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低碳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这里有一篇相关文章,供你参考。

低碳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景观设计与低碳

Landscape Design and Low-Carbon

刘颖

Liu Ying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摘要:目前的城市建设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绿色生态和低碳型的城市发展思路已经得到确认,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将是一种大势所趋。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名片,建设适宜人居的环境是景观设计师的责任,低碳型景观设计也将成为城市景观绿色环保设计的重要一环。景观设计应该抓住机遇,把握设计与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争取低碳、节能、环保。

关键词:低碳;景观设计;低碳型景观设计;生态;城市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和环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景观设计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在现代科学与技术(而不仅仅是经验)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景观设计师所要处理的对象是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绝不是某个层面的(如视觉审美章义上的风景问题)。景观设计师的所面临的问题是土地、人类、城市及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及可持续的问题。他是以土地的名义、以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名义,以及以人类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名义,来监护、合理地利用、设计脚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

如今景观的意义已不仅是对人文的崇拜、对野趣融合的要求,更是对地域性及居住理念的尊重,因而,景观将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美丽形式,而是在生态价值观与生态美学引领下走向形式、功能与思想内涵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景观设计曾经有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以硬质景观为主,主张大广场、大轴线,以及大型构筑物;另一种是以软质景观绿化为主,强调自然、静谧和温馨的景观效果。在生态低碳型景观设计的引领下,以低碳环保的绿化配置为重点的方向正在大力发展,不仅绿量增大,而且绿化的品种、层次将会更加多样化,后期的绿化养护也越来越重要,植物长得越好,总体景观的效果也会越好。当然,把景观设计和和谐人居环境和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这是将来景观设计重要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市政建设对景观城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绿色生态和可观赏性的城市发展思路已经得到确认,装饰城市是一种大势所趋;开发业界对园林景观非常重视,而业主们也将居家品味外延到了整个住宅小区的生态感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色名片,建设适宜人居的城市是景观设计师的责任,低碳型景观设计也将成为城市景观绿色环保设计的重要一环。

在低碳型景观设计这一点上,可以在方案设计前期就做好调查研究与用地适应性分析,例如在小区中设计了一个广场之前,景观设计师应该彻底调查和了解:设立这个广场的必要性;广场的使用者是哪些人,要提前做统计分析;使用者的年龄阶段和使用频率;植物设计本土化能提高成活率和景观植物的适应等等……景观设计师要合理运用“数据量化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从功能出发来设计低碳的经济的景观,这样才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营造和谐的景观环境。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城市逐渐成为当前的话题焦点,而就在近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指出,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业内人士认为,低碳经济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长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有专家表示,明年中国经济关注的焦点之一极有可能是中国能否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而景观设计中的节能环保型材料应用,和设计理念的加入必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低碳型景观,这个概念有大有小,大到整个城市,小到楼前广场。设计师做每一个景观设计,大到一个社区、小到一个楼盘,在过去十年中整个设计水平发展很快。但是总体感觉景观事业的发展有点浮躁,或许我们追求了更多视觉的冲击,能够尽可能的吸引政府和甲方,但真正最舒服的最人性化的景观设计却不应该如此。

从低碳的景观设计考虑,也应该首先对基地的不同特色进行分析,做出最适合这个基地的景观。如在山地上进行地产开发,就应该依山就势布置登山路径,步移景异,合理借景和对景,这样的景观设计既节约开发商的成本,又能做出好的景观效果。合理的控制成本,也是低碳环保的一种表现,不能一味追求“高技派”,只为创造出最炫目的景观效果,而忽视对景观造价的考虑。材料的选择也是低碳指标的一个重要影响,切莫盲目使用最新潮、最高科技的材料,恰恰相反,某些低技派的乡土材料,反而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景观设计中的绿地率在现行标准条件下,也是常常被挪作他用,造成景观绿地现实中的比例减少。例如某道路边有一块公共绿地,人为的砍去原树木铺设草坪,地灯、射灯等等大量景观灯具安装了很多盏,附近的居民也会评说,“奢华!浪费!不如栽几棵大树,夏天烈日下为行人遮阳,平时吸掉些机动车尾气,且投入少又无后续维修保养费用”。另外一方面,城市规划已经控制的绿地用地性质,但绿地的形式有时难以控制,例如有些绿地为了单纯的景观效果,建成需要大量资源消耗的草皮、高尔夫球场,浇水、施肥这些与其二氧化碳吸收能力远不成比例,生态效应差。尽量减少后期物业管理的维护成本(后期物业管理的维护成本主要集中在水体的维护、植物的修剪养护等方面)也是低碳经济的一种表现。因此,注重绿地系统内容方面的景观设计,是低碳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处理设计好了,也是低碳型景观设计的成功,例如有高差的房地产景观的设计中,可以有一条溪流从山上往小区门口流,溪流里的水是下雨收集的雨水,溪流旁边种了很多水生植物,起到续水作用。这样的设计基本成就了一个小生态圈,所有的元素都比较简单,而且来源于本地。同时植物种植密度非常高,能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碳。还避免了雨水资源流失,同时净化雨水,使之成为可以利用和灌溉的资源。这就是生态低碳的景观设计,感觉简简单单,又非常舒服。把能利用的资源利用进来,就是很好的低碳设计。如何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来浇灌花草等,我们这几年也算过一笔帐,大概占地五十万平方米规模的所有雨水收集起来,增加的成本也就是几百万,持续用十年之后才占到成本的百分之五。设计其实从低碳的角度来看,就是尽量利用本土的资源,多把设计与房地产概念结合起在一起,等于说一些水景可以做成两种形式,一种可以在没有水的时候,就可以是一块活动空间,但是有水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景观。

好的景观创意贵在从设计到施工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地造出来。景观行业有句话,叫“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这就需要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控制力要很强,执行力也要很到位。在一些专业的地产公司,都有景观方面的“现场工程师”,他们代表开发商在工地上进行现场控制。专业的景观设计公司都很重视派遣骨干在现场全程跟踪、服务和监督,使之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比如说种植大树,不是把一棵大树挖个坑种下去就可以的,而必须在现场要严格控制大树的胸径、冠幅、树形、全冠移植、是否截枝、几级分叉、观赏面的朝向、成活的情况、有无病虫害等等,这些都需要景观设计师有较强的现场把控能力,如果有误,必然导致苗木浪费,违背低碳环保的初衷。

久居都市的人们大都向往自然,希望让城市的阳光、空气、水体、树木都披上自然的色彩。水体、植被给人以自然感受的同时,也会对城市环境和市民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我国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也非常重视,各城市都在花大力气改善环境,如在北京就可看到一系列街道、广场、公园、居住区绿化环境的改变。景观设计,因为其“将建筑、城市和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的历史使命,使之在2010 年的“两会”这样的国家大事中也少不了它的踪迹。“低碳”“节能”“环保”“生态”,这些萦绕在委员们口头的热点话题也一次次向广大景观设计师们召唤着行业的使命。哥本哈根会议和中国政府承诺的影响下,不少市民已意识到低碳生活方式既利已又利人,他们正在通过点滴改变来实现低碳生活,即以较少的碳排放换取有品味有质量的生活。“低碳其实是很简单的事,低碳的本质就是节约。绿色技术和低碳,都不复杂。在景观设计领域,我理解低碳就是让自然做功,土地是有生产功能的,你不要剥夺它,土地有净化功能,也不要剥夺它……”

参考文献

[1] 刘啸. 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中国集体经济, 2009. 12. 22

[2] 绿色低碳规划设计. 2010 年景观设计如何与时俱进. 中国建设报.

[3] 林伯强. 中国城市化应走“低碳城市”之路. 21 世纪经济报道,2009. 5.

[4] 周毅. 世博后滩公园设计专家俞孔坚:“我自爱我的野草”. 文汇报,2010. 4.

作者简介

刘颖,1982 年生,女,山东人,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研究生。

希望能帮到你。

所谓低碳技术,广义说是指所有能降低人类活动碳排放的技术。这些技术可分为两大领域:无碳或减碳技术,捕存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

其中,无碳或减碳技术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绿色能源技术———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

二是统化石能源节能减排技术———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及高效、清洁、综合使用,

三是其他行业过程节能减排技术———制造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碳捕存和利用技术的核心是CCUS技术(Carbon Capture & Storage),即二氧化碳的捕集、储存和利用技术。

首先是源头控制 的 “无碳技术”,即大力开发以无碳排放为根本特征的清洁能源技术。

这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地热供暖与发电、生物质燃料、核能技术等,其最终理想是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彻底取代。因为,化石燃料燃烧是主要的碳排放源,经由这一渠道年进的碳排放量约为80亿吨。

其次是过程控制的 “减碳技术”,是指实现生产消费使用过程的低碳,达到高效能、低排放。集中体现减排技术方面。排在二氧化碳排放量前5位的工业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比重已超过80%。因此,这5大行业应该作为发展和应用减排技术的重点领域。另外,在建筑行业,通过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推进可再生能源与资源建筑应用、集成创新建筑节能技术等可减少电能和燃料的使用。

作为专业的节能服务提供商,中科宇杰根据不同用能客户的用电形态和负荷情况,制定了极具可行性和投资性的高效节电解决方案。中科宇杰自主研发的八大高效节能系统可应用于工业、商业、市政工程等广泛行业领域。节电效果显著,节电率高达15%-65%

就中国国情而言,电力、钢铁、建筑等行业已成为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重点领域,这些行业如何发展低碳技术?

谢和平:我国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总体可划分为三大领域。

一是电力行业领域,目前我国每发一度电要排放二氧化碳0.8—0.9公斤,如果每度电的耗煤量降低1克,全国每年就可减排二氧化碳750万吨。因此,应集中精力加快技术改造,推进火电减排,实施“绿色煤电”计划。这将主要依靠开发煤清洁转化高效利用技术和提高燃煤发电效率实现,其中提高燃煤发电效率能实现15%的减排。目前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效、洁净的煤发电技术,主要涉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 C )、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等技术。

二是材料和制造领域,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一为金属材料制造。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6.6亿吨,钢铁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4,每生产1吨钢,采用高炉工艺将排放2吨二氧化碳,电炉工艺排放1吨二氧化碳。钢铁工业必须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推动节能减排。二为高分子材料,2009年,我国生产塑料达4000万吨,如果以石油路线制备的高分子材料为例,有估算每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2-5吨原油,排放二氧化碳4-8吨。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型稳定化技术,提高材料服役寿命,从而节省石化资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另一方面可通过应用生物基及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直接以可再生资源替代石化资源,同时加快发展高效的回收利用新技术。如果从原料到回收处理形成产业链,以年产1000万吨生物基材料为例,单位产品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以上。

三是建筑领域,目前城市碳排放的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发展低碳建筑极其重要,其关键是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使用、运行、维护、拆除和重新利用全过程的低碳控制优化。如在建造环节,可利用屋顶光伏发电技术,实现自然光和灯光照明有效整合,可通过建造无动力屋顶通风设备,调节风流风速并带动风机发电;在使用环节,可通过种植屋顶花草建造“绿色屋顶”,不仅可达到降温效果节省空调电力,还能吸收大气污染物;在拆除环节,可通过有效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防止发生二次污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