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门口种一颗香蕉树,对土壤有什么样的要求?
导语:种植香蕉时,对土壤有这几方面的要求
种植农作物,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土壤环境一定要好,这样作物的生长才能得到保障。香蕉树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是周围的温度环境适宜,并且种植区域的自然气候环境适宜,香蕉树就可以生长,它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土地上生长。但是,香蕉在不同的土地上,长势和产量也不同,因此在种植香蕉时,也应该做好香蕉的土壤管理工作。
土壤条件
不同品种的香蕉适应性不同,根群粗壮,叶片较大的香蕉则可以在土壤环境较差的地方生长,这些种类的香蕉即便是在砂土地和石块较多的土地上也仍然能够旺盛的生长。而小叶品种的香蕉则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相对高一些。小叶香蕉的根比较细,深扎的能力较差,所以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石块较多或土壤较粘的地方不适合种植。
根据生产实践的经验来看,易积水、板结、透气性差的土壤不合适种植小叶香蕉,虽然这种类型的土壤种植香蕉也能够存活,但是香蕉树的生长速度会大打折扣,并且植株瘦弱,不易结果,产量也非常不稳定,一般会两年收获一次。酸碱度不平衡、盐碱地、积水田等都不适合种植香蕉。如果想要香蕉能够丰产,除了找到适宜的土地之外,还需要风调雨顺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丰产。
适合种植香蕉的土壤的必备因素
01.土壤状况要适宜
土壤状况良好的区域比较适合种植香蕉。土壤状况主要指的是,土壤的透气性、土壤的排水性、土壤的养分含量等等。即便是粘土、沙土、或者山地、山坡、平原等地区,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土地,只要是这些土地的土壤状况良好,就适宜种植香蕉。土壤状况不好的区域通常雨后积水严重,并且土壤易板结,这样会导致香蕉根系的呼吸作用变差,进而影响发育,严重的可导致根系腐烂。
02.地下水位不应过高
对于地处平原地区的蕉园来说,地下水位要低。香蕉的根系比较特殊,其他作物的根系会在水分的作用下,快速的蔓延扎根,而香蕉的根系很浅,水分过大反而会引起相反的效果。因此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高或者地下水位较高,很可能会影响到根系的蔓延和生长。水位过高的土壤,水土流失严重,并且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较差,从而间接的导致土壤的肥力不足,影响香蕉树生长。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水位都处于偏高的程度,所以这些地区的香蕉产量远远不如内陆地区。如果是沿海地区或者临近湖泊地区种植香蕉时,地下水位应该最少要低于45厘米,这样才不会影响到香蕉的正常生长。如果是山地类型的蕉园,则可以很好的避免地下水位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目前很多蕉园都建在山上或山坡。
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适合种植香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香蕉的大部分种植区域都在我国南方,这些地方每年都会有一段雨季,一旦地下水位过高,下过雨之后可能淹地,并且蕉园中的雨水很难快速排干净,时间久了便会导致根系溃烂,最终导致香蕉树大面积减产或死亡。所以在种植香蕉之前,应该对土壤中的地下水位进行一次认真专业的测量。
03.土层要足够深
深厚的土层不仅能够加强土壤的保肥能力,还能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土层深厚会给根系蔓延和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香蕉的根系非常怕冻,而深厚的土层可以很好的为根系保温,从而帮助其避免被冻伤。虽然香蕉的根系很浅,但是如果土层的厚度无法满足其根系的生长需求,则香蕉树的整体长势就会很弱。如果种植区域土壤很浅,可以人工进行翻地覆土,然后增施有机肥料,增强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
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有的农户在种植之前,在园区铺设一层池塘泥或作物秸秆等,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增加土壤的厚度,还能够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根据多地的种植经验来看,所有丰产的蕉园,都具有深厚的土层。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土壤,如果想要使香蕉的产量达到理想值,都应该进行人工增加土壤厚度。因此在种植之前,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04.地势适宜
地势是否适宜,对香蕉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坡地种植香蕉,则蕉园的朝向应该是向东南方最佳,向南方和向东方其次,向北和向西最差。向西的香蕉园容易受到过强的太阳光照,并且容易在冬季西北风较多,影响香蕉树的发育。如果是向北的蕉园,则冬季温度较低,且受到的太阳光照不足,还容易被雨雪侵袭,对香蕉树的生长也非常不利。很多地区向北和向西的蕉园都已经更改朝向。
向南和向东方向的蕉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充足的太阳光照可以减少很多病害,这一点也非常有利于香蕉的生长。在选择蕉园时,还应该挑选通风条件良好,靠近河流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不容易遭受霜冻的侵害,并且靠近河边也有助于在蕉园上铺河泥,增加土壤厚度。如果在山地种植香蕉时,由于部分香蕉品种的植株比较高大,后期采摘难度大,所以为了方便管理,应尽量选择地势平坦的区域种植。
作者点评:香蕉虽然对种植地的要求不是很大,但是为了提高效益,我们还是要选择土壤状况良好,地势适宜的地方种植。土壤状况良好的地方种植香蕉,还可以减少施肥的次数,间接的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选择蕉园种植地时尽量挑选靠近池塘河边等地区,并且交通一定要便利,以免后期采收后无法及时运输。
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杆;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3~3.5公尺(10~11.5尺),宽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茎顶。穗状花序大,由假杆顶端抽出,花多数,淡**;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
香蕉树破土而出的较弱根出条被修剪去除,留下较强壮的生长成能结果的植株。栽培品种数百个,世界各地因同品种异名而出现一些混乱。也许最重要的种类就是普通香蕉(M. sapientum,圣者香蕉),该种有多个品种,最常种的是“大米歇尔”(Gros Michel)。食用香蕉的记载很早就见于希腊文、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著作。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时就见过香蕉。发现美洲后,香蕉从加那利群岛引入新大陆,先在伊斯帕尼奥拉(Hispaniola)岛栽培,不久扩展到其他岛屿和大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在许多地区成为主食。19世纪香蕉出现于美国的市场上。
香蕉的原产地是东南亚(包括中国南部),其中心可能是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诸岛。目前在马来西亚的森林里还可找到香蕉的野生祖先,存有籽2倍体的阿加蕉的若干亚种。
我国南部是香蕉原产地之一,有二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公元前369年后)和屈原(公元前343~277年)的《九歌》已载有香蕉作纺织用。据古籍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破南越建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花异木,有甘蕉二本(一作十二本)。可知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广东己有香蕉栽培。署名晋嵇含著(一般认为是宋代人采录撮辑)《南方草本状》中载芭蕉有三种,最好是羊角蕉,果最小,次为牛乳蕉,最大最劣为正方形蕉。由此可见,当时已对品种有所划分。我国劳动人民在香蕉栽培技术和品种选育等方面,对世界香蕉栽培是有贡献的。目前已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矮把香牙蕉,称华蕉,能抗香蕉镰刀菌枯萎病1、4生理小种,就是我国人民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品系。
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在类似牙买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区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生香蕉采用种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鳞茎分株栽培;第一次收获需10~15个月,之后几乎连续采收。
香蕉属高热量水果,据分析每100克果肉的发热量达91大卡。在一些热带地区香蕉还作为主要粮食。香蕉果肉营养价值颇高,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此外,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能促进生长,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是维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视力所必需;硫胺素能抗脚气病,促进食欲、助消化,保护神经系统;核黄素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
香蕉果实除作鲜果食用外,还可用于加工,如熟香蕉可制成香蕉粉,用于制糕饼及面包;果实经发酵后可酿造香蕉酒或提取酒精;成熟果实可加工制罐、果脯、香蕉干、果汁、香精等。香蕉的假茎、吸芽、花蕾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很好的青饲料,可用于喂猪。假茎与叶富含纤维素,可制作绳、编织物和造纸;假茎的汁液可提制出一种食品防腐剂和染料的固定剂,假茎的灰分含碱量很高,可用于制碱水。假茎、叶的钾含量较高,切碎后回田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疏松土壤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土壤的钾。
香蕉是广西的重要热带水果,在广西水果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栽培面积1990年为1万余公顷,占全自治区水果栽培总面积的3.29%;1991年则达15333公顷,占4.45%;1992年达23406公顷,占5.96%。产量1990~1992年分别达179600吨、327000吨和494800吨,在全自治区水果总产量中分别占17.02%、26.78%和33.21%。香蕉总产值(按市场收购价计算)1990年为14368万元,1991年为26160万元,1992年为39584万元。香蕉生产带来的社会效益(如采后处理、包装、装卸、流通中的运费、各种税收等)按产值计算,分别达1.4亿元、2.6亿元和3.9亿元;广西香蕉生产总的经济效益分别为2.87亿元、5.23亿元和7.91亿元。世界香蕉年贸易量约为1000万吨,1990年世界香蕉港口交货价:德国汉堡(由中美洲各国供货)为750美元/吨、纽约(由中美和南美洲各国供货)为566美元/吨、日本(由菲律宾供货)为537美元/吨、法国(由马提尼克供货)为944美元/吨;1991年上述口岸交货价分别为665美元/吨、572美元/吨、567美元/吨和1064美元/吨。中国香蕉出口主要是台湾省,大部分销往日本;大陆各省由于栽培技术较落后和不规范,采后处理、包装、贮运及销售也非常落后,因而二三十年来极少有出口,今后在栽培上如能分期种植、早断蕾套袋、重视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采收时,重视轻采垫放、田间落梳、防腐处理、割梳和纸箱包装,贮运时在低温(15℃)条件下进行,预计是可以达到出口标准,冲出国门,挤进国际市场。
从营养角度看,香蕉是淀粉质丰富的有益水果,(因此不宜多吃,容易发胖)而从中医学角度去分析,香蕉味甘性寒,可清热润肠,促进肠胃蠕动,但脾虚泄泻者却不宜。凡事总有合理解释,香蕉性寒,根据“热者寒之”的原理,最适合燥热人士享用。痔疮出血者、因燥热而致胎动不安者,都可生吃蕉肉。
不过,正因为香蕉性寒,体质偏于虚寒者,最好避之则吉。例如胃寒(口淡胃胀)、虚寒(泄泻、易晕)、肾炎(也属虚寒)、怀孕期脚肿者,最好不要生吃香蕉。除非蕉肉经过蒸煮,寒性减退后才可进食。至于寒咳本不应吃香蕉,但将香蕉蒸熟再吃,则可接受。
民间验方更有用香蕉炖冰糖,医治久咳;用香蕉煮酒,作为食疗。近代医学建议,用香蕉可治高血压,因它含钾量丰富,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并促进细胞及组织生长。用香蕉可治疗便秘,因它能促进肠胃蠕动。
最有趣的,莫过于德国研究人员表示,用香蕉可治抑郁和情绪不安,因它能促进大脑分泌内啡化学物质。总之,身体燥热者大可一日一香蕉,但如害怕香蕉性寒,可以将香蕉果肉煮熟后食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