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的是家用的无塔供水(是手工打的井)现在装了一个自吸泵我也是按要求先在自吸里灌满水也抽出了水。
刚启动能抽出水,时间一长就没水的话,估计是由于抽水造成水位下降,超出了自吸泵的吸程吧。自吸泵的吸程没有太大的。如果你井深有十米的话,自吸泵肯定是不行的。两三米估计自吸泵还能抽上来。再多就够呛了。换个扬程高些的小潜水泵就行了。潜水泵的扬程有高有低,流量选择面广。能充分满足家庭用水,企业排给水,农田灌溉的需求。------河北石潜泵业有限公司
中国的环境指标是多少?
感谢邀请,每日粮油可以明确的表示,至少十年内,华北地区不会禁止开采地下水。
从我国的水系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我国总体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存在着人均不多,分布不均的局面,特别是整个华北平原,目前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
华北缺水主要原因除了气候特征外,主要是华北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巨大,特别是农业用水。
华北平原作为国内少有的大平原,适合种植业的发展,是我国重要的棉油粮生产基地。
由于地上水系不多,主要靠开采地下水来进行灌溉种植,华北地区也是我国地下水灌溉系统最发达的区域,可以说,一旦禁止地下水开采,华北农业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华北开采地下水,不仅仅是工农业使用,也是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一:近期,华北平原地区不会出台禁止开采地下水的政策。因为华北平原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是我国的主要粮仓。多数地方是靠地下水灌溉,没有了地下水开采,农业生产恢复到望天收时代,_碗子就没有保障。毕竟吃_是人生_一大事。在_有粮食足够保障的条件下不会出台全面禁采措施。
二:缺水的华北平原,发展粮食生产要依靠节水和域外调水。华北平原缺水这是不争的事实,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了多个地下“漏斗,危害很大。解决这个问题一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菅理搞节水农业。发展滴灌等灌溉模式,发展节水作物品种。尽量节约用水。再就是域外调水,目前南水北调中东线已经供水,部分地区地下水有所恢复。将来调水量会更大。
三:回顾过去的旱作时代农业作物。华北农村大量开采地下水,是六七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因为六七十年代以后有了机器,有了电,才具备了大量开采地下水的条件。在这之前,仅靠人畜力提水,只能满足少量农田灌溉需求。大部分农田只能靠天下雨,因此那时作物只能一年一收。春天播种,春雨贵如雨。只要谷雨前后有降雨就抓紧抢墒种瓜点豆。如果当年风调雨顺,就能是个丰收年。如果遇到天灾,就要减产甚至绝产。但在当时人口基数少,全国才四五亿人口。吃_压力小一些,但还是满足不了需要。那时候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是谷子,高梁,玉米。需水量少一些的作物。冬小麦很少,产量也不高,人们只能在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几天白面馒头。
我想国家不会出台这样的政策的,农业生产离了水那简直就是死路一条。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不可否认的真理。世界上再重要的事,也没有人吃饭重要,,打不来粮食,没有食物裹腹,其它都是空谈。
保护自然环境,禁止滥采滥伐是好事,但也绝不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采地下水资源,而禁止农业浇地用水。作到尽可能的节约用水,还将就可以,禁止农业用水是不够实际的。庄稼离了水,光靠天收,对事风调雨顺年份,或许有不错的产量。否则,那粮食安全就成了一句空话,人类只有自取灭亡。
前几年,是有这个控水的说法,就是说农业种植上,只允许种植一季作物使用水,不得随便使用。即使那样,等于粮食减产一倍。问题是相当严重。
后来经过研究,应该是发现这个问题,很不现实,对农业生产及粮食安全影响极大。而没有具体执行。
所以,不用担心,国家不会禁止开采地下水资源的。因为华北平原,能依赖自然水如黄河、其它河流或湖泊水库水浇灌田地的是少部分地区。依靠地下水资源浇灌农田的占绝大多数。华北平原多以种植玉米、小麦及部分水稻为主粮,而玉米、小麦、水稻等多是高水肥作物。试想,如果禁止开采地下水资源,那农业种植上会是什么样子呢,真的不可想象。
我们这里也属于旱作区,如果说禁止开采地下水的话,也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说的看天吃饭了,农田能只能种植比较耐旱的农作物了。但是我觉得在未来几年这个问题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一个政策。
最近几年我们这里的夏天的气温就一年比一年高,农作物浇水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如何才能够有效的的做到既不多浇水又能够有好的收成呢?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所有的老百姓都很关注的问题!能不不能把农作物适当的改良,既培育出更耐干旱的玉米,花生和红薯的新品种。
在耐旱的农作物中我觉花生,红薯和向日葵?比较好一些。在没有地下水的情况下种植这几种农作物我觉得还可以。但是这样的话对于我们国家的农业来说将是非常不利的。
不希望有这样的一天的到来,还是希望国家能够把南水北调这个大工程再继续扩大!这样就能够解决我们华北平原种植农作物浇灌的问题了。
我们这个地方,基本农田保护区什么水利设施也没有,全靠天吃饭,十年九旱,这两年天大旱,产量是在4百公斤右,山坡地一百公斤左右,有些地块颗粒无收。这就是现状,坐标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东部农村。
若禁止开采地下水,农田什么也种不了,更谈不上增收。
众所周知,不管你种什么,都离不开宝贵的水,没有水的滋养,种什么都会干枯。
华北平原的人均水资源仅为456立方米/年,不足全国的六分之一,地表水时空分布不均,地下水已成为华北平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2000年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为212.0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178.4亿立方米,占总开采量的84.2%,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为33.6亿立方米,占总开采量的15.8%。
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辽阔的华北平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一项研究表明,华北平原的浅层,深层复合地下“漏斗区面积,达到了73288平方公里。
对于“漏斗区的恢复,许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封井,禁止地下水的开采,然而,在人均水资源仅是全国15%,不到世界人均4%水平的华北平原,放弃使用地下水,几乎不可能。
已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引长江水到华北平原,根本解决华北平原的干旱问题。
以上资料摘自百度百科。
阅览这些资料,不难看出辽阔的华北平原因地表水分布不均,所以地下水的开采就不可避免,辽阔的华北平原也是主要的产粮区,关乎着亿万百姓的吃饭问题,国家布局的惠民大工程也让华北平原的水资源得到了补充。
我的家乡豫东平原就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过去村里的乡亲抽地下水浇地三丈深水都不够抽,而几年过去了,随着惠民工程的实施现在村里丈把深就有地下水了,沟里也满满的都是水,沙河里也满槽的水,小河是也是满满的水,水资源的补充直接让老百姓受了益。
当种田不在为用水发愁,乡村振兴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盼头,农民增收也多了份保障。
只要肯干,愿意投身农业,流转个几百亩地,遇到好年景也是有收益的。
华北干旱地区,河流少,流量小,地面水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工农业可持续发展,过度抽取地下水,会遭成自然生态被破坏,带来各种自然灾害。
减少或者禁止地下水开采,是阻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只能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农业优势巨大,大量节约了农业用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农产品产量增加。
节水灌既,适应种植棉花,以及经济作物,各种粮食作物,各种林木,设施农业。
节水农业,可发展大型农场,也可用做小型家庭农场的灌溉,省工,省时,投资少,见效快,投资一次享受多年。
新疆从2000年引进以色例滴灌技术后,大力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亩用水量减少一半,棉花产量从200公斤,增加到300多公斤,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解决了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的矛盾,农业,林牧业得了全面发展。
我们的地就是冀东南部,黑龙岗流域,也是地下水禁止开采区,老天爷常年雨水希少,这不从去年冬天,到现在一场透墒雨没下,农民全凭机井浇地维持种田,增加收入,现在农民们正在收割小麦,待收割完毕,在浇水播种夏茬玉米或谷子,农民和深井结下了情缘,入春以来到现在一天也没离开过。政府现在插手控制地下水源浪费,规定深井使用,每月1一20号为使用期,2o号一31号为休井期,不让浇地,农民有苦难言,百姓家只能服从,就这样农民也沾光了,如此靠天吃饭,只能饿死了。
华北平原旱作区若禁采地下水,农田成为旱田,农业成为旱作农业。用老农的话说就是靠天吃饭。
既然靠天吃饭,首先研究天。依椐自然环流原理,一年当中刮风时日与下雨的时日,基本能提前预知。当然需要专业详实的持之以恒的记录并找出自然的规律。只要我们把老天爷降雨时日提前100天预知并记录在案,便有利于制定种植计划。
提前掌握了老天爷降雨的基本情况之后,便要根椐雨量和雨季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作物。
这就要考虑农民的增收问题。由于老天降雨的不随意性的局限,粮食作物和蔬菜都不理想。只有种植饲草与养殖业紧密结合,以种促养,才能取得较高效益。
比如,牧草中以青玉米产量居首位。青玉米收的是秸杆部分,只要合调整种植时间,把青玉米拔节长高期与降雨集中期相吻合,便可提高青玉米的产量。
只要是有了饲草,养牛养羊都可获得高效益。
华北地区旱作区农业,只能是以种植饲草,发展养殖,并成饲料加工与养殖业规模化,才能增产增收提高效益。
在三门峡上游建个大水库,再把太行山打个洞,沿着太行山往燕山挖个大水渠,让整个华北变成第二个成都平原以解决中国改朝换代的一个缺点。
保指标应该分不同场合说的,没有一个特定的条目,这个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环境保护指标,你可以参考一下:
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800万吨;
--尘(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2000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300万吨;
--氨氮排放量控制在165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控制在290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得到安全贮存或
处置;
2.工业污染防治指标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50万吨;
--烟尘排放量控制在850万吨;
--粉尘排放量控制在900万吨;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650万吨;
--氨氮排放量控制在70万吨;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
3.城市环境保护指标
--50%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0%地级以上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标;
--50%地级以上城市道路交通和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
--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92%;
--新增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5万吨/日;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
4.生态环境保护指标
--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陆地国土面积的13%以上,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4万平方公里;
--天然林和成熟林、过熟林的面积保持稳定,质量稳中有升;
--新的水土流失面积、“三化”草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的增速比2000年的增速降低60%;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
5.农村环境保护指标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环境质量标准;
--秸秆禁烧区的秸秆禁烧率达到95%,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60%,粪便资源化率达到70%;
--农业灌溉用水基本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6.重点地区环境保护指标
继续推进“九五”期间确定的环境保护重点区域,三河(淮河、海河、辽
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的污染防治工作,“十五”期间务必抓出成效。抓紧治理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水污染,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
淮河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河量控制在46.6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64.3万吨/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9.2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11.3万吨/年,在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不断流的情况下,淮河干流水质进一步好转。
海河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河量控制在77.6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106.5万吨/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14.9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20.5万吨/年,海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有明显改善,饮用水源地控制断面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
辽河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河量控制在29.32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32.58万吨/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4.69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5.2万吨/年,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全流域水体水质进一步改善。
太湖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7.8万吨/年、氨氮排放量控制在9.9万吨/年、总磷排放量控制在1.24万吨/年,2005年13条主要入湖河流化学需氧量入湖量控制在7.08万吨/年、氨氮入湖量控制在1.5万吨/年、总磷入湖量控制在659.6吨/年。太湖水质有所改善,梅梁湖、五里湖水质有明显改善;主要出、入湖河流断面水质高锰酸钾指数达Ⅲ 类标准,总磷与氨氮分别提高一类达Ⅳ类或Ⅴ类标准。
滇池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湖量控制在35170吨/年,总氮入湖量控制在8750吨/年,总磷入湖量控制在1060吨/年;草海高锰酸盐指数小于15毫克/升,总氮与总磷平均浓度比2000年下降10%,基本消除黑臭;外海高锰酸盐指数小于8毫克/升,总氮与总磷平均浓度比2000年下降10%。
巢湖流域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湖量控制在47110吨/年、排放量控制在59148吨/年,总氮入湖量控制在9081吨/年、排放量控制在11351吨/年,总磷入湖量控制在804吨/年、排放量控制在1072吨/年,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接近或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湖区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Ⅲ类,总氮与总磷平均浓度比1999年下降10%。
“两控区”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053万吨以内,酸雨污染有所减轻,80%以上城市的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北京市2005年水体、大气及声环境按功能区划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和郊区生态环境有较明显改善;建设包括河北、内蒙古、山西和天津有关地区在内的首都生态圈,初步形成环首都的生态屏障。
渤海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海量控制在102.6万吨/年,总氮和总磷的入海量分别控制在13万吨/年和1万吨/年。近岸海域水质按环境功能区基本达标。
三峡库区2005年基本遏制住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化学需氧量入库量控制在11万吨/年,总氮和总磷入库量得到控制,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或好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
南水北调(东线)2005年化学需氧量入河量控制在10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54.7万吨/年,氨氮入河量控制在0.9万吨/年、排放量控制在7.0万吨/年,输水干线39个控制断面水质达Ⅲ类标准,6个控制断面水质达Ⅳ类标准。
制定和实施长江、黄河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合理调配水资源,力争2005年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和松花江流域的水质得到改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