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已有约30年的历史,经过引进、消化、吸收、科研攻关和几起几落之后,在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已建成了一批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总体上满足了我国节水灌溉事业发展的需求,促进了我国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节水灌溉的日益重视,加大了投资力度,节水灌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此节水灌溉设备的市场也越来越大,使得各类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外商独资、合资、国有、集体、股份制等)都参与了节水灌溉设备的开发和生产,全国专业生产节水灌溉设备的厂家已有500余家。

节水灌溉

目前,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行业在有利的刺激因素下,正快速成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规模连年扩大。2005年财政支农投入资金2975亿元,2011年资金投入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2012年,为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安排12287亿元,较上年增长27.32%。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农”支出超过1.3万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四项补贴超过1700亿元。农业生产灌溉、农村建设用水和农民生活饮水都离不开农用水泵。国家为扶持“三农”发展,先后出台的各类产业政策将有力的刺激行业的发展。

前瞻产业研究院节水灌溉行业报告分析认为,目前,国内节水灌溉水设备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低,行业竞争激烈。此外,国外众多知名节水灌溉设备企业以品牌进入、技术和管理推进,以兼并、收购、独资等形式全面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国外企业具有技术、资本、品牌的优势,其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土企业是一种无形的冲击。在未来几年内,为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抵制外企兼并,国内企业间的重组整合将不可避免。在跨国企业不断进入时,国内有实力的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企业应尽早启动并购行动,通过大规模重组,改变原来生产规模小、生产和经营高度分散的经营模式,将优势资源集中于部分强势企业,以形成具有优势的大型节水灌溉设备集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而且还可以增强对资源的驾驭和对市场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可以增强中国节水灌溉设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体来说,我国节水灌溉行业前景很不错,很有发展前景,未来增长速度也比较快,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影响着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我国地表水灌区每公顷次灌水量1200-1500m3,最高达2258,地下水灌区达900-1050m3,高出适宜水量的1-2倍,西北地区每年灌水定额可达16537m3/hm2,是全国的1.4倍。水资源“农转非”现象严重。尽管农业水资源“农转非”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民的水权如何得到保证,节水农业投资如何合理分配等。节水农业现状的束缚。节水农业发展概况,节水农业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采用水利与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的农业,即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节水农业的核心是节水灌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比较落后。

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节水农业认识上存有误区,认为节水农业就是节水灌溉农业,节水技术是灌区的专利。节水技术总体水平低,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业节水技术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以节水灌溉为例,全国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3,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灌溉等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喷灌和微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仅占有效面积灌溉面积的4.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节水灌溉设备品种和质量还不能满足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3.3.3没有形成高效的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机制。管理出现误区,体制落后。现行水管机构节水功能缺损,不适应市场经济和节水农业发展的需要,灌溉管理系严重落后和脱节,而缺乏效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