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园林植物育种应从哪几个方面加强?
一,突出抗性育种和适应商品生产的育种目标
在育种目标上除一般的观赏性状之外,另外两方面也是比较突出的:一是抗性育种,一是适应花卉商品生产的育种。近些年来,由于农药、化肥的应用,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抗病虫害、抗污染以及为使优良种类的园林植物适应范围更广而进行的抗逆性(抗寒、抗早、耐盐碱等)育种,成为园林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广泛利用杂种优势
花卉杂种优势现象在花卉育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培育的花卉新品种中,杂种一代(或杂种二代)约占70%~80%。
三,促进育种和良种繁育的种苗业规模化、产业化
随着世界花卉产品消费量的增长,花卉市场的不断扩大,育种和良种繁育的种苗业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花卉产业发展的趋势。
四,加强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利用选拔野生花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以观赏价值高的种类为首选目标。如缠枝牡丹、紫花地丁等。
②选拔有特殊优点的种类。如蒲公英可在早春开花,并具有四季开花特性:牛
③应选抗逆性很强的类型。如具有抗旱、抗寒、耐践踏等特性。?百度文库
④选择适于作地被植物的种类。如二月兰等。?BAJDUWENKU?
⑤选种与引种驯化相结合。
五,探索育种新途径、新技术
尽管当前园林植物育种的主流仍然是杂交、选育等常规育种手段,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诱变技术、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等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园林植物育种之中,生物技术的发展已开辟了分子育种途径,并成为花卉育种的热点。
六,拓展传统名花的育种方向
改革名花走出新路,也是当前国内外花卉育种方向之一。如我国传统名花牡丹、梅花盆栽品种的培育,菊花盆栽和切花类型的培育等。
七,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研究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只有占有比较全面的专属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系统研究,才能在较大的群体中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最佳组合进行杂交,培育新品种。
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建技术要点?
一、适树适栽。首先,必须了解树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对栽植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有成功的引种试验和成熟的栽培养护技术。特别是花灌木新品种的选择应用,要比观叶、观形的园林树种更加慎重,因为此类树种的适应性表现除树体成活之外,还有花果观赏性状的完美表达。适树适栽原则的最简便做法,就是选用性状优良的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尤其是在生态林的规划设计中,更应实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以求营造生态群落效应。
其次,可利用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气候条件,突破原有生态环境的局限性,满足新引入树种的生长发育要求,达到适树适栽。例如:可筑山引水,设立外围屏障;改土施肥,变更土壤性质;束草防寒,增强树木抗寒能力。此外,更可利用建筑物防风御寒,小庭院围合聚温,以减少冬季低温的侵害,扩大南树北移的范围。
第三,地下水位的控制在适树适栽的原则中,具有重要地位。地下水位过高是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的主要因素。现有园林树种中,耐湿树种极为匮乏,特别是雪松、广玉兰、桃树、樱花等对根际积水极为敏感,栽植时可采用抬高地面或深沟降渍的措施,以利于树体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适树适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树种光照适应性的掌握。园林树木栽植不同于一般造林,多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群落生态种植模式,来表现景观效果。因此,多树种群体配植时,对树种耐阴性和喜阳花灌木配植位置的思考,就显得极为突出。
1.园林树木生长规律图形有两种,即S型和双S型。
a.S型图型的特点是树木前期生长缓慢,中期迅速生长,后期生长又缓慢下来,可概括为慢快慢。
b.双S型的特点是前期生长快,中期生长慢下来,后期又加速膨大,可概括为快慢快。
2.适地适树的含义有:
(1)选择树种与当地环境、气候相适应,即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是因地制宜原则在选择树种上的具体化,适地适树是园林绿化栽植植物的基本原则。
(2)选择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 生长健壮,充分发挥树木的作用,是园林配植的重要原则。
适地适树的途径:
(1)选择适合某种立地条件的树木(成活+综合功能作用+市场)
(2)改造(改树适地与改地适树)
a.改树适地: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改造树种某些特性。
b.改地适树:换土、施肥、灌溉、温度、土地管理等措施—改变生长环境。如:立交桥下的绿化,十大功劳、八角金盘、常春藤、桃叶珊瑚、法国冬青(珊瑚树)
3.优点:a.有利于创造最佳人居环境:可以提前让市民享受森林巨大的生态效益,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b.有利于传统绿化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小苗定植培育时间长,护理难度大,设计的景观效果不易实现。大树进城一次成林、一次成景,一步到位。c.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把树农闲置的树木资源变成现金收入,可以帮助农村致富,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树的积极性。
缺点:a.大树离开原来的生存环境,孤身来到湿度、大气污染度等环境条件都不一样的城市,容易染上病虫害,成活率难以保障。b.将大树从一个地方移栽到另一个地方,实际上是掠夺大树原生长地的绿色人文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c.将大树连根拔起,会引起周围局部水土流失,严重的还会造成泥石流和山体滑坡。d.移栽成本过高,经济上得不偿失。
4. 独本菊又称品种菊,每盆一株,一株一花,造型大方美观,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的特征。经笔者多年实践,总结出培育独本菊的技术要点:即冬藏、春种、夏定和秋养四大环节。
a.冬藏秋末冬初精选脚芽扦插,放在向阳、低温(3°C左右)的室内养护,土壤不干透则不浇水,以防徒长。
b.春种翌年3月将冬藏的脚芽苗分栽在装有普通培养土的盆内,置于室外背风、向阳处养护,适当浇水并注意松土,以促进根系迅速生长。
c.夏定当苗长到40cm左右时,用分期分批摘心的方法,促使萌发新的脚芽。7月中旬以后进行摘心和抹芽,待盆土内萌发出几个脚芽苗时,选留从盆边长出的一个顶芽饱满、长势旺盛的脚芽苗,其余的全.部挖掉。待留下的苗长到约15cm高时,脱盆另栽于盛有腐叶土的"坯子盆"内,先不要将老秆剪掉,待新苗长到40cm高时(此时新根系已充实),再把老秆齐土剪掉。为了使夏定苗形成老、中、青三段根,要随着新株生长先后分3次填加土,并分别放入碎骨片、腐叶土和过磷酸钙等肥料。
d.秋养8月中旬以后,夏定的新株成形后,翻松表土,再填入3层加肥的培养土。9月中旬植株定型,花芽已全部形成并进入孕蕾阶段,应及时用细竹竿进行绑缚,每隔15cm左右用绿色塑料带绑扎一道。自9月上旬以后,可每周施-次稀薄酱渣水,并施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液或1000倍磷酸-二氢钾液进行根外追肥,直至花蕾透色。自立秋至10月上旬,要注意随时将所有腋芽萌发的侧蕾用小刀剥除,以保证顶蕾充分发育。
按照三段根法养护的独本菊,5月下旬到6月上旬经过摘心抹侧芽后,会陆续发出根芽,以备7月中下旬定植。一般根芽最佳露头时间是夏至前后。但是,今年北京地区6月份以来,由于气温不稳定,光照较强。使得一些长势较弱的母株受到抑制,迟迟不翻根芽,为了保证适时定植,应该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促进根芽出土。注意适当遮荫。可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70%的疏光遮荫。其次,可以在傍晚酌情少量追施一、二次0.1-0.2%的速效化肥,但是不宜追施有机肥。另外还要松土。松土时要注意不可过深,避免碰伤未露头的根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