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想要免耕,需要掌握哪些栽培技术呢?
油菜免耕种植。即指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经过翻耕整地,板田直接播种或移栽的一种种植方式,虽然于常规育苗移栽或直播方式基本相同,但是油菜种植时免除了土壤翻耕整地措施,冬发免耕栽培与耕翻栽培比较,免耕栽培的油菜越冬期的单株绿叶数多,盘径增大,单株鲜重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有利于提高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数和产量。?直播油菜由于播期延迟,使得植株矮小,枝条和结果量都会减少,单株产量降低,因此要加大种植密度,用增加的株数来弥补单株产量的不足,从而提高亩产量。
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在油菜苗4-5叶期,每667平方米用17.5%油草双克乳油90-100毫升兑水40千克喷雾。条播的可进行中耕培土、除草。播种前若田间较湿润可直接播种,若田间较为干燥则需要罐一次跑马水。播种前需整好地,厢宽1.5-2米,机械开沟厢宽最适为1.6-1.8米,开好腰沟(深30-35厘米)及围沟。
油菜齐苗后每667m2施尿素2~3kg。5~6叶期每667m2再追施尿素7~8kg。冬前油菜达到8~12叶,为保证安全越冬,稳施墓肥,冬施春用,时间掌握在冬至前为宜。苗床与大田比例一般为1∶4.5,油菜种子小,苗床应平、细、实,即厢面平整,土层细碎并适当紧实,以保证种子落子均匀,深浅一致,早生快出。
油菜播种时可以密集种植,油菜幼苗可以作为蔬菜,由于油菜种子过小,播种时要浅播,然后在种子上覆盖两厘米左右厚度的土壤,保证土壤和种子密切接触,后期根据墒情浇水。
白露”已过,油菜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今年油菜秋冬种形势总体较好,前茬作物生育期正常,种子质量普遍较高,有利于及时腾茬和播种出苗。但秋冬种期间,天气不确定性大。据气象部门预测,油菜主产区旱涝风险并存,华西秋雨偏早偏强,长江上游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多2—4成,可能出现区域性渍害;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高温干旱持续,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伏秋连旱。今年,南方地区既要稳住夏收油菜播种面积,又要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冬油菜,抓住秋冬种这一关键时期、播种这一关键环节至关重要。各地要以“选良种、增密度、开三沟、强田管、防灾害”为重点,分区域(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分类型(水田、旱田)、分模式(稻油、稻稻油、稻再油),科学开展油菜秋冬种生产,确保种在适播期、一播保全苗,全力夯实明年夏收油菜丰产丰收基础。
一、长江上游地区
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及陕西汉中市等地,水田以稻油轮作为主,旱坡地以玉米、烟叶、杂粮与油菜轮作为主。该区域油菜播种季秋雨多,稻茬田油菜湿害较重,冬春季气温较高,旱坡地易发生春旱。油菜传统种植区应大力推广高油高产品种和联合机械直播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油菜新增扩种区要根据地形选择适当的栽培模式,稻茬田可采用油菜耐湿带状浅旋机播技术,破解播种难、出苗难问题;旱坡地可采用大壮苗免耕移栽技术,搭建高产苗架基础,提高油菜产量。
(一)科学选种。水田应针对油菜播种季湿害严重,田间早熟禾、野燕麦等草害严重等问题,选用中早熟、耐渍、抗病、苗期长势旺、耐密植、抗倒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旱坡地应针对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差,营养元素易流失,易发生冬春干旱等问题,选用耐旱、养分高效、耐低硼的高产早熟甘蓝型油菜或芥菜型油菜品种。提倡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提前防控病虫害。
(二)开好“三沟”。油菜收不收,关键看三沟,做好油菜田厢沟、腰沟、围沟配套是获得高产的技术关键。水田应在水稻下弯时提前开沟排水,厢沟、腰沟、围沟深度分别达到20—25厘米、25—30厘米、25—30厘米;旱地应结合播前耕整地做好三沟配套,厢沟、腰沟、围沟深度分别达到15—20厘米、20—25厘米、20—25厘米。同时,水田和旱地都应在地势较低的田埂处开挖缺口(宽35—40厘米、深40—45厘米),以便于排水顺畅。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均可参照此标准开沟。
(三)高效播种。适期播种。该区油菜育苗移栽适宜播期为9月10日至15日,直播油菜适宜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15日。如播期推迟到10月底,气温将大幅下降,易导致油菜缺苗断垄,需适当增加20%—30%播种量。对于根肿病易发区,可适当推迟播种,降低根肿病发生。适密播种。育苗移栽每亩大田准备苗床0.1亩,翻耕移栽密度0.5—0.8万株/亩,免耕移栽密度0.6—0.8万株/亩;机械直播每亩用种300克,无人机飞播每亩用种400—500克,亩保苗2—3万株。精细播种。育苗移栽苗床地要求厢面平整,土壤细碎,厢面宽1.3—1.8米,厢沟宽20厘米,围边沟深30厘米,中沟深20厘米。播种后苗床地可用多菌灵兑水均匀喷雾预防病害。机械直播应确保播种行距25—30厘米,播种深度0.5—2.5厘米。人工撒播,应坚持定量均匀早播,每公斤种子与5公斤颗粒尿素混匀后,多次来回均匀撒播,播种后可用细沙土、土渣肥或细碎稻草轻微覆盖,厚度不超过1厘米。
(四)精准施肥。育苗移栽每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钾4—5公斤、硼砂1公斤做基肥,并根据移栽后油菜田间长势,于根际表土追施氮肥或复合肥1—2次。机播、无人机飞播、人工撒播地块,一般每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钾肥8公斤、硼肥1公斤做基肥,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有机肥150—200公斤/亩,后期可根据苗情长势,叶面喷施水溶肥1—2次。
(五)防治病虫。长江上游地区雨水较多,田间高湿易加重菌核病发生,是防治重点,可采用可选用咪鲜胺、氟唑菌酰羟胺、异菌脲、腐霉利、多菌灵、菌核净、甲基硫菌灵等药剂适时防控。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出现抗性产生。云南西南部、川西平原等根肿病发生较重的区域,首选抗根肿病品种,如无抗病品种,可采取适当推迟播期、及时拔除染病植株等措施,减轻病害,防止病原扩散。如果田间虫害和草害发生较重,可分别参照长江中游和下游地区有关方法进行防治。
(六)防灾减灾。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华西秋雨偏强,长江上游大部降雨较往年偏多,应提前预防田间渍害发生。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定期清除厢沟、腰沟、围沟中的杂物和泥土,加深加宽加固沟系,保证“三沟”畅通,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保持土壤墒情适宜,提高根系活力。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厢面覆盖干草木灰或干细土,加快降低田间湿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1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