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的业务
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以经营茶叶批发为主,同时经营与茶相关的茶具及茶工艺品。市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产地的茶叶六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主要有江浙龙井、广东红茶、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沱茶、广西的花茶、台湾冻顶乌龙等等各地的系列名茶。
除此之外还经营与此相关的茶艺品,诸如茶具,不仅有世界著名的宜兴紫砂壶,而且,还随处可见来自于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产地的著名瓷器。
同时,市场还经营与茶有关的茶艺术品,如茶床、茶台木制根雕艺术品及与茶相关的书画等艺术品,在这里充分体现出了历史源远流长的华夏茶文化。
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已成为万家客商云集之地,这里交易活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有着强劲的集散能力,在此经营的客商,除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之外,还吸引了港、澳、台等地的客商来投资经商。去年第二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在此举办,吸引了大批的中外嘉宾,参观人数达八万余人次,其中接待了日本、韩国、美国、法国、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丹麦、荷兰、菲律宾、泰国、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举办的茶文化节,短短的七天时间里,成交额5亿元,使经贸与文化的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南方茶叶市场的国际知名度。一度成为极具轰动效应的茶界盛会。2002广州茶博览交易会暨第二届(秋季)优质茶评比大赛将于2002年11月22日-28日在广州市芳村南方茶叶市场举行。
南方茶叶市场位于广州市芳材区石围塘街山村,占地面积10多万平方米,是集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专业市场。
20世纪40年代,这里只是由当地的村民开的几间自制茶叶作坊,前店后厂,自制自卖,后来逐步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茶叶市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中后期,南方茶叶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商户由过去的几十家,发展到目前的1500多家。配套设施齐全,有仓库、加工场、停车场、搬运专业队,市场附近有幼儿园、小学,商户经商、生活和子女读书都非常方便。
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茶叶市场,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茶商、茶具的生产厂家,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茶叶、茶具集散地。整个市场大体分为三个部分:茶叶区、茶具区、茶艺术品一条街。
茶叶区。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名茶荟萃,档次齐全,有浙江龙并、广东红茶、云南普洱、沱茶、广西的花茶、福建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黄山毛尖、海南白沙露等六大系列名茶1000多个品种。茶叶按种类分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等六种。
广宁县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中北部,地处绥江中游,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和林业生态县,森林面积覆盖率80%以上,是全国著名的竹子之乡。
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的广宁人,素有饮茶的传统习惯,人人自小就知道茶叶是一种消滞、开胃、解暑、利尿、生津、止渴的健康饮料,奉行饮茶的养生之道。
广宁县茶叶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品种多为武夷小叶种。清代光绪末年,茶叶每年外销清远、广州等地达500多吨。民国1926年至1929年,全县茶叶栽培面积41030亩,年产量543吨,各乡镇的茶行收获甚丰,尤以江屯镇义和茶行、恒兴茶行、三益茶行、义和陆茶行的信誉闻名南街县城和广州省城。1930年至1949年,因战事影响,茶叶滞销,以致大片茶园丢荒,1949年全县统计茶叶种植面积为15000亩,年产量仅60吨。1956年,广东省政府指定广宁县为引种云南大叶良种茶试点县,在潭布镇试种成功后,逐年在各乡镇推广。至八十年代初,全县种植茶叶面积16549亩,总产量435吨,平均亩产26公斤。最著名的广宁茗茶是清桂茶场出品的“清桂绿茶”。
在国家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年代,广宁人经营茶叶的天赋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做茶叶生意。当年的吴奕容、刘华章、刘洪波等人看准了广州商业气氛浓厚的商机,率先落脚于广州芳村石围塘、石溪,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做起了茶叶生意,从而迅速带动了乡里乡亲走向芳村,使在芳村加工制茶、销售茶叶的广宁人越聚越多。与此同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进驻芳村,渐渐自发形成了芳村茶叶集市。芳村茶叶市场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表明,广宁茶人是芳村茶叶市场的拓荒者,是芳村茶叶市场的奠基人。
广宁茶人一直有个茶叶之梦,为实现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而奋斗。因此,由李福真、吴世海等倡议发起,于2009年10月16日在广州成立了广宁茶贸易促进会(简称:广宁茶商会),会员有600多人,明确宗旨与目标,秉承家乡前辈的传统美德,以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团结合作,和谐发展,期盼早日实现广宁茶人的共同梦想。
茶叶批发市场进货技巧
地址:成都火车北站五块石,市场集茶叶、茶具、包装、批发、零售。
73路,80路,55路转2路4,55路转44路等
扩展资料:
茶的选购标准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嫩度
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
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细紧有锋苗 紧细尚有锋苗 尚紧实 尚紧 稍松 粗松 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 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
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5.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
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
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 所在了。
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
茶叶批发市场进货技巧如下:
1、刚开始起步,可以考虑到就近到当地茶叶批发市场进货,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的利润不宜太高。
2、等到有一定的销售量之后,考虑到所属省份内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进货,如安溪茶叶批发市场、武夷山岩茶及红茶批发市场进货,这时候的利润适当加大一点,因为进货相对也会便宜一些。
3、随着业绩的逐步上升,这时候可以考虑到茶叶的原产地进货了,如到云南的普洱茶批发市场采购普洱茶、到北京马连道批发市场采购再加工茶、花茶等,这时候的利润就会进一步加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