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冬春低温时节总是出现令人防不胜防的水霉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水霉病又称皮霉病、白斑病,主要是叶鞭毛菌科水霉科、植菌科水霉科和水霉科真菌,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疾病之一。水霉病是由寄生在鱼体表的真菌引起的,可全年发生,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所有受伤的水生动物均可感染。冬春鱼水疱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

冬春低温时节总是出现令人防不胜防的水霉病,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首先,症状。在水霉病的早期,症状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当肉眼可以看到时,菌丝体已经侵入伤口。患病的鱼变得焦躁不安,吃得更少,最终死于消瘦。

原因:水模对水温适应范围广,繁殖温度为13-18度,一旦水温下降,水模就会开始流行。在捕捞和运输鱼的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导致鱼表面损伤、寄生虫感染、冷天鱼体冻伤等。游动的水霉菌孢子会侵入并引起水霉菌。水产养殖鱼池水质过稀,鱼类生长过程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也容易感染水霉病。鱼塘高密度养殖会增加鱼类相互伤害的概率。同时,高密度引起的虫害和胁迫也会增加鱼患水霉病的几率。

预防:在捕捞、运输和更换池塘的过程中,要小心,减少对鱼体的损害。同时对水体进行“沐沐安”或“细菌毒素”消毒,促进鱼伤早期愈合,保持水肥状态,提高水温。

秋季是寄生虫的高发期,如麦氏环虫、小瓜虫、轮虫、地头麦氏线虫等极为活跃的时期,这些寄生虫会从伤口侵入,使鱼感染细菌和霉菌。因此,在秋季,可根据鱼类体质、水质、基质、天气等,灵活用药处理,防止鱼类感染。

水霉病的发生与鱼类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冬季前要加强饲养管理,提前添加“杜元康”混合料饲料,提高鱼类的抵抗力,减少对鱼类的伤害。

综合防控分析。当水温上升到10度时,每隔10-15天,整个水池喷洒使用“沐沐安”100毫升/瓶,每瓶用1亩水(水深1米),以防止防水发生霉变和变质。天气晴朗时,鱼类活动较多,可投喂少量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福多味”“毒元康”“蒜素粉”,增强鱼类体质,提高鱼类活力和抗病性。水霉病的发生,第一天每一亩水面1米深”μμ“75 ~ 100毫升,第二天每一亩水面1米深,”冯余碘”300 ~ 500毫升的整个池塘溅,或每一亩水面1米深的“复合碘溶液”120 ~ 150毫升的整个池塘溅,一般使用3-5天即可恢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