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养猪场如何做好生物安全

猪场做好生物安全的17个关键要点!

养猪场如何做好生物安全

防疫一线

2018-01-25

关注

集约化种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排除疫病威胁、保护猪群健康、保证猪场正常生产发展、发挥最大生产优势的方法集合体系的总称。一个严格、全面、系统的内防外控的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对于养猪生产尤为重要。

01

引种

初次引种,在选择供应单位时,尽可能减少供应单位数量,尽量做到种源引种供应单位的单—性;同时需考察种猪健康水平,有必要要求供应商提供血清检测报告及其健康历史。要让本场兽医与对方兽医沟通讨论,商定一套适宜的隔离与本土驯化计划,确定隔离期、检测与免疫接种需要。

02

隔离舍

规划设计

在猪场设计中,隔离区最好坐落在生产区的边界之外。隔离舍与大群之间的理想距离是4.8公里,但至少要达到400米。从布局上应考虑主流风向和表水径流,确保不会将污染从隔离设施带到大群。

管理

场区内基础设施设备和建设要符合管理要求,生产工作须科学化、养殖记录要规范化,区内的猪群要有可追溯标识。按照全进全出模式运营,所有引进种猪都应与大群隔离不少于八周,其中四周完全隔离,在第四周时由兽医对猪进行采血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任何动物都不得从隔离舍转出。

03

生产流程

各单位应采用全进/全出生产系统,以降低饲养环境中的病原水平。当病原水平高的时候,这种系统能够降低发病风险。而且,还能防止疾病从高日龄猪只传给小日龄猪只,从而改进猪场的健康状态和生长速率。

04

猪舍布局

在中国养猪建设过程中,根据规模大小,可分为一点式、两点式、三点式或多点式布局。较小规模的猪场可根据土地面积大小设计一点式,这样管理比较方便;大规模的猪场(如超过2400头母猪的猪场),可根据管理要求设计两点式或三点式,每个区域布局可根据主风向把保育区放在上方向,其他饲养区域可布局在下风向。

05

封闭猪群与扩繁

封闭猪群是生物安全的关键要点之一,可以将疾病入侵的风险降至最低,保障舍外环境对猪只的影响,有利于舍内小环境的调节,给猪只提供舒适的环境要求,有助于猪群内部健康状态的稳定。

06

环境控制

当前建设的猪场均为密闭性猪舍,因此猪舍内部的环境对猪群的健康和生物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在猪舍的环境系统设计上,猪舍环境控制系统是一个整体,应当根据猪只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综合考虑栏体设计、地板设计、空间设计、排污设计、房舍结构等一系列因素。从而确保猪舍空气的良好,给不同阶段的猪群提供最佳适宜的温度。

07

供料方式

料塔是生物安全中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在猪场供料方式设计上尽可能将料塔设计在场外靠近猪舍的地方,饲料运输车不进入猪场。同时定期清空、清扫料塔,确保料塔保持密闭、干燥。建议: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采用集中供料的输料模式,从供料环节减少生物安全隐患。

08

消毒

生物安全措施应着重考虑设施和设备的卫生。应当系统地对猪场进行消毒,包括:猪群内正在使用的设备的清洗消毒、场内使用的车辆的清洗消毒和人员进出猪舍的消毒等。消毒过程包括:喷雾消毒、清洗(人员需要洗澡),再用合适的、高效的消毒剂按照标签说明进行消毒。

09

人员

尽管最容易传播疾病的方式是猪只的转群,但通过猪场人员造成的疾病引入的风险也很常见。要想降低经人员引入疾病的风险,必须对猪场员工进行系统生物安全的培训并严格要求,从人员角度最大限度确保生物安全。

10

出猪台设施

在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中,出猪台设施是仅次于场址的重要的生物安全设施,也是直接与外界接触交叉的敏感区域,因此,建议建造出猪台时需:

划分明确的出猪台净区和脏区;

出猪台的设计应保证冲洗污水不能回流猪舍;

建造防鸟网和防鼠措施:

保证出猪台每次使用后能够及时彻底冲洗消毒;

出猪台应设计在猪场下风向或距离生产区更远的区域。

内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控制猪场已有疾病的扩散,尽可能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外部生物安全的目标是维持猪群良好的健康水平,避免新的病原侵入猪群。以下将详细解读猪场外部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外部生物安全措施

11

访客进出

建立来访预约及登记制度,确保访客理解并遵守猪场的生物安全守则;

设置工作人员和访客的进出口及通道标识,避免交叉、重叠;

访客需按规定沐浴消毒甚至隔离后才能进入场区及猪舍,除非必须,访客不应进入猪栏、转猪走道,或触摸猪只;

访客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猪舍,所带的测量记录仪等应经过彻底清洗和消毒,猪场应适当备置这类物品,尽量避免使用其它猪场用过的设备;

为投递人员设置投递点,避免设在场内人员穿行的区域,确保邮件、养猪设备、饲料、药品、精液等外来物品的安全。

12

车辆进出

来访车辆尽可能不进入场区边界,可在场外设停车场;不允许载猪(包括活猪和死猪)车辆进场;只允许本场车辆和机械进入场区,在入口设置消毒池,进场车辆需严格消毒,尤其注意清除带有蓝耳病等疫病风险的粪便;

制定一项“无归”政策,任何猪只一旦越过了某个特定边界,如只要踏上了卡车车厢,就不能再返回猪场;

确定猪场的“脏路”(拖车、饲料、运输车辆、掉落家畜捡拾车、粪车)和“净路”(猪场和员工的车辆),“脏路”应远离猪舍;确保料车不需要一次为两家猪场送料,最好采用现代化的自动饲喂系统,实现场外供料;

确保运猪卡车到场前经清洗消毒,并充分干燥。任何情况下参与装猪的卡车司机都不得进入任何猪舍;除非绝对必须,否则猪场人员不应进入运猪车或接触车厢挡板,尤其是在卡车直接来自屠宰场的情况下。

13

猪场服装

场区边界处提供靴子消毒池,消毒前应先清除所有可见的粪污,要注意,雨水的稀释、错误的浓度、以及久不更换都会影响消毒液的效果;

为不同的猪舍配置不同的靴子和服装,避免猪舍间交叉使用,用后应清洗消毒,一次性物件用完都应弃置;

如场内员工不得不进入装猪卡车,那么他们重新进场之前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靴子,并更换全套服装。

14

猪只参展的生物安全

参展前确保参展猪只的健康状况及参展场所和运输车辆的安全;

避免互借设备,并确保猪栏、喂料器、饮水器等所有设备在使用前后的消毒和干燥;

减少参展猪只与人和动物的不必要接触;

做必要的兽医和兽药储备,以应对参展时出现的突发情况。

15

猪场外来动物控制

确保猪场围墙和建筑完好安全,防止野猪等动物进入;清理猪舍内外杂物,一经发现鼠迹马上解决;做好场内外清洁,减少苍蝇蚊虫的滋生;

清除猪舍周围的鸟巢,确保猪场设有防鸟装置,料槽加盖,及时清扫洒落饲料;

让猫狗等宠物远离猪场;工作人员家中如有猪以外的动物,到场工作时要求必须保障个人卫生,如家里有养猪,进场前不应接触,否则就相当于造访了另一家猪场,则24小时内不得接触场内猪只。

16

死猪处置

为员工列出一套清晰的处理转移死猪的例行规程;

死猪及妊娠产物应立即、正确、合法地处置,死猪应当焚烧或深埋,死猪处理地点应被视为高危地区;

最理想的炼油车的收集地点应位于场外,或在远离猪舍的地方,收集点的猪场方入口和收集者入口之间应有清晰分界,使用后需清洗消毒。

17

空气净化

除了在猪场选址及规划设计时考虑周边地理及生态环境,还可以为猪场设计安装空气过滤系统,尤其是公猪站、母猪场等对生物安全要求严格的原种猪场。外界空气通过多重空气过滤装置,能过滤掉99.5%以上的0.3μm微粒,能有效阻止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蹄疫、喘气病等原微生物感染,确保公猪站内公猪的健康,降低保育猪、育肥猪的死亡率,提升猪场效益。

春季养猪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养猪专业户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商品猪生产的任务,不仅要为国内市场和外贸提供量多质优的商品猪,而且要在实行科学养猪,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等方面为一般农户起表率作用。因此,从事商品猪生产的专业户要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要有一定的劳力、资金、技术、饲料、猪舍及没备。养猪规模也要量力而行,逐步发展。

1、长期规划经营方向和近期安排生产计划

长期规划是指对自己经营的猪场在3~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猪场发展生产的设想和打算,如饲养规模、饲养水平、饲料供应、产品质量及商品率等。规划主要根据自己的场地、资金和发展生产的条件,决不能凭主观愿望。当然场地并不是只限于自己现有的庭院和土地范围,还可以考虑承包和租用集体猪场,资金也可考虑贷款,但对承包或贷款要进行认真的科学的论证,一定要在可靠的基础上,才能扩大生产规模。近期安排主要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安排。年度生产计划是确定全年产品的生产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规定物资消耗和资金使用年限,以便合理安排全年生产活动。年度生产计划应在前一个生产年度末,在总结上一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来制定的_卜年度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1)总任务

专业户猪场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与某些单位签订的购销合同提出总的生产任务。规定猪场计划年度内猪群应达到的总头数和基础母猪头数,全年生产和培育的幼猪头数和总增重,肥育猪的头数和总增重等。

(2)配种分挽计划

它是指规定计划年度内全场所有繁殖母猪各月交配的头数,分娩胎次和产仔数。制定配种分娩计划(表6-1)必须以年初猪群结构、配种分娩的方式和时间、上年度已配母猪的头数和时间、母猪年分娩胎次、每胎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计划年度内预计淘汰的母猪头数和时间等为依据。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影响母猪配种与分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季节、气候等,经济因素如仔猪的销售旺季、饲料的价格等。

表6-1 年度猪群配种分娩计划表

(3)猪群周转计划

它是指确定各类猪群的头数,猪群的增减变化以及年终保存合理的猪群结构。

编制猪群周转计划,必须掌握以下原始资料:计划年社各种性别、年龄猪的实有头数;计划年末各个猪群按计划任务要求应达到的猪头数,母猪配种分娩计划即计划年内各月份出生的仔猪头数;出售和购人猪的头数。此外,还要定出几项王要的定额,如种猪的淘汰率、母猪的分娩率、仔猪的成活率以及各月份产品出售的比率等。猪群周转计划(表6-2)实际上是在一定时期内各个猪群及整个猪场的猪只收支计划。

表6-2 猪群周转计划表

(4)产品生产计划

它是指猪场的最终生产成果的计划。规定全年提供产品的总量及其各月分布情况。产品种类因猪场生产方向不同而异,专养母猪的专业户猪场的主要产品是提供仔猪,以头计算产量,养肥育猪的专业户的主要产品是肉猪,以肉猪头数乘以每头猪的活重。有的专业户猪场除出售仔猪外,也生产一定数量的肉猪。粪肥是猪场的副产品,也应包括在产品计划内。

(5)饲料供需计划

它是指根据年度计划内饲养各类猪所需饲料总数、自产和外购饲料的数量。它包括精饲料、青饲料以及饲料添加剂,矿物质饲料(碳酸钙、骨粉、食盐等)。饲料供需计划也是依据猪群周转计划表中每月各类猪的数量乘以每日每头全群平均定额。一般青饲料每日每头大小猪平均定额为3千克,粗料(统糠等)平均定额为1千克,精料为0.4千克。添加剂、矿物质饲料,均按每吨混合料添加的数量计算,即依据每月需消耗多少吨混合料再计算出需要量。

2、应有必要的设备

专业户养猪场应根据自己饲养各类猪的数量(猪场规模)修建适当数母的猪舍和购置必要的设备。

(1)猪舍

养猪生产规模确定以后,要按照计划,合理修建猪舍,添置养殖设备。猪舍可以因陋就简,利用旧房、牛栏养猪。肉猪可按每头占栏舍面积1~1.2平方米计算,母猪舍一般每间面积7~9平方米,另加室外运动场(与舍内面积大体相等)。如1年出栏200头肉猪的专业户猪场,实行自繁自养,则这个猪场需基础母猪10头,需建母猪舍10~12间,每间按8平方米计算需80~96平方米,200头肉猪分两批出栏,则每批100头,需肥育猪舍100~120平方米。此外,还应有1间饲料调制间,供存放工具和调拌饲料用。年出栏200头肉猪和饲养10头母猪的猪场还应当有一间能贮放1~2个月饲料的饲料库房。

(2)设备

饲养设备主要有饲槽、水槽,还有运饲料和粪便的推车,水桶、铁铲、磅称等,都是必要的设备。如果规模稍大些的猪场,还应有饲料加工机械,以便自已配置饲料。

3、应有一定的流动资金

任何一个猪场不管其规模大小,均应有一定的流动资金,用以购买饲料、设备、常用药品等,其数量以猪场规模而定。

4、应其有一般的防疫灭病知识

专业户猪场的主要负责人,必须掌握最基本的防疫灭病知识,做到顶防接种、驱虫能自己动手,同时做到小病不求医,这样可节约开支。

5、必须要有成本核算的观念和制度

任何一个猪场要实现以尽可能少的劳动,物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而优的产品,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应用价值法则建立和健全经济核算制,对于经齐活动过程中的劳动、物质消耗及其成展实行全面系统的核算。通过核算了解猪场的产品产量、产值、生产水平和增产情况,考核固定资产的种类、数量和折旧提成、各种流动资金的储备和使用;达到及时掌握各种经济活动资料,以便及时监督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财务管理,杜绝浪费,节约生产开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保证经营盈利。

1.春季注意防病

在春季到来之时,要注意搞好消毒,加强卫生管理。将猪圈打扫干净,把调好的石灰水、草木灰水洒入猪圈内,角落、缝隙多洒一些,墙壁也用石灰水刷一刷,待栏圈里石灰水干后,再垫一些干草。积肥的猪圈勤垫草、勤出粪,保持猪舍干燥,搞好栏圈卫生。同时要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菌苗或疫苗,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

2.夏季注意降温

夏季养猪只要注意采取降温措施,猪不但长肉,而且同样长得快。要给猪身和猪舍地面冲水降温。给猪身冲水洗澡时不要冲头部。在猪吃完食后,要给猪喝足够的清洁凉水。多喂青饲料,适当喂些热能高的饲料。特别注意要采取防蚊措施,使猪能安静睡觉。

3.秋季注意饲料储备

秋季尤其是秋末冬初,气温适宜,饲料充足,是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甘薯、花生秧、豆秸等粉碎后发酵喂猪都是很好的饲料,薯类块茎、豆荚等可晒干粉碎后再用来喂猪。在秋季养猪时,除加强常规饲养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的储备和育肥催肥工作。

4.冬季注意防寒保温

在冬季来到之前,把猪栏通风漏雨的地方遮好堵严,防止冷风侵入。平时勤垫干草、勤打扫,保持圈内干燥,不让草潮湿。日常管理中应增加饲养密度,多喂些热能高的饲料,增加猪体内的热量。让猪睡在一起,既可互相取暖,又可提高栏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