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环境应该怎样调控?
日光温室是在封闭条件下进行花卉生产的保护设施,不论光照、温度、水分、气体和土壤营养都有其特征,其中有些条件又受外界自然气候的影响。只有了解日光温室环境的特点,掌握其规律,调节好环境,才能获得花卉生产的效益。
1.增加光照措施
(1)减少建材的遮光。
建造日光温室减少立柱,最好前屋面不设立柱,建材截面小,透光率高,最好建钢管架无柱日光温室。
(2)选用透光率高的塑料薄膜覆盖前屋面。
如聚氯乙烯无滴膜、聚乙烯长寿无滴膜、乙烯-醋酸乙烯多功能复合膜。覆盖时充分展平拉紧,用压膜线压平。每天揭开草苫后清洁膜面灰尘,保持清洁。
(3)张挂反光幕。
日光温室后部光照弱,昼夜温差小,栽培的花卉容易出现生长不整齐现象,前部和中部长势好,后部长势弱,还容易徒长。张挂反光幕能提高后部的光照强度。反光幕是应用聚酯镀铝膜,张挂在日光温室的后墙部位。
(4)延长光照时间。
采光设计和保温设计科学的日光温室,揭开草苫后气温上升快,早晨揭起草苫后,气温下降2~3℃,但是很快就能提高,所以揭草苫后气温下降2~3℃作为早晨卷起草苫的时间依据。另外,保温性能好的日光温室,放下草苫后,气温回升2~3℃,可适当晚放草苫,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光照时间。
5)人工补光。
日光温室遇到阴天降雪,揭不开草苫,见不到太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严重影响花卉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病害。这时候需要进行人工补光。
2.遮阳措施
可采用覆盖帘子、盖遮阳网、玻璃涂白、室内外种植藤本植物等措施进行适当遮阳。
3.温度调节
(1)地温调节。
日光温室提高地温非常重要。需要尽量提早覆盖前屋面塑料薄膜,以增加土壤的储热量。
另外,增施农家肥,深翻,采用高垄或高畦,覆盖地膜也是提高地温的措施。
(2)气温调节。
日光温室调节气温,是管理技术的重要环节,以保证花卉正常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
初冬当夜间日光温室内气温降到花卉适宜温度的下限时,夜间开始覆盖草苫,白天温度超过适宜温度上限要放风降温,并需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随着外温的下降,盖1层5厘米厚的草苫,不能保持到适宜温度的下限时,可覆盖双层草苫,或在草苫下加盖4层牛皮纸被。无柱的日光温室最好设置天幕,用无纺布或聚乙烯塑料薄膜作天幕,夜间保温,白天拉开。
遇到灾害性天气,连续阴天,日光温室的热能来源断绝,再出现寒流强降温,室内将遭受冻害,就需要补助加温。
冬季、早春、初秋,只要是晴天中午气温都会超过花卉的温度上限,都要放风降温。冬季外温低,室内外温差大,放风应从温室顶部扒缝进行。初冬、早春可在围裙上扒缝进行放风。当外界气温完全符合花卉生育需要时,卷起围裙昼夜放风。
进入夏季,光照强,温度高,气温明显超过花卉适宜温度的上限,不但对生育不利,还会引起生理障碍。所以,整个夏季都要遮阳降温。
4.水分条件及调整
日光温室的水分包括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
(1)日光温室的土壤水分。
日光温室不受降水的影响,除灌水时土壤水分向下运动外,通常多数时间向上运动,随着水分的向上运动,土壤中的盐分被带到表层,使盐类聚集,产生次生盐渍化。
土壤湿度变化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从季节变化规律来看,冬季地温低,消耗水分少;秋初、春末、夏初,气温高,光照充足,花卉生长旺盛,蒸腾量大,地面蒸发也多,放风量大,放风时间长,水分散失多。在一天当中表现为白天消耗水分多,夜间消耗水分少;晴天消耗水分多,阴天消耗水分少。
总体来看,日光温室土壤水分消耗比露地少,多数时间土壤湿度大于露地。由于土壤毛细管的作用,即使土壤下层水分已经不足,土壤表层还保持湿润状态,容易给人们造成不缺水的错觉。当从花卉植株的形态上表现缺水症状时,生长发育已经受到不良影响。管理人员如缺乏经验,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而影响生长。
(2)土壤湿度的调节。
日光温室调节土壤湿度只有靠人工灌溉。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地面灌溉,另一种是膜下暗灌。
冬季灌水,应选坏天气刚过去,好天气刚开始时进行。另外,为了防止灌水降低地温,最好在温室靠东西山墙处设蓄水池,提高水温。灌水后要加强放风,降低空气湿度。
进入春季以后,由于光照增强,外界温度已经升高,放风量大,放风时间延长,室内土壤水分蒸发快,花卉生长趋于旺盛,需水量增加,膜下滴灌和暗沟灌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应进行明沟灌水或畦漫灌。灌水后在表土见干时,需要进行浅中耕松土,结合除草保墒。以后保持见干见湿,根据花卉的长势,结合追肥再进行灌水。
(3)日光温室的空气湿度。
日光温室空间比较小,气流比较稳定,温度比较高,蒸发量大,环境密闭,在寒冷的冬季,不容易和外界空气对流,出现高湿的条件是经常的。夜间、阴天,特别是温度低时,空气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这种高湿条件对花卉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4)日光温室湿度的调节。
日光温室生产花卉,不论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对生长发育都不利,还容易引起生理障害和侵染性病害。但是,空气湿度过低,对生长发育也不利。
冬季外温很低,日光温室内空气湿度比较大,靠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困难较大。因为室内外温差太大,扒缝放风只能在中午室温升高后进行,早晨揭开草苫后较长一段时间,空气湿度很大,并且迟迟不能降低。有效的方法是在温室前屋面的靠近脊部设置排湿筒,每天早晨揭开草苫后支起排湿筒,可排出室内湿气,温度不能下降。
此外,冬季生产花卉,为防止空气湿度过大,采用高垄,覆盖地膜也是有效措施。
5.气体条件及调控
日光温室寒冷季节处于封闭状态,气体状况与外界有很大的差别,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突出的特点表现在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有害气体的发生。
日光温室冬季生产花卉,密闭不放风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由空气中得到补充,只能靠土壤有机质分解和作物的有氧呼吸,二氧化碳的浓度往往满足不了花卉光合作用,影响正长的生长发育。
日光温室冬季人工施二氧化碳是花卉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主要措施。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3~5倍,对花卉的光合作用有利。
人工施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可施纯净的二氧化碳,也可采用化学反应法。另外,还有成品二氧化碳。
(1)温室土壤的特点。
温室土壤的温度全年都比露地高,土壤缺水的时间也比较少。从事温室生产施农家肥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加快了土壤养分的转化和有机质分解速度。
温室生产花卉全过程完全人工灌溉,不受雨淋,不存在土壤养分流失问题,肥料利用率高。
温室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土壤溶液浓度大,容易出现次生盐渍化。
温室生产周年进行,连作难以避免。长期连作,容易引起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另外,化肥施用量大,土壤理化性质容易变坏,诱发花卉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植株生长不良,甚至发生生理障碍。
(2)温室土壤管理。
日光温室的土壤需要培肥和除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才能使花卉正常生长发育,获得优质高产。
①土壤培肥。日光温室是在小面积控制条件下进行生产,选择优质疏松的地块固然重要,即使土质较差,人工改良也比较容易。主要靠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加团粒结构。有机肥中不仅含有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还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分解有机物,提高土壤缓冲能力。
②土壤除盐。日光温室中土壤出现积盐危害再消除就比较困难,应在发生危害之前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一般利用夏季休闲期,揭掉前屋面薄膜,经伏雨自然淋溶或大量灌水。地下水位高,土壤含盐量大的地区,可在温室四周挖排水沟,把温室地面抬高,使下渗的水渗流到水沟中,把盐带走。
在夏季休闲期,还可撤下薄膜,种植吸肥力强的禾本科作物。如种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把土壤中可溶性无机态氮变成植物体内不溶于水的有机态氮,从而降低土壤盐分浓度。另外,施入土壤中的植物鲜体含碳较多,在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还要从土壤中夺取可溶性氮,也有利于降低盐类浓度。
③温室土壤施肥。日光温室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花卉生产,在生产中必须做到科学施肥。在了解个各种肥料的盐分含量,根据生产花卉的种类,增施有机肥为主,配合化肥作追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