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苹婆(凤眼果、富贵子)?
学名 Sterculia nobilis Smith
英名 Pimpon或Pimpu
梧桐科(Sterculiaceae)苹婆属(Sterculia)植物,原产中国南部,有近千年的栽培史并有生产性栽培,以广东珠江三角洲栽培较多,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也有栽培。很早就传至东南亚一带,国外多植于庭院,供观赏。
图4-37 野木瓜
1.叶片 2.果实
(李佳宁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Ⅰ》)
常绿乔木,树高6~12m或更高,主干明显。单叶互生,叶大,纸质,长椭圆形,全缘,先端急尖或渐尖,背面有特细茸毛。圆锥花序自上一年生枝先端叶腋抽生,小花粉红色,直径约1cm。蓇突果长4~8cm,椭圆形,顶端有喙、成熟时深红色,一侧开裂,露出1~4个黑褐色的种子。种子卵形或矩形,重7~10g,直径约1.5cm,富含淀粉(图4-38、彩图69)。苹婆喜温耐湿,适应性强,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无论是壤土、沙壤土或砾质土均能生长结果。但以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的土壤生长快,产量高。寿命长达数十年乃至百年。以扦插繁殖为主,植距7~10m,以春植为好,春早地区可于夏秋雨季定植。幼树年施肥4~6次,要适时修剪,要特别注意控制徒长性直生枝,矮化植株。结果树冬春施促花肥,以完全肥为主。采果后施有机肥结合速效肥,以恢复树势,促使采果后长出新的结果枝。苹婆树不耐干旱,开花结果期要求适当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以利于开花结果和果实发育。开花前和采果后要注意喷药防虫。通常植后6~7年结果,15年达盛果期,30年生单株仍可结果125kg。正造果3~5月开花,7~9月果熟;次造果8~10月开花,12月中开始果熟。采收用竹钩钩落熟果,收集种子,晒干即成商品果。苹婆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醣、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种子含水分41.3%、蛋白质0.9%、脂肪0.3%、粗纤维0.2%、醣18.6%和维生素A、B及磷、钙等矿物质。成熟的种子色似蛋黄,味如板栗,炒或煮食味道鲜美,也可作甜品。目前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是有发展前途的果树。
图4-38 苹婆
1.叶片 2.花序 3.花 4.果序和荚果
(许晓霖绘)
(许树培)
分类: 美食/烹饪
解析:
凤眼果原名苹婆,属梧桐科苹婆属常绿果树,因为苹与贫同音,人们忌讳,故亦有反其义而称之为“富贵子”。苹婆的学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乔木,原产我国南部。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等省均有种植。在我省,凤眼果多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尤以广州市番禺区的钟村镇种植最多,且最负盛名,全盛时期曾种植凤眼果15000多株,平均株产125公斤以上,年产达1900吨。近年,这种果品在市面上已经销声匿迹。
凤眼果树冠高大开张,高达8—15米,冠幅可达80—100平方米。根系发达,入土可深达3米,水平根分布很广,伸展半径达6—7米。树干灰褐,老枝灰白直立,嫩枝紫红。每年发梢2—3次,3月至5月开花,花期约1个月,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子成熟,可采收,称正造果;采收后也会在8月至10月再次开花,12月种子成熟,称暂造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