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冬季种植白萝卜,大棚该如何加温
1、建设地面下沉式的蔬菜大棚
建设蔬菜大棚时。将蔬菜大棚内部的地面向下下沉半米以上,降到冻土层以下,相对水平地面下沉的地面作物生长的土壤温度会更高,同时由于蔬菜大棚内地面下沉,温室大棚内部空间加大,有利于保温。现在,在我国冬暖式日光温室发源地—山东寿光普遍采用这种结构。
2、选用透光性能好的蔬菜大棚膜
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0.10-0.12mm聚氯乙烯长寿无滴膜,其透光保温性能较好。同时,每周对薄膜表面进行清理,以保持良好的透光性能。
3、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增温
按照栽培畦的大小挖宽60-70cm,深25-30cm的沟,内填秸秆,并放置专用微生物菌剂8kg/667m2,秸秆上面覆土约20cm,灌水至秸秆能够浇透。秸秆在微生物作用下可逐渐分解,并释放热量与二氧化碳,此措施可提高根层土壤温度约2℃左右,还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生态环境及增强植株抗逆性,是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最佳增温和提质增效措施。
4、利用反光幕增温补光
将反光幕张挂于温室栽培畦北侧或靠后墙部位,使其与地面保持75-85°角为宜,可增加光照约5000勒克斯,不仅可提高提高地温1-3℃,还可提高室温气温约3℃左右。
5、利用灯源人工补光
人工补光,灯源应选择日光灯、高压汞灯、弧氙气灯为好,40瓦的日光灯3根合在一起,离苗45厘米处照射,光强为3000Lx-3500Lx,100瓦的高压汞灯离苗80厘米处,光强为800Lx-1000Lx;补光时间应在日出后进行,一般掌握在每天2-3h,棚内光强增大后停止,雨雪大雾天气可全天补光。
6、挖防寒沟保温
在温室后墙100cm处,棚前10cm处顺棚各挖一条宽40cm、深50-80cm的防寒沟,沟里填充杂草、锯末等物,塑料薄膜覆盖,以隔觉室内土壤向室外冻层传导的散热作用,从而起到保温目的。
7、其他技术措施
另外,选择耐低温、弱光、抗逆性、生长势强的蔬菜品种,增施有机肥,合理浇水,及时去除老化病死叶,地膜覆盖,覆盖加厚草苫或棉被,科学揭盖草苫或棉被,及时清理膜上积雪及污染物等均是冬季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非常重要的增温保温补光技术措施。
大棚蔬菜如何过好冬眠时期?
1、选用新膜:最好能选用新的转光膜或长寿无滴膜。新膜与旧膜相比,密封性好、透光率高,可以明显提高大棚内温度。
2、严格密封:扣棚后认真检查,堵塞或修补所有漏洞,严防大棚内外空气直接交流。
3、开防寒沟:在大棚周围开宽、深均为60厘米左右的防寒沟,沟内用地膜裹干稻草填满塞实,再覆土盖严,可有效阻止棚内地温散失。
4、增设耳棚与屏障:在大棚四周增设耳棚、用玉米秸杆或草帘搭设屏障,可以有效阻挡寒风袭击,提高棚内温度。
5、棚内挂二道帘:在大棚内拉细丝做骨架,用地膜或旧膜做二道帘,天气晴朗时拉起,夜晚或阴雨天放下,可明显减少棚内温度散失,提高棚温2--3℃,且管理比搭小拱棚方便。
6、覆盖地膜:对大棚作物覆盖地膜,不仅可以增加棚内光照、降低棚内湿度,对有效增加地温,促进作物生长,也有明显效果。
7、使用酿热物:在大棚作物定植前,在作物行间开宽、深各80厘米的深槽,填入已拌湿的牛栏粪等酿热物,覆盖地膜后用土盖严踩实。此法可以明显提高地温,而且持效期长,成本较低。
8、利用沼能加温:在大棚内或大棚边有沼气池的,可在大棚内均匀架设沼气灯,夜晚或阴雨天点燃,为大棚作物增温补光。
冬天是蔬菜大棚生产最重要的时期,针对冬天容易发生低温寡照这种对蔬菜大棚生产效益影响最显著,葡萄补光灯技术,但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而且还有冰雪、霜冻等自然灾害时常发生,会对蔬菜大棚内的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葡萄补光灯有没有用,所以说在寒冷的冬季,如何有效的增温、保温以及补光成为保证蔬菜大棚生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温室照明对生长期和秧苗质量有巨大的影响。在多云和光照强度低的日子里,人工照明是必须的。至少在晚上给予作物每天8小时的光照,而且每天光照的时间要固定。但是缺少夜间休息时间也会导致植物生长紊乱而减产。
植物补光灯是依照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葡萄补光灯,根据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理,使用灯光代替太阳光来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光源。除阴雨天外,在冬春季节,因日照时间短,光照强度低和雾霾天气造成设施农业大棚采光不好,可以使用植物补光灯达到补充作物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据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介绍,补光的作用不仅能让农作物生长得更好,还能让果实提前收获。使用该植物补光灯,能有效缩短育苗期,棚内作物的经济效益能增加30%左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