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嘧草醚(必利必能)有什么特点?如何在水稻田使用?

嘧草醚(必利必能)为选择性传导型除草剂,通过杂草的茎叶和根吸收,是水稻移栽田和直播田的专用除稗剂。在有水层的条件下,持效期可长达40-60天以上,长持效是必利必能的最大特点之一。

嘧草醚(必利必能)有什么特点?如何在水稻田使用?

稗草(苗前至4叶期的稗草)。用药量随稗草叶龄增加而增加,如每亩用量20g时只能杀死2叶期稗草,每亩用量为25-30g时可防除2.5-3叶期稗草。在对3-4叶期的稗草,使用时与苄密磺隆混用的防效要高于嘧草醚单用,嘧草醚对苄嘧磺隆防除莎草和叶阔叶杂草的效果没有影响。

嘧草醚使用注意事项

1、在有水状态下,稗草3叶期前施药,施药后保水5-7天。

2、未规定禁止和其他农药混用。施药器械使用后,应用清水洗刷干净,冲洗水和残余药剂统一放置于专用容器中妥善保管。

3、只适用于水稻,禁止使用在其他作物上。

4、避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接触该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除草剂使用技术、人民网-除草剂,既伤肝肾又致畸形

用农药的施用方法有哪些

为了保护树体和果实不受病虫为害,园内经常喷洒农药。然而,苹果梨对某些农药比较敏感,使用不当时常易发生药害。有些农药伤害果面,影响果实外观;有些农药造成叶片伤害,影响光合作用而降低风味品质;有些农药有疏除花果作用,使用不当造成落花落果,降低产量。因此,使用农药时必须加以注意。现从提高果实品质角度,简要介绍农药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苹果梨幼果对铜离子敏感,幼果期喷洒波尔多液防治黑星病等病害时,使用不当常使果点、锈斑增大,果面粗糙。因此,在幼果期应以“世高”、“福星”、“烯唑醇”等代替波尔多液较为安全;如必须使用波尔多液时,应增加石灰比例以降低药浓浓度。各地经验认为,以使用石灰3倍式或倍量式的240倍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与水的重量配比为1∶3~2∶240)为宜。

第二,梨树对某些硫制剂敏感,使用不当也易发生药害,如石硫合剂、硫悬浮剂。在梨树上使用石硫合剂,以在落叶后或发芽前为宜,生长季节一般不宜使用。如必须使用硫悬浮剂防治山楂叶螨、白粉病,应降低浓度、减少次数。尤其在高温季节,以400~500较为安全。气温较低时可用300~400倍,且应在一天的早、晚喷药。

第三,对一些在梨树上易产生药害的其他农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必须使用时、应特别慎重,最好先作小型药效试验。如代森锰锌防治梨黑星病、黑斑病效果很好,但在苹果梨幼果期使用,易在叶片、果面产生药害。幼果期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时,浓度应控制在1200~1500倍,低于1000倍则易产生药害。此外,梨对杀虫剂克螨特、水胺硫磷、双甲脒等也较敏感。如必须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第四,某些杀虫、杀菌剂同时具有疏花疏果作用,在花期和幼果期应避免使用。如石硫合剂是疏花剂,西维因是疏果剂。此外,敌百虫、敌敌畏在苹果梨幼果期使用也会降低坐果率,通常在7月以后使用较为安全。

第五,目前农药生产厂家较多,同一产品有的厂家产品易产生药害(如多菌灵等)。因此,初用一个新剂型的农药时,应先进行试验,证明确无药害后,再大面积使用。

 农药常见的使用方式如下:

(1)喷粉法。喷粉是利用机械所产生的风力将低浓度或用于细土稀释好的农药粉剂吹送到作物和防治对象表面上,它是农药使用中比较简单的方法。但要求喷撒均匀、周到,使农作物和病虫草的体表上覆盖一层极薄的粉药。用手指轻摸叶片能看到有点药粉沾在手指上为宜。

喷粉法的优点:①操作方便,工具比较简单;②工作效率高;③不需用水,可不受水源的限制,就可做到及时防治;④对作物一般不易产生药害。但也有一定的缺点:①药粉易被风吹失和易被雨水冲刷,因此,药粉附着在作物表体的量减少,缩短药剂的残效期,降低了防治效果。②单位耗药量要多些,在经济上不如喷雾来得节省。③污染环境和施药人员的本身。

(2)喷雾法。将乳油、乳粉、胶悬剂、可溶性粉剂、水剂和可湿性粉剂等农药制剂,对入一定量的水混和调制后,即能成均匀的乳状液、溶液和悬浮液等,利用喷雾器使药液形成微小的雾滴。其雾滴的大小,随喷雾水压的高低、喷头孔径的大小和形状、涡流室大小而定。通常水压愈大、喷头孔径愈小、涡流室愈小,则雾化出来的雾满直径愈小。雾滴覆盖密度愈大且由于乳油、乳粉、胶悬剂和可湿性剂等的展着性、粘着性比粉剂好,不易被雨水淋失,残效期长,与病虫接触的药量的机会增多其防效也会愈好。50年代前,主要采用大容量喷雾每亩每次喷药液量大于50升,但近10多年来喷雾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超低容量喷雾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后,喷药液量便向低容量趋势发展,每亩每次喷施药液量只有0.1~2升。目前国外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多采用小客量喷雾方法,因其有许多优点:①用药液量少;②用工少;③机械动力消耗少;④工效高;⑤防治效果高;③经济效益高。

(3)毒饵法。毒饵主要是用于防治为害农作物的幼苗并在地面活动的地下害虫。如小地老虎以及家鼠、家蝇等卫生害虫。它是利用害虫、鼠类喜食的饵料和农药拌合而成,诱其取食,以达到毒杀目的。例如,每亩可用90%晶体敌百虫1两,溶于少量水中,拌入切碎的鲜草40干克,在傍晚成堆撒在棉苗或玉米苗根附近,其防效很显著。作毒饵的饵料,麦麸、米糠、玉米屑、豆饼、木屑、青草和树叶等都可以,不管用哪一种作饵料,都要磨细切碎,最好把这些饵料炒至能发出焦香昧,然后再拌和农药制成毒饵(鼠类和家蝇的饵料中最好还要加些香油或糖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诱杀害虫和鼠类、家蝇等。此外毒谷主要也是用来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由于配制毒谷需要粮食等,现在已不大采用,其实毒谷也是毒饵的一种。近来有些新农药,可直接作拌种或在土壤中撒施毒土,都能有效地防治一些地下害虫。

(4)种子处理法。种子处理有拌种、侵债、浸种和闷种四种方法。①拌种法。多半是用粉剂和颗粒剂处理。拌种是用一种定量的药剂和定量的种子,同时装在拌种器内,搅动拌和,使每粒种子都能均匀地沾着一层药粉,在播种后药剂就能逐渐发挥防御病菌或害虫为害的效力,这种处理方法,对防治由种手表面带菌或预防地下害虫苗期害虫的效果很好,且用药量少。节省劳力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等。例如在1500~2000克水中加入50%辛硫磷或50%久效磷乳油100克拌麦种50千克可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药效期一般可维持30天以上。又如每亩用棉籽量,均匀拌入3%克百威颗粒剂,拌后即可播种,防治棉苗期蚜虫;效果很好,且药效期可维持60天以上。拌过的种子,一般需要闷上一两天后,使种子尽量多吸收一些药剂,这样会提高防病、杀虫的效果、②浸种法。把种子或种苗浸在一定浓度的药液里,经过一定的时间使种子或幼苗吸收了药剂,以防治被处理种子内外和种苗上的带菌或苗期虫害,例如,用40%多菌灵胶悬剂4千克对水500千克,配成0.4%的药液,浸棉籽200千克,约浸10~15小时,其间搅拌1~2次,捞出沥干现种或挤出晒干后备种,对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效果十分显著。③浸渍法。把需要药剂处理的种子摊在地上,厚度大约16.6厘米(5寸),然后把稀释好的药液,均匀喷洒在种子上,并不断翻动,使种子全部润湿,盖上席子堆闷一天,使药液被种子吸收后,再行播种。这种方法虽很简单,同样可达到浸种的要求。④闷种法。杀虫剂杀菌剂混合闷种防病治虫,在1.5~2.5千克水中加入200克25%多菌灵,再加入0.2斤50%久效磷,搅匀后喷拌麦种50千克,拌后堆闷6小时播种,可达到既防病又杀虫的效果。

(5)土壤处理法。用药剂撒在土面或绿肥作物上,随后翻耕入土,或用药剂在植株根部开沟撒施或灌浇,以杀死或抑制土壤中的病虫害。例如用2.5%敌百虫粉剂2~2.5千克拌和细土25干克,撒在青绿肥上,随撒随耕翻,对防治小地老虎很有效,又如每亩用3%克百威颗粒剂1.5~2干克,在玉米、大豆和甘蔗的根际开沟撒施,能有效防治上述作物上的多种害虫。

(6)熏蒸法。利用药剂产生有毒的气体,在密闭的条件下,用来消灭仓贮粮棉中的麦蛾、豆象、谷盗、红铃虫等。例如,用溴甲烷熏蒸粮食、棉子、蚕豆等,冬季每1000立方米实仓用药量为30千克,熏蒸3天时间。夏季熏蒸用药量可少些,时间也可以短些。此外在大田也可以采用熏蒸法,如用敌敌畏制成毒杀棒施放在棉株枝杈上,可以熏杀棉铃期的一些害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