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企业招清华北大毕业生养猪谱吗?

近日,一家以集约化生猪养殖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在校园招聘时,给清华北大等众多名校毕业生开出了几十万的高年薪。“月工资:本科2万+、硕士2.2万+、博士2.4万+,首年年薪24-48万+”,这是该企业今年给清华北大毕业生开出的价位。该企业2018年校园招聘信息中,不少知名高校的毕业生都被“明码标价”。

企业招清华北大毕业生养猪谱吗?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养猪业也在寻求更好的经营模式融入创新的潮流,前有网易CEO丁磊的“网易猪”,再到近年因环保压力,行业转型加快,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快速扩张,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缺口激增,对养猪生产经营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才能科学养猪也给行业提出了难题。

与传统养猪不同,集约化生猪养殖更需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融入,需要各种优秀人才的加盟。但是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养猪业土气,社会地位不高,一些人才很少青睐于这一行业。此番该养猪企业高薪招聘名校生的心理不难理解,用高薪聘用名校生,可谓一箭双雕。其一,名校生思维活跃创新,学术知识扎实,清华北大学生更是全国优秀学子中的佼佼者,必然可以为企业注入新能量。其二,名校生的“学霸”身份一直为人们崇拜,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两相鲜明对比很容易吸引大众关注。在这一层面上,企业难免有消费名校学历的嫌疑,利用明码标价高薪聘用名校生的方式为自己做宣传增加关注度,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不得不承认名校生的优点很多,但优点也需要用在刀刃上。比起物理化学、诗词歌赋,对于养猪行业,他们知之甚少,一些应聘的非对口专业的名校生专攻也不在此。一切起初只为高薪而来,但要长久,名校生需克服自身的名校生身份优越感,与养猪行业的刻板印象达成和解尚有难度,不少年轻人的思维和传统的企业文化的冲突难以平衡。为高薪而来的人才优势,随之而来的更是企业“招人容易留人”难的困境。

因此,打铁还要自身硬,养猪行业要想科学创新,蓬勃发展,只靠高薪聘用名校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术业有专攻,养猪亦是一门学问,且关乎人们日常的食品安全。在名以食为天的国家,行业应明确自身责任和重要性,不卑不亢,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出健康有价值的产品,提高行业利益。

在招募人才时,养猪企业当坚持争取“买方市场”,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选拔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不过分追求名校光环,也不轻易让一些具有专业优势的非名校人才流失。明码标价的不该是学校排名,而是个人给企业带来的创造和价值。要融入互联网经济,创新管理经营模式,养猪企业旧的文化思想不变科学养猪难成,企业文化也要与时俱进。盲目追求精英养猪不如脚踏实地,招募人才看重实力而非学历与名气,讲究合适而不是吸引眼球,这才应该是养猪行业谋求自身建设的正确态度。

猪价破8这么难的原因是我国对于猪肉的进口下降、储备猪肉问题、市场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增加、养猪大户都没有赚钱、有些商家为了赚钱而造谣等等。

1、我国对于猪肉的进口下降

在2022年前半年,相较于2021年前半年来说,猪肉进口的下降比例达到了60%,这对于养猪大户是一种契机,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猪肉市场可以自给自足。

2、储备猪肉问题

为了稳定猪肉的市场价格,中央会在一些养猪大户手中储备冻猪肉,但随着饲料价格越来越贵,养猪难度越来越高,中央定下的储备猪肉,有些养猪大户没有办法生产,这也让市场中的猪价上涨。

3、市场对于猪肉的需求量增加

因为疫情影响,前半年的很多商家都没有赚到钱。如今人们开始报复性消费,会经常出入一些饭馆店铺,这也让猪肉的市场更加庞大,很多餐厅为了供应客人所需食物,只好加大对猪肉的购买力度,这也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猪肉生产受限,市场供应出现缺口。

4、养猪大户都没有赚钱

因为市场价格下降,甚至有些地方的猪肉只需要五元就可以购买一斤,这对于养猪人来说是个噩耗,因为养猪耗费的不光是精力,还有饲料等金钱,这样的价格和投入不成正比,因此养猪人开始出现亏损的状态。

5、有些商家为了赚钱而造谣

比如这次猪肉价格上涨就非常迅速,按理说猪肉市场没有出现绝对的变化,价格却飞速上涨,这有可能是有人在背后恶意炒作和造谣,如今猪肉是消费淡季,但因为上涨原因,很多人都觉得猪肉可能会重回巅峰价格,于是大家开始囤积,这样一来,猪肉价格就会越来越高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