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我在湖南

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油茶良种名录

我在湖南

序号 良种名称 良种编号 选育单位 适生区域

1 岑溪软枝油茶 国S-SC-CO-011-2002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连县,广西南宁、桂林,江西赣州、南昌,福建闽侯,贵州贵阳,湖南长沙,浙江富阳,安徽黄山,湖北武昌,河南新县。

2 GLS赣州油1号 国S-SC-CO-012-2002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南部。

3 GLS赣州油2号 国S-SC-CO-013-2002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南部。

4 桂无2号 国S-SC-CO-011-2005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湖南、江西等省的油茶产区。

5 桂无3号 国S-SC-CO-012-2005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湖南、江西等省的油茶产区。

6 桂无5号 国S-SC-CO-013-2005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湖南、江西等省的油茶产区。

7 湘林1 国S-SC-CO-013-2006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南方油茶中心产区。

8 湘林104 国S-SC-CO-014-2006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北部、东北部、中部和广西北部、江西西部等寒露籽传统产区。

9 湘林XLC15 国S-SC-CO-015-2006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南方油茶中心产区。

10 湘林XLJ14 国R-SF-CO-005-2006(认定5年)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南方油茶中心产区。

11 湘5 国R-SF-CO-006-2006(认定5年)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南方油茶中心产区。

12 赣石84-8 国S-SC-CO-003-2007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13 赣抚20 国S-SC-CO-004-2007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14 赣永6 国S-SC-CO-005-2007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15 赣兴48 国S-SC-CO-006-2007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16 赣无1号 国S-SC-CO-007-2007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17 GLS赣州油3号 国S-SC-CO-008-2007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南部。

18 GLS赣州油4号 国S-SC-CO-009-2007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南部。

19 GLS赣州油5号 国S-SC-CO-010-2007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南部。

20 亚林1号 国S-SC-CO-011-2007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等油茶适生区。

21 亚林4号 国S-SC-CO-012-2007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等油茶适生区。

22 亚林9号 国S-SC-CO-013-2007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湖南、江西、浙江、广西等油茶适生区。

23 岑软2号 国S-SC-CO-001-2008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油茶适生区。

24 岑软3号 国S-SC-CO-002-2008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湖南、江西、贵州油茶适生区。

25 桂无1号 国S-SC-CO-003-2008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湖南、江西油茶适生区。

26 桂无4号 国S-SC-CO-004-2008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湖南、江西油茶适生区。

27 长林3号 国S-SC-CO-005-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广西油茶适生区。

28 长林4号 国S-SC-CO-006-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北油茶适生区。

29 长林18号 国S-SC-CO-007-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北油茶适生区。

30 长林21号 国S-SC-CO-008-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油茶适生区。

31 长林23号 国S-SC-CO-009-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油茶适生区。

32 长林27号 国S-SC-CO-010-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油茶适生区。

33 长林40号 国S-SC-CO-011-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广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34 长林53号 国S-SC-CO-012-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油茶适生区。

35 长林55号 国S-SC-CO-013-2008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浙江、江西、广西油茶适生区。

36 赣州油1号 国S-SC-CO-014-2008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37 赣州油2号 国S-SC-CO-015-2008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38 赣州油6号 国S-SC-CO-016-2008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39 赣州油7号 国S-SC-CO-017-2008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40 赣州油8号 国S-SC-CO-018-2008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广东、福建油茶适生区。

41 赣州油9号 国S-SC-CO-019-2008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42 赣8 国S-SC-CO-020-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3 赣190 国S-SC-CO-021-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4 赣447 国S-SC-CO-022-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45 赣石84-3 国S-SC-CO-023-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46 赣石83-1 国S-SC-CO-024-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7 赣石83-4 国S-SC-CO-025-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湖南、广西油茶适生区。

48 赣无2 国S-SC-CO-026-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49 赣无11 国S-SC-CO-027-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50 赣兴46 国S-SC-CO-028-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湖南油茶适生区。

51 赣永5 国S-SC-CO-029-2008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油茶适生区。

52 湘林51 国R-SC-CO-001-2008(认定3年)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油茶适生区。

53 湘林64 国R-SC-CO-002-2008(认定3年)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油茶适生区。

54 XLJ2 国R-SF-CO-003-2008(认定3年)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油茶适生区。

茶叶的品种非常多,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广泛分布,西湖龙井产地是浙江省杭州市,普龙茶产地是普龙自然村,六安瓜片产地是安徽省六安市,碧螺春产地是江苏省苏州市,武夷岩茶产地是福建武夷山,都匀毛尖产地是贵州都匀市,信阳毛尖产地是河南省信阳市,黄山毛峰产地是安徽省黄山。

一、茶叶的产地

1、茶叶的品种较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广泛分布,西湖龙井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普龙茶产地为普龙自然村,六安瓜片产地为安徽省六安市,碧螺春产地为江苏省苏州市,武夷岩茶产地为福建武夷山,都匀毛尖产地为贵州都匀市,信阳毛尖产地为河南省信阳市,黄山毛峰产地为安徽省黄山,二祖禅茶产地为安徽省安庆市,黄竹白毫产地为湖南省永兴县。

2、双井绿产地为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太平猴魁产地为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庐山云雾茶产地为江西省九江市,惠明茶产地为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午子仙毫产地为陕西省西乡县,蒙顶茶产地为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山,径山茶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涌溪火青产地为安徽泾县榔桥镇涌溪村,鸠坑毛尖产地为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平水珠茶产地为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

3、西山茶产地为广西省桂平市,西山景区宝洪茶产地为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天山绿茶产地为福建省阂东地带的天山山脉,老竹大方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饶白眉产地为江西上饶县,永川秀芽产地为重庆永川,恩施玉露产地为湖北恩施市,麻姑茶产地为江西南城县麻姑山,古丈毛尖产地为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

4、千岛玉叶产地为淳安县,绿春玛玉茶产地为云南红河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敬亭绿雪产地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江山绿牡丹产地为仙霞岭北麓、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尤溪两侧山地,苍山雪绿产地为云南大理苍山山麓,仙人掌茶产地为湖北当阳,安吉白片产地为浙江省,雨花茶产地为江苏省南京,建德苞茶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5、桂东玲珑茶产地为湖南省桂东县清泉镇,江西狗牯脑茶产地为江西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竹叶青茶产地为四川省峨眉山,石笕茶产地为浙江绍兴诸暨市境内的东白山麓,桐庐天尊贡芽产地为桐庐县钟山乡,水仙茸勾茶产地为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双桥毛尖产地为湖北省大悟县的双桥,清溪玉芽产地为淳安县。

6、仰天雪绿产地为河南固始县仰天洼茶场,顾渚紫茶产地为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白毫银针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南平市政和县,白牡丹茶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政和县,贡眉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福建建阳县,还有天目湖白茶,产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

7、君山银针产地为湖南岳阳洞庭湖,北港毛尖产地为湖南省岳阳市北港,霍山黄芽产地为霍山县大化坪镇、太阳乡金竹坪,温州黄汤产地为平阳、苍南、泰顺、瑞安、永嘉,霍山黄大茶产地为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蒙顶黄芽产地为四川蒙山,鹿苑毛尖产地为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8、沩江白毛尖产地为湖南省宁乡县西部的大沩山,广东大叶青产地为广东舌耕内韶关、肇庆、湛江,海马宫茶产地为贵州省大方县的老鹰岩脚下的海马宫乡,玳玳花茶产地为苏州与福州,茉莉花茶产地为广西、福建等地,珠兰花茶产地为安徽款县、福建福州、浙江金华和江西南昌等地,桂花茶产地为广西桂林、湖北咸宁、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9、白兰花茶产地为广州、苏州、福州、成都等地,金银花茶产地为山东、陕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玫瑰花茶产地为广东、福建、浙江等省,菊花茶产地为全国各地,湖南黑茶产地为湖南,老青茶产地为湖北省内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市、县,千两茶产地为湖南省安化县,普洱茶产地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

10、安化黑茶产地为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四川边茶产地为四川省,安溪铁观音产地为福建安溪县,闽北水仙产地为建瓯、建阳两县,铁罗汉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八角亭龙须茶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黄金桂产地为安溪虎邱美庄村,凤凰水仙产地为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

11、台湾乌龙产地为台湾省,武夷肉桂产地为武夷,大红袍产地为武夷,永春佛手产地为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锦斗和桂洋等乡镇,安溪色种产地为福建省安溪县,凤凰单丛茶产地为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文山包种茶产地为台湾伸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包种茶产地为台湾北部。

12、祁门红茶产地为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日月潭红茶产地为台湾,青城雪芽产地为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县,金骏眉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关,正山小种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云南红茶产地为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台湾高山茶产地为台湾省,苦丁茶产地为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及华南地区(江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水仙茶产地为福建漳平市、永春县、建阳市、安溪县等地。

二、茶叶的生长环境

1、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貌、土壤类型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一般在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的气候条件下,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特别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

2、在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较多,夏秋季雨多雾大(云南茶区),日照较少有利于茶树越冬和养分积累,也有利于提高夏秋茶的品质,一般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的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的生长发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