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鄄城县发布关于寻找次密接的紧急公告

鄄城县发布关于寻找次密接的紧急公告

鄄城县发布关于寻找次密接的紧急公告

4月27日接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电话协查信息,获悉鄄城高速服务区加油站工作人员田某某,于4月26日凌晨3:53时为核酸检测阳性者加油,被判定为密接。田某某现在古泉社区东街居民区居住,其4月26日上午11:10时左右在北城完小接学生,与一女家长交谈约五分钟。15:45在四路广场南约50米孙记秘制烧鸡凉皮罐子汤店买鱼,18:10时左右在北城完小校门口接学生,19:05在肖宁街和四路交叉口南一三轮熟食摊点买卤菜,后返回家中。依据防控方案相关要求,目前,已排查到的次密接人员已全部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为堵塞防控工作漏洞,特提醒广大市民,凡在上述时间段与密接田某某有时空交集,尤其交谈女家长,立即联系所在镇街并报备,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若隐瞒不报,一旦造成不良后果,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特此公告。

咨询电话:7709601,7352688。

鄄城县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4月27日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