预计目前整个行业超70%的猪贩子都收不到猪了。

 近期全国各地猪价暴涨,短短四天内猪价上涨超1元,全国生猪均价已湛雌9元大关。养猪人久旱逢甘霖,但无奈许多地区猪场锐减九成,早已到了无猪可卖的地步,高猪价也令不少养猪人悲叹,在这场行业危机下,全国超70%的猪贩子濒临收不到猪的难题,因为,确实是没多少猪了!

 短短四天全国猪价暴涨1元,全国均价已打破9元大关

 据温氏集团报价,从7月8日起,广东区三元杂接货价上调到9.2元/斤,随后猪价持续上调,截至7月11日,广东区三元杂接货价上调到了10元/斤。据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知道到,目前,广东地区已全面破十,多数猪场报价比温氏集团报价高五毛左右。

 “过10元了,今天比昨天涨了五毛钱!”在10日晚,湛江养殖户黄哥就通过微信告诉记者这一好消息,他兴奋地表示,由于猪价上涨,许多散养户打电话来要引种,准备实行保种准备,因为他们看好未来行情,只要保种成功,将来必有暴利。据记者采访的山东猪贩子刘强说,目前广东各地交易价格普遍在10.5元/斤左右。

 广东猪价轰轰烈烈上涨,其余各地猪价近期也迎来集中上涨。据新牧网监测的生猪报价信息统计,从本月初起,猪价就一卵嶂续走高,短短十日内,猪价指数上涨近十个点,猪价从8.39元/斤上涨到9.13元/斤。

 刘强说到,从全国来看,目前“涨声“一片,以广西为例,虽然网上报价才痉?多,但从他们掌握情况来看,广西多地实际成交价格已经上涨到11、12块了。他以为这个涨价只是刚开始,两广地区不需要很久光阴,立即就会涨到12、13块以上,到冬天腌制腊肉的时候约摸会上涨到15元/斤的高价。

 涨价主因还是缺猪!但猪贩子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当下,从消费季节来看依然为淡季,猪价为何如此暴涨?对此,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致电各地大小猪场,对于涨价的缘故,各猪场老板竟不约而同归应到:缺猪!

 “猪价是十元了,但猪场没猪啊,猪价再高有什么用?”虽然猪价上涨到十块了,但对于广东四会养殖户江哥而言,他兴奋不起来,因为他的猪场已经一头猪都没有了。据知道,2017年四会市生猪存栏70.8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7.6万头,是广东省的生猪出栏明星市,据当地经销商及养猪人预计,目前四会市肉猪已不足1万头,母猪也不足1千头了。

 而在近期,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也走进广东养猪重地粤西知道实况,综合当地行业人士看法,茂名目前还剩20%,其中,高州损失惨重,当地人介绍到,预计只剩十分之一的猪,母猪也仅剩千余头。此外,阳江、湛江均淘汰严重,预计存栏仅剩余20%。当记者走近高州的两家规模猪场发明,一家门前的转猪台早已铁锈斑斑,一家的生物安全通道也早已剩下一副铁架子,据猪场干活的工人介绍,猪场里面的存栏也早已所剩无几。

 猪场门前铁锈斑斑的转猪台

 仅剩一副铁架子的生物安全消毒通道

 刘强以为,在他们猪贩子看来,除却猪少了的因素利好猪价外,当前的涨价,其实是缺猪背景下养猪人与屠宰场的一场较量,无疑,这一次养猪人占了上风。

 他以为,在信息化时代下的今天,猪场方圆百里内,剩余多少猪场养猪人心里尤其清晰,尤其养猪人度过近一年的煎熬期活下来后,他们的惜售情绪很浓,因为他们都懂一个道理:物以稀为贵。

 此外,还有一个缘故,尽管不少屠宰场库存高企,但消费者喜爱食鲜肉,对寒鲜肉和冻肉并不羡慕,使得冻肉走量不多。而不少小型屠宰作坊在当前缺猪的情况下,开出高价抢猪,使得大的屠宰场无猪可杀,迫使大的屠宰场不得不提价收购,这也使得猪价忽然暴涨。

 全国超70%猪贩子收猪难,转型网络直播和贩卖禽苗

 “目前,全国生猪淘汰严重,猪贩子都抓不到猪了!”刘强告诉记者,许多猪贩子在他们当地抓不到猪,只能去外地抓猪,然后再调归当地赚钱。而据他们知道,预计目前整个行业超70%的猪贩子都收不到猪了。

 想必这会有人要问了,猪贩子会收不到猪?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近期对全国部分生猪产区产能淘汰情况做了统计,若从这张图上察看产能淘汰情况,也就不难理解全国超70%的猪贩子收猪难的情况了。

记者对全国部分生猪产区产能淘汰情况的统计

 在当前生猪产业濒临困境时,不少养猪企业转型禽、反刍养殖找求破局出路,上游厂家也多顺势而为调转车头匹配下游需求,但作为猪贩子,在这波危机面前,不少猪贩子却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出路,那就是网络直播。据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知道到,近期在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短视频APP上,涌现出大量养猪视频及介绍猪价行情的主播,观察的人还不少。

 快手上关于猪价的短视频

 刘强介绍到,他没事干的时候也直播,他的粉丝已经打破10W了。目前,刘强在没事的时候通过直播讲猪价行情,最多的时候他的一场直播少说也有两千人观察,算算礼物收益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用刘强的话来讲,确实是无奈之举罢了,不然谁闲的没事干跑去网络直播。

 此外,据记者知道,目前大部分猪贩子也在努力转型中,部分猪贩子也顺势而为选择转型去贩卖禽苗,与养猪人一起转型。

正月初七,开工大吉!养猪业,彻底告别“跌宕起伏”的2022!但是根据最新的能繁母猪产能来看,2023年全国的生猪出栏量或许会更多,猪价也难谈大幅度上涨。

而在猪价持续低迷的行情下,养猪散户也是不断锐减,数据统计每年减少散养户约400万家!

周期更替,散户锐减长期以来,我们能切实感受到全国中小散户的大量减少,但具体减少了多少,很难说得上来。

猪好多网根据已知的数据,做了简要分析如下——

据统计,2008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下的散养户数量在7222万户左右,2020年散养户数量下降到2062万户。

也就是说,在12年时间,养猪散户共减少5160万户!约合每年减少高达430万户!

大家都想知道最新数据,但2021、2022年的散养户数量还无从查证,不过从养猪业规模化程度来看,散养户减少的程度并未有大的缓解。

资料显示,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率从2017年的46.9%升至2022年的58%,随着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侧面印证了散养户数量的减少。

从上图不难看出,500头以下养猪户的市场占比不断降低,由此可以得知散养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山东省畜牧协会猪业分会秘书长周开锋也曾指出“山东中小养殖户数量从2015年的104万降至2021年的25.9万,降幅高达75.1%。

因此综合来看,2021、2022年全国的非瘟疫情虽然相对稳定,但是规模化程度依旧在迅速提升,而且由于猪价行情的持续低迷,导致散养户依旧在持续退出。

对于2023年,可预见的是——生猪行情难以出现长期高价,养猪业竞争持续加剧;规模场会在稳定的产能中厮杀,而散养户容易在低迷的行情下退出。

2023年生猪出栏或更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加2867万头,增长4.3%。

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比上年增加246万吨,增长4.6%。

2022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33万头,增长0.7%。

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90万头,增加62万头,增长1.4%。

拆分来看——

首先是尽管我们一再说“消费低迷”,但全国猪肉产量依旧增长了246万吨,事实证明消费者抵制的不是猪肉,而是“高价猪肉”;只有当猪肉价格像2022年9、10月那样大幅上涨的时候,消费量才会迅速减弱,真要是猪肉便宜了,该吃还得吃。

其次是全国生猪存栏也增加了333万头,尽管量并不大,但也能很好地说明,猪价都降到这份上了,库存产能依旧在增加,2023年的供应不会少于2022年。

最重要的是年末能繁母猪存栏增加62万头,这一方面反映出2023年生猪出栏会更多,另一方面体现出养猪业的产能正趋于稳定,起伏变化更小了!因此2023年生猪行情不会像2022年那样“大起大落”。

综上所述,消费端极大地制约了生产端的利润,尤其是在生猪供应稳定且充足的基础上,消费端不可能有“缺肉吃”的顾忌,因此2023年猪价的上限会更低,起伏会更小!

再从整体的“肉蛋奶供应”来看,2022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同比增长3.8%。

重点是——猪肉、牛羊肉、禽肉、禽蛋和牛奶产量均不同程度增长。

也就是说,“内卷”的不止是生猪产业,而是整个畜牧业!尽管我们常说消费低迷,但市场上的牛羊鸡肉消费也不少,消费者可选择的空间更大,2022年末的时候甚至传出了“倒奶杀牛”的新闻,可见畜牧业整体竞争之惨烈。

因此往2023年来看,生猪产业的竞争压力也不会缓解,但压力就是动力,激烈竞争倒逼着行业“高质量发展”,只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高质量发展的背后也要付出一些“代价”。

高质量发展的“代价”其实,在生猪养殖水平迅速提升的背景下,不仅仅是“中小养户生存艰难”,猪企的生存难度也在加大,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生猪养殖相关企业35.95万家。

近5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具体来看,2018~2022的新增猪企数量分别是3.38万家、3.15万家、5.28万家、2.46万家、1.63万家。

可以看到,除了2020年因为“非瘟红利”大量资本涌入养猪业,导致养猪企业异常暴增以外,整体形势确定为“新增猪企越来越少”。

新猪企数量的减少,根本原因是其生存难度不断加大,导致提升了养猪的整体门槛。

但这并非坏事,当一个行业进入门槛越高,就会越发稳定。

以养猪为例,如果动辄需要一两百万、甚至上千万资金的进入门槛,并且还需要至少5年以上的技术沉淀,那么开办猪场的人会轻而易举的放弃吗?并不会!养猪人会在低迷行情下,不断精进养殖技术,以获取生存与利润空间。

而这种业内的技术精进,又会拔高进入门槛,形成良性循环。

相反,如果一个行业大家能够在高行情时蜂拥而至,在低迷行情时又“一哄而散”,那么该行业整体上稳定性、安全性较低。

典型案例就是非瘟爆发后的生猪产业,产能大量淘汰而后迅速增加,结果行情崩塌又一片哀鸿......

因此我们都看到,尽管在规模化的趋势之下,生猪均价一降再降,国家依旧在鼓励规模化的发展。

2021年,全国排名前20的猪企市场占有率为21.41%!据悉,2022年这一数据提升到了24%!这是因为规模化促进了养殖业水平提升,实现了肉蛋奶稳定供应,强化了民生保障。

但代价也相当明显,那就是猪企市场占比越来越大、行业门槛越来越高、竞争越发激烈!

可值得反思的是,至今很多人还在盼望“非瘟疫情”等带来“猪病红利”。

但这类人不会想到,在他一方面眼巴巴盼望着疾病侵袭行业,只能依靠“暴利猪价”存活的时候,别人正在全副武装不断提升防病能力。

要知道,4年来非瘟的感染力从未下降!毒株甚至还在不断变异!但为什么发瘟越来越少?

可见,没有任何成功是白白得来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也一定会有一些“牺牲”——那就是牺牲掉劣质产能、牺牲掉落后技术、牺牲掉了暴利行情......

不可否认,真话往往听来刺耳!但无论是散养户还是大猪企,现实就是我们必须抛弃“疾病推动行情”、“大猪企迟早崩盘”、“猪价还会暴利”这些幻想,“防病高产”已经由浮动因素成长为必然因素,养猪必为民生保驾护航。

简单来说,中国养猪业已不再必需非瘟疫苗,更不再需要暴利行情,重要的是你还需要什么才能养好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