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园林景观大树有哪些保护与修复的方法?
1、倒伏大树的保护与修复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倒伏3种类型,指倒伏倾斜角度在20°、30°、40°左右的3种情况。
因轻度倒伏的对大树生长影响不太大,因此对轻度倒伏的可以不修枝就直接扶直,即将倒伏的迎风面树基下部土方挖到1m深,坑径以大树根的覆盖面外围为度(为树干径8~10倍),然后用人工或机械推拉,缓缓拉动扶直后再对倒伏面用立木及软物隔垫支撑,支撑木与倒伏树木的支点成25~30°,绑成三角立木支架支撑,然后把迎风面挖出的土壤回填,将根系舒展好,使之不团根、不窝根、不上翘,及时进行浇水盖草管护。
对中度倒伏的大树要进行修枝整冠卸包袱,将大部分小枝连叶一起剪除或锯除,减少扶直过程中树冠下坠的阻力和枝叶蒸发消耗水分。先将迎风面的戗土挖除,挖坑范围要大于轻度倒伏树木的范围,注意不能伤大根,少伤须根,坑深应在主根区以下,然后用动力加人力将倒伏树推拉扶直,用双立木支撑斜倒面,在两侧分不同支点和高度进行两点或多点支撑,绑在一起用交叉点支住主干或大侧枝,固定好树干不使松动,回填土埋根后分层夯实,立即浇水并连续浇3次透水,等根系稳合新枝芽长出后,及时追施速效肥,辅之抗寒措施安全过冬。
对重度倒伏的大树则要按重修枝、深挖穴、搞吊扶、支四周依次进行,重修枝是指剪掉大部分三级侧枝,减轻大树体内水分消耗及生理干旱萎蔫落叶等,并对大枝伤口喷杀菌剂再涂抹油漆封住伤口,然后在迎风面深挖穴;在根部洒上生根粉,用吊车缓慢吊起扶直后,将根系舒展开进行分层覆土,将深坑用肥土垫平,用立木支戗住,将扶起四周进行支架加固达到风吹不动的效果,并加强浇水、松土、叶面喷施肥料、保湿盖草、防治病虫害等管护措施,缩短缓生期,促进恢复生长。
2、树干疗伤
一般在树干伤口的初发期加以治疗,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树体水分损失,尽快恢复树势,防止病虫侵入,即要及时切除枯死干枝,从伤折处附近锯平或剪除,对于轻伤枝、发生抽条的枝干,则在死活界限分明处切除,切口要光滑,将切口整理清洗后及时涂保护剂或涂蜡,以便伤口愈合尽快萌生新枝。
对已腐烂的树干树皮,要刮除腐烂树皮,及时用快刀刮除病部树皮,深达木质部,削平四周,扩展到健康部位,使皮层四周呈弧形,刮净后用毛刷均匀涂刷75%酒精或1%~3%的高锰酸钾,然后涂蜡或保护剂(动物油加松香和黄蜡溶化制成),也可用黏土和鲜牛粪加少量石硫合剂混合物制作涂抹剂,或在新扩出的部位涂抹腐殖酸或0、01%~0、1%的萘乙酸膏涂在伤口表面,可促进伤口愈合。
对于被大风吹裂或折伤的枝干,可把裂伤较轻的半劈裂枝干吊起或支起使其复原,并清理伤口处杂物,用消毒药剂消毒处理,用绳或铁丝捆紧,使伤口密合无缝,外面用塑料薄膜包严,半年后愈合后便可解绑,或用两个半弧圈构成的铁箍加固,中间用棕麻绕垫,用螺栓连接,随干径的增粗而放松。
3、树洞修复
分为开放法、封闭法、填充法。
当树洞大,形状奇特,可留作观赏时,用开放法,将洞内腐烂的木质部彻底清除,刮去洞口边缘的死组织,直至露出新组织为止,用药剂消毒并涂保护剂,同时改变洞形,以利排水;也可在树洞最下端插入排水管,以后需经常检查防水层和排水层情况,每年更新保护剂1次。
封闭法是将树洞经消毒处理后,在洞口表面钉上板条,以油灰和麻刀灰封闭,也可直接用安装玻璃的油灰,再涂以白乳胶,瓶料粉面,以增加美观,还可在上面压住树皮纹上或钉上一层真树皮,达到仿真仿生自然的效果。
填充法是选用水泥和石砾的混合物作填充物,填充物边缘应不超过木质部,每25cm为1层,用油毛毡隔开,每层表面向外略倾斜以利排水,压实后钉若干电镀铁钉,在洞口内侧挖一道深约4cm的凹槽。
4、树干涂白
树干涂白可防害虫产卵和腐烂病、溃疡病的发生,可使树木减弱地上部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延迟芽的萌动期,有效预防早春温度的剧烈变化,避免枝芽冻害发生,还可减少局部温度增高,从而预防日灼危害。
树干涂白剂常由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油脂、粘着剂少许配制而成,使用时用毛刷蘸取涂白液均匀涂抹在树干上,高度以地径以上1~2m为宜。
5、顶枝
当一些大树或古树树身倾斜、不方便扶直时,可将下垂的大枝设坚固金属、木桩等支柱支撑,尽量保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支柱与树干连接处应有适当的托杆和托碗,并加软垫,以免树皮损伤,并保持稳固不动,促使树干下垂的枝条逐渐向上直立生长。
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日趋备受重视,其要求标准也相应的提高了。园林绿化是一项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环境改造工程,而在这项工程中园林树木的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所占绿化空间却最大。园林树木具有防护、美化、生产、旅游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因此做好园林树木的栽植和养护已成为现今城市绿化的关键。
栽植与养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具有等同的重要性。
一、树木的栽植是养护的前提与基础,树木栽活了,才能健康成长,枝繁叶茂,达到绿化规划的效果
1.树木栽植的季节
树木的栽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是北方地区以春季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土壤墒情好,有利于根系主动吸水,苗木成活率高;秋季根系生长有一个小的高峰期,此时进行栽植也是一个好时机;夏季栽植成活率低,但可在阴雨天气进行带土球栽植,栽后必须采取遮荫、叶面喷洒等防护措施;冬季土壤冻结一般就不栽植了。
2.树种的选择
首先根据设计意向书决定所需树种的类别与规格,再进行选苗、起苗、运苗。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宜,因为其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抗性强,随起随栽,既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对苗木的损害及病虫害的传播又降低了运费。可是近年来为了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引进了许多新品种,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做好检疫工作,尽量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1)选苗: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因此要选择枝干通直,树冠丰满,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优良苗木。
(2)起苗:起苗时,土壤干湿要适中,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这样既省力又能降低苗木的损伤程度。对于较大或带刺的苗木要适当捆拢。起苗有裸根和带土球两种方式。裸根起苗以乔木树干为圆心,胸径的4-6倍为半径绕树起苗,注意不要劈裂根系。带土球起苗多用于常绿树和高大的落叶乔木,以树干的周长为半径画圆带土起苗,土球的高度比宽度少5-10cm,土球要完好,用草绳、草包或编织袋包严。
(3)运苗:运输苗木的车厢底部要有铺垫物,装卸苗木时要轻拿轻放,以免劈叉、断根、散球。苗木的根部朝前,用湿润的稻草盖上,树梢向后,不要触地,最后再用篷布将车厢罩好。特别是长途运苗,休息时要将车辆置于阴凉处,注意洒水。
3 树木的栽植
(1)根据图纸要求放线、定点、挖坑。挖坑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格挖,表土与客土分放,上口与底边垂直,因为坑的质量是苗木成活及日后生长发育的前提基础。
(2)栽植:先将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减少水分的散发,平衡树势,也可适当配合生长剂的应用从而增加苗木自身的生理机能,提高抵御不利因素的能力。栽植时先将坑底回填一部分表土,再将苗木放入坑内。对于裸根苗,表土填到一半时,轻提苗木,使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将土踏实,再将坑填满,再踩,最后盖上一层土,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于5cm左右,这就是所谓的“三埋两踩一提苗。”带土球的苗木将其置于坑内,剪开包装物取出不易腐烂的材料,填表土至一半时,将土球四周砸实,再填再砸,不要砸散土球,再添一层土与地面持平。最后围堰浇水。栽后最好马上浇水,三日内浇第二遍水,十日内浇第三遍水,三遍水后坑内湿而不渍就可封坑,并绕树干围一个小土堆,以利保湿。
二、树木的养护
养护得当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树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灌溉施肥
根据树木的种类、种植时间长短,遵循着当地的物候规律以及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灌溉施肥。树木的灌溉用河水、塘水和井水为好,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刚栽植的树木为了平衡树势,提高成活率 最好适时喷洒叶面,降低叶面水分的蒸发。涝雨季节为预防树木坑内滞水,要及时做好排水,保证树木生存的良好土壤环境。高大乔木根深叶茂,基本不用施肥,但对于个别现象如出现长势衰退可在冠幅内均匀开穴施肥。小树主要是松土施液肥。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并用水进行稀释。干旱天气施肥应结合灌水。9月中旬最好停止灌溉与施肥。
2.松土除草
一般同时进行。疏松表土可以切断土壤的毛细血管,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去除杂草能够减少对树木水分养分的争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整形修剪
树木的群体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个体的生长而规律的发展,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剪。树木的整形修剪既是对树体外观的美化也是对树势的调整与平衡。对于有中央领导干的树木,只要确定分支点的高度,保持顶芽的生长,树冠可形成塔形、圆形、锥形等,如侧柏、雪松、杨树等基本不用人为造型,只需将枯枝下垂枝剪去即可,这属于自然式的整形修剪。对于主干性不强的如柳树、榆树、槐树等,采用人工与自然混合整形方式,可整成杯形、自然开心形、丛球形等。由于园林绿化的特殊需要,有时需将树木整成特殊的几何图案或雕塑形态,这就是人工整形修剪,但是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力物力。所以对树木的整形修剪既要根据树木的分枝习性,又要根据观赏需要来决定。修剪的方法主要是截、疏、伤、变、除芽等。修剪季节主要在冬季和夏季,当然其他时间根据需要也可进行适当修剪。
4.病虫害防治
主要采取定期检查,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措施主要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应用化学防治要注意各种药物交替使用,以免病菌害虫对药物产生抗性。
5.自然灾害的预防
自然灾害对树木的损害非常大,所以我们必须对树木提前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保护措施。低温和风沙是树木受到的主要伤害,我们可以采取适时冬灌,设立防风障,包裹树干树冠和涂白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