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国家加大力度治理,农地问题!一户一宅、一户一田有哪些好消息?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光荏苒,2022年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国家加大力度治理,农地问题!一户一宅、一户一田有哪些好消息?

随着10月份的正式开始,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乡村迎来了全新的变化。

国家对乡村的扶持力度、治理力度也在同步扩大。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相信大家已经领到了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确权证书,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权属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国家针对农村土地改革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利好措施,而最近网络上有一则传闻引起了农民的广泛热议!网络上有一些消息称,新一轮的土地税收即将启动,难道农业税又要恢复了吗?为啥又要开始征收税费,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在农村土地确权完成之后,国家针对农村土地改革又会有哪些具体安排?一户一宅、一户一田未来又会有哪些新的变化?下面老道就给大家重点收藏一下,土地税收、一户一宅、一户一田的具体情况。

对于我们农民来讲,这些年国家针对乡村的发展,制定了很多的利好政策。

而早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正式发布文件指出将全面撤销农业税。

所以针对近日在网络上的传闻称,农业税又恢复了的消息,老道可以明确地讲并不属实。

而之所以现在一些地区存在征收土地税费,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存在占用耕地,在耕地上搞开发、搞建设的问题。

而耕地占用税就是国家针对此类问题,明确指出要征收的一项土地税费。

根据相关的税费政策要求来看,耕地占用税属于定额税率,将主要对那些占用耕地的个人和机构进行跟踪,全国各地区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

所以随着耕地占用税这项税费的正式启动,对于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国家也将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特别是早在2020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指出要全面清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相关问题。

在2022年,国家针对农房农地的监管力度持续扩大,涉及到那些在农村私搭乱建的一些问题,也将进行全面排查。

比如国务院在今年就正式下发了自建房大排查行动方案,在这些利好措施和整治行动全面推进之下,相信农村土地也将迎来更多的转变。

对于我们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来讲,大家也将成为这系列改革措施的最大获益者。

除了耕地占用税的相关消息之外,下面咱们来继续收藏一下一户一宅,一户一田的一些具体情况。

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的全面完成,很多的农民兄弟已经领到了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确权证书。

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权属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涉及到土地改革方面,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活力也将成为土地改革的新方向。

所以对于咱们拥有承包地、宅基地确权证书的农民来讲,有三个好消息,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好消息1:国家为了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活力,下一步将大力推进一户一宅、一户一田等相关土地试点。

随着这些试点的推进,农村土地活力进一步的释放,我们农民也将迎来更多的政策利好。

好消息2:这些年国家针对乡村土地的治理力度持续加大。

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的农民兄弟愿意将土地托管给专业机构进行种植。

所以这些年土地托管机构在乡村迎来了快速发展。

随着土地托管机构的井喷式发展,也为下一步农村土地实现统一耕种带来了契机,农业产业也将迎来全新升级。

好消息3:农村土地在未来也将迎来一系列的增值机会。

在今年,国家明确指出鼓励县城发展城镇化,县域经济迎来快速发展,为土地农房的增值提供了契机。

而我们农民拥有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确权证书,在土地迎来增值的同时,大家也将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透过以上三个好消息来看,针对乡村土地方面,国家已经制定了一揽子的扶持方案。

老道相信在这些利好措施的推进之下,农业农村必将迎来全新的变化。

也在这里恳请广大的农民兄弟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改革相关政策点个赞。

农村一户一田政策规定

《农业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农村一户一田”制度。具体实施时间由各地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状况等情况自行确定。

“农村一户一田”制度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加强土地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实施时间是各地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状况等情况自行确定的,因此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在农村一户一田制度下,农村居民可以按照家庭人口数向集体所有的耕地申请承包,并且每户只能承包一片土地。这样就保证了每户农民都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自主选择作物种植,自行安排劳动力,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农村一户一田制度的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出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破坏生态环境和留守儿童等问题。同时,应当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的管理和监管,保证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一户一田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农村一户一田制度的实施可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提高农业效益,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该制度还可以防止大规模土地流失和人口流失的现象,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安定。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制度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违法占地、土地闲置等问题,因此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管。

农村一户一田制度的实施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保障农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方案制定和管理监管等工作,确保该制度顺利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五十九条 国家实行‘农村一户一田’制度,对经批准承包的集体土地,由承包者自主选择作物种植和动植物品种养殖;农民家庭在人口控制数以内,可以自愿向集体申请土地承包,并且每户只能承包一片土地。

法律主观:

农村户口家庭成员,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可以申请到农村的宅基地。而一户就是以户口本为标准。如果户口本上是一人,那就是一户,同理,户口本上有十几个人的大家庭,那也算是一户。满足农村分户条件,也可以申请单独立户,同时可以申请农村的宅基地。因此,一户的人数并没有严格规定,最少一人,最多不封顶。宅基地的面积也是根据一户的人数多少来分配的。人少那么所得的宅基地面积就小,而人多的话宅基地面积也就大。“宅基地面积是按照人口数量来决定的。人少的小户面积不得高于75平,中户不超120平,而大户不超150平。无论是哪一类,在土地确权后都会发放相应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而这一个证就代表一宅。如果你本身就一户,却拥有几块宅基地,那么是不能确权发证的。没有证件就没有法律权益的保护。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每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当地规定的标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