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嫁接成活的原理有哪些?

植物嫁接成活的前提主要决定于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以及双方形成层细胞的再生能力。

嫁接成活的原理有哪些?

(一)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所谓亲和力是指砧木和接穗两者接合后愈合生长的能力,也就是砧木和接穗双方在内部组织结构上、生理和遗传上彼此相同或相近,并能相互结合形成统一的代谢过程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是嫁接成活的基本条件。亲和力强的嫁接易于成活,反之,成活率低或不成活,或成活而发育较差,在开花、结果期表现出不亲和的症状。影响亲和力的因素主要决定于它们的亲缘关系。

一般说来,砧木和接穗亲缘关系越近,亲和力越强。同品种或同种间嫁接亲和力最强,如月季接于月季,重瓣茶花接于单瓣茶花等,最易成活。同属异种之间的嫁接,亲和力也较强,如白玉兰接于紫玉兰,垂丝海棠接于湖北海棠等,也易成活。同科异属间的嫁接就比较困难,但也有嫁接成活的例子,并在园林苗木的培育中有所应用,如桂花接于小叶女贞,核桃接于枫杨等。不同科之间的嫁接最困难,目前在生产上尚未应用。但亲缘关系并不是影响亲和力的惟一因素,有时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由于砧木和接穗的上下颠倒而表现出不同的亲和力,如将杏或李接于桃上,亲和力就弱,不易成活,反之,亲和力就强,易于成活。

其次,砧木与接穗两者在代谢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及某些生理机能的协调程度都对亲和力有重要影响。嫁接苗为共质体,砧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供给接穗吸收利用,而接穗通过同化作用合成有机养分供给砧木需要。一般说来,双方供给与需求量愈接近,其亲和力就愈强,反之,亲和力就愈弱。例如,日本板栗上接中国板栗,虽然其亲缘关系很近,但却表现为不亲和,主要就是由于日本板栗吸收无机养分的量大大超过了中国板栗的需要量,以致使中国板栗难以长期忍耐而死亡。

另外,砧木与接穗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单宁、树脂等有毒物质,细胞渗透压不一致,原生质的酸碱度和蛋白质的种类不同等生理原因都能造成不亲和,影响嫁接成活。

(二)形成层的作用

形成层是介于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再生能力很强的薄壁细胞层(图2-2)。在正常情况下,薄壁细胞层进行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使树木加粗生长,在树木受到创伤后,薄壁细胞层还具有形成愈伤组织,把伤口保护起来的功能。所以,嫁接后,砧木和接穗结合部位各自的形成层薄壁细胞进行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充满接合部的空隙,使两者原生质互相联系起来。当两者的愈伤组织结合成一体后,再进一步分化形成新的木质部、韧皮部及输导组织,与砧木、接穗的形成层输导组织相勾通,保证水分、养分的上下勾通,从而恢复嫁接时暂时被破坏的水分、养分的平衡。两个异质部分从此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独立的新植株。

图2-2枝的纵横断面

1.木质部2.髓3.韧皮部4.表皮5.形成层

愈伤组织的形成与植物种类、砧木、接穗的活力、环境因素及嫁接技术有关。一般来说,植物生长旺盛期,形成层细胞分裂最活跃,嫁接容易成活。

另外,如果砧木和接穗的细胞结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嫁接则会形成“大脚”或“小脚”现象(图2-3),如在黑松上嫁接五针松,在女贞上嫁接桂花,均会出现“小脚”现象。除影响美观外,生长仍表现正常。因此,在没有更理想的砧木时,在园林苗木的培育中仍可继续采用上述砧木。

图2-3嫁接后的大、小脚现象

1.正常2.小脚3.大脚

(三)砧木与接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与嫁接成活有关系的主要是树液的流动期和发芽期,物候期越是相同或相近,嫁接就越易成活,反之,嫁接就不易成活。因此,嫁接时需了解两种植物的物候期,并且应根据砧木与接穗的物候期确定合适的嫁接时期。例如,柿子和黑枣的春季嫁接,由于做砧木的黑枣比做接穗的柿子发芽时间晚20天左右,所以,其嫁接时期也应比其他树种晚20多天,这样才能保证接穗从砧木中得到水分和养分供给,保证嫁接成活。

(四)外界环境因素对嫁接成活的影响

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良好的通气条件下进行嫁接,则有利于愈合成活和苗木生长发育。

1.温度

温度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快慢和嫁接成活有很大的关系。在适宜的温度下,愈伤组织形成最快且易成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愈伤组织的形成。一般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4~30℃之间),温度高比温度低愈合快。例如,北京地区枝接,在3月中旬嫁接,30天才能愈合,而在4月上旬嫁接,24天就能愈合。一般植物在25℃左右嫁接最适宜。但不同物候期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物候期早的比物候期迟的适温要低,如桃、杏在20~25℃最适宜,而山茶则在26~30℃最适宜。春季进行枝接时,各树种安排嫁接的次序,主要以此来确定。

2.湿度

湿度对嫁接成活的影响很大。一方面嫁接愈伤组织的形成需具有一定的湿度条件,另一方面,保持接穗的活力亦需一定的空气湿度。大气干旱则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和造成接穗失水干枯死亡。

土壤湿度、地下水的供给也很重要。嫁接时,如土壤干旱,应先灌水增加土壤湿度,一般土壤含水量在14.1%~17.5%时最适宜。

此外,通气和光照对愈合成活也有一定影响。给予一定的通气条件,可以满足砧木与接穗接合部形成层细胞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光照对愈伤组织的生长亦有影响,在黑暗的条件下,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但常绿树带叶进行嫁接时,光照可以增强光合强度,补充碳素营养,促进嫁接成活。

嫁接果树的方法和技术

嫁接繁殖技术

江浙一带的五针松、红枫等多在冬季嫁接.

1、接穗和砧木的选择

无论砧木还是接穗,都需要选择生长势强.无病虫害、抗性强的植株或枝条,并且选择接穗和砧木间亲和力强的为好。砧木最好选用实牛苗(籽播苗),有利嫁接苗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延长嫁接苗的寿命。

2、嫁接的时期

一年四季均可嫁接,春季主要是枝接,—般在树液开始流动、芽萌动前嫁接为好,绝大多数植物都可

在春季嫁接;夏季主要是嫩枝嫁接和芽接,仙人掌类、杜鹃类、山茶类都适合夏季嫁接;秋季各种园林植物的新梢已基本停止生长,芽较饱满,养分充足,形成层仍处于活跃状态,易于嫁接和愈合,但不能过晚,以免接口愈合不好而难以越冬;在有保温设施的情况下,冬季也可以嫁接,如河南的月季,北方的葡萄,江浙一带的五针松、红枫等多在冬季嫁接。

3、嫁接的方法

根据砧木和接穗的直径大小,及嫁接方式,枝接又可分为切接,劈接、舌接、插皮接、靠接等方法;芽接可分丁字型芽接、管芽接、方块形芽接,美国一位园艺学专家采用一刀取芽法芽接,效果也很理想;除此之外,还有二重砧嫁接、根芽接等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在嫁接时首先要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对齐,这样双方形成层所产生的愈伤组织才能尽快形成和愈合在一起.分化出各种必要的组织以保证营养的运辅和接穗的发肓;要使砧木和接穗形成层对齐,一定要使两者的切口平滑,尽量减少破损,切口斜度要一致,最好直径相同,这样才有利于砧木和接穗的吻合;砧木和接穗备好后应快速嫁接,同时砧木和接穗的切面要靠紧,接后包扎紧,以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污染,避免松动,影响愈伤组织的愈合。总之,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对齐、靠紧且不被损坏是嫁接成活的关键,接后套袋或包扎保 湿也是保证形成层形成愈伤组织和分化其他组织的必要条件,因此,就需要有良好的嫁接技术和嫁接工具。

4、嫁接后管理

(1)成活检查

枝接在30天左右进行检查,接穗上的芽已经萌发或仍保持新鲜;芽接15天左右进行检查,成活芽新鲜,芽下叶柄轻触即落,表明嫁接成活。

(2)去袋和松绑

当枝接接穗成活,芽已长至4-5厘米时,将所套袋上方剪—小口,让幼芽适应外界环境,3-5天后去袋;芽接不宜松绑过早,避免接穗从接口处碰落或风吹折,松绑时以不影响砧木和接穗的生长分化,不形成

缢痕为好。

(3)断砧、抹芽和去蘖

芽接,靠接和腹接等不断砧的嫁接苗当接穗成活后要及时断砧,即剪去接口上部的砧木,以免影响接穗的生长;及时抹除嫁接苗砧木上经常长出的萌条和根蘖,减少与接穗争夺养分,保证接穗的正常生长,抹芽除蘖最好从萌条或蘖的基部剪除。

(4)补接

嫁接不成活时要及时补接,如果嫁接时期已过,次年再补接。

总之,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生态生物学特性,采用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设施设备,是提高扦插和嫁接成活率的前提。我国园艺企业的设施和设备现在还很难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条件和熟练的技术获得较高的繁殖率。

一、适时嫁接

一般在春、夏、秋季进行低位嫁接换种,春季在枝条萌芽前,夏、秋季要在枝梢老熟后,所选用的接穗枝条均要充分老熟木质化。由于被换种树的树龄和砧桩都比较大,所以接穗直径均要在0.5厘米至1厘米、否则会影响成活。

二、嫁接方法

先将被换种的砧桩在离地面20厘米至30厘米处锯掉,并用锋利的嫁接刀把砧桩头削平,在削平面从上往下削3厘米长的接口,深达木质部,视砧桩大小确定所接的树头数,直径在3厘米至5厘米的砧桩须嫁接3个枝头,注意分布要均匀。所用接穗长5厘米,芽眼保留5个以上,把接穗下部对背从1厘米处斜削一刀,再在对背2.5厘米处削去表皮,深达木质部即可,然后把接穗扦插入砧桩,对准一边的形成层。扦插后固定接穗,喷施新高脂膜防治病菌侵入,并右手用宽4厘米的嫁接农膜条自下而上逐圈缠绕,包好砧桩头,再包好接穗。

三、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先喷叫药剂加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虫蚁咬穿农膜,并在每株砧桩树盘淋农家粪水10千克至15千克,以后结合松土除草每15天淋1次,同时一起配合使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嫁接后约10天在砧桩根基部会大量抽发“野芽”,应及时抹除。在接穗萌芽期、展叶期,各用杀虫、杀螨、防病药混合喷治2次至3次。每批枝梢长10厘米至15厘米时都要打顶,促进老熟后多分枝。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