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饲料中金霉素还能用吗

好像不能了吧,你自己找找下面的目录里有吗,如果没有就是不允许了吧。

饲料中金霉素还能用吗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0)》(征求意见稿)

附录一

类 别通用名称适用范围

氨基酸L-赖氨酸、L-赖氨酸盐酸盐、L-赖氨酸硫酸盐及其发酵副产物(产自谷氨酸棒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L-赖氨酸含量不低于51%)、DL-蛋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甘氨酸、L-酪氨酸、L-丙氨酸、天(门)冬氨酸、L-亮氨酸、异亮氨酸、L-脯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L-半胱氨酸、L-组氨酸、缬氨酸、胱氨酸、牛磺酸养殖动物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猪、鸡和牛

N-羟甲基蛋氨酸钙反刍动物

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β-胡萝卜素、盐酸硫胺(维生素B1)、硝酸硫胺(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氰钴胺(维生素B12)、L-抗坏血酸(维生素C)、L-抗坏血酸钙、L-抗坏血酸钠、L-抗坏血酸-2-磷酸酯、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维生素D2、维生素D3、α-生育酚(维生素E)、α-生育酚乙酸酯、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维生素K3)、二甲基嘧啶醇亚硫酸甲萘醌、亚硫酸氢烟酰胺甲萘醌、烟酸、烟酰胺、D-泛醇、D-泛酸钙、DL-泛酸钙、叶酸、D-生物素、氯化胆碱、肌醇、L-肉碱、L-肉碱盐酸盐养殖动物

25-羟基胆钙化醇(25-羟基维生素D3)猪、家禽

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1氯化钠、硫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轻质碳酸钙、氯化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硫酸镁、氧化镁、氯化镁、柠檬酸亚铁、富马酸亚铁、乳酸亚铁、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碳酸亚铁、氯化铜、硫酸铜、氧化锌、氯化锌、碳酸锌、硫酸锌、乙酸锌、氯化锰、氧化锰、硫酸锰、碳酸锰、磷酸氢锰、碘化钾、碘化钠、碘酸钾、碘酸钙、氯化钴、乙酸钴、硫酸钴、亚硒酸钠、钼酸钠、蛋氨酸铜络(螯)合物、蛋氨酸铁络(螯)合物、蛋氨酸锰络(螯)合物、蛋氨酸锌络(螯)合物、赖氨酸铜络(螯)合物、赖氨酸锌络(螯)合物、甘氨酸铜络(螯)合物、甘氨酸铁络(螯)合物、酵母铜*、酵母铁*、酵母锰*、酵母硒*、蛋白铜*、蛋白铁*、蛋白锌*养殖动物

烟酸铬、酵母铬*、蛋氨酸铬*、吡啶甲酸铬生长肥育猪

丙酸铬*猪

丙酸锌*猪、牛和家禽

硫酸钾、三氧化二铁、氧化铜反刍动物

碳酸钴反刍动物、猫、狗

碱式氯化铜猪、肉鸡

稀土(铈和镧)壳糖胺螯合盐 畜禽、鱼和虾

酶制剂2

淀粉酶(产自黑曲霉、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米曲霉、大麦芽、酸解支链淀粉芽孢杆菌) 青贮玉米、玉米、玉米蛋白粉、豆粕、小麦、次粉、大麦、高粱、燕麦、豌豆、木薯、小米、大米

α-半乳糖苷酶(产自黑曲霉)豆粕

纤维素酶(产自长柄木霉、黑曲霉、孤独腐质霉、绳状青霉*) 玉米、大麦、小麦、麦麸、黑麦、高粱

β-葡聚糖酶(产自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绳状青霉*、解淀粉芽孢杆菌、棘孢曲霉) 小麦、大麦、菜籽粕、小麦副产物、去壳燕麦、黑麦、黑小麦、高粱

葡萄糖氧化酶(产自特异青霉、黑曲霉)葡萄糖

脂肪酶(产自黑曲霉、米曲霉) 动物或植物源性油脂或脂肪

麦芽糖酶(产自枯草芽孢杆菌)麦芽糖

甘露聚糖酶(产自迟缓芽孢杆菌、黑曲霉、长柄木霉)玉米、豆粕、椰子粕

果胶酶(产自黑曲霉、棘孢曲霉) 玉米、小麦

植酸酶(产自黑曲霉、米曲霉)玉米、豆粕、葵花籽粕、玉米糁渣、木薯、植物副产物

蛋白酶(产自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长柄木霉) 植物和动物蛋白

角蛋白酶(产自地衣芽孢杆菌)植物和动物蛋白

木聚糖酶(产自米曲霉、孤独腐质霉、长柄木霉、枯草芽孢杆菌、绳状青霉*、黑曲霉)玉米、大麦、黑麦、小麦、高粱、黑小麦、燕麦

微生物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养殖动物

产丙酸丙酸杆菌、布氏乳杆菌青贮饲料、牛饲料

副干酪乳杆菌青贮饲料

凝结芽孢杆菌肉鸡,生长育肥猪

侧孢芽孢杆菌肉鸡、肉鸭、猪、虾

非蛋白氮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液氨、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异丁叉二脲、磷酸脲、氯化铵反刍动物

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养殖动物

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甲酸、甲酸铵、甲酸钙、乙酸、双乙酸钠、丙酸、丙酸铵、丙酸钠、丙酸钙、丁酸、丁酸钠、乳酸、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钠、山梨酸钾、富马酸、柠檬酸、柠檬酸钾、柠檬酸钠、柠檬酸钙、酒石酸、苹果酸、磷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碳酸钠、养殖动物

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宠物

氯化铵反刍动物

着色剂β-胡萝卜素、辣椒红、β-阿朴-8’-胡萝卜素醛、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斑蝥黄)家禽

天然叶黄素(源自万寿菊)家禽、水产动物

虾青素、红法夫酵母水产动物

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诱惑红、胭脂红、亮蓝、靓蓝、二氧化钛宠物

调味剂和

香料 糖精钠、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食品用香料3养殖动物

粘结剂、抗结块剂和稳定剂α-淀粉、三氧化二铝、可食脂肪酸钙盐、可食用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硅酸钙、硅铝酸钠、硫酸钙、硬脂酸钙、甘油脂肪酸酯、聚丙烯酸树脂Ⅱ、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丙二醇、二氧化硅、卵磷脂、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琼脂、瓜尔胶、阿拉伯树胶、黄原胶、甘露糖醇、木质素磺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焦磷酸二钠、单硬脂酸甘油酯养殖动物

丙三醇猪、鸡和鱼

硬脂酸*猪、牛和家禽

多糖和寡糖低聚木糖(木寡糖)蛋鸡和水产养殖动物

低聚壳聚糖猪、鸡和水产

养殖动物

半乳甘露寡糖猪、肉鸡、兔和水产养殖动物

果寡糖、甘露寡糖、麦芽糊精养殖动物

壳寡糖仔猪、肉鸡、肉鸭、虹鳟鱼

其它甜菜碱、甜菜碱盐酸盐、大蒜素、山梨糖醇、大豆磷脂、天然类固醇萨洒皂角苷(源自丝兰)、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啤酒酵母培养物*、啤酒酵母提取物*、啤酒酵母细胞壁*养殖动物

糖萜素(源自山茶籽饼)、牛至香酚*猪和家禽

乙酰氧肟酸反刍动物

半胱胺盐酸盐(有效成分含量≤27%)畜禽

苜蓿提取物(有效成分为苜蓿多糖、苜蓿黄酮、苜蓿皂甙)仔猪、育肥猪、肉鸡

杜仲叶提取物(有效成分为绿原酸、杜仲多糖、杜仲黄酮)生长育肥猪、鱼、虾

*羊藿提取物(有效成分为*羊藿苷)鸡、猪、绵羊、奶牛

α-环丙氨酸鸡

注:

*为已获得进口登记证的饲料添加剂,进口或在中国境内生产带“*”的饲料添加剂时,农业部需要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技术评审。

1所列物质包括无水和结晶水形态;

2酶制剂的适用范围为典型底物,仅作为推荐,并不包括所有可用底物;

3食品用香料见《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中食品用香料名单。

腌腊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精料是一定要加的 不光是为了吃饱的问题 精料可以提高牛的免疫力以及增加怀孕母牛的繁殖能力哺育能力

(1)原料种类力求多样

按照惯用的分类法,同类之间的也尽量有 2 种以上的搭配。比如能量饲料:玉米

用量的 45%可以用次粉或碎米代替

(2)关注原料组合效应

不同原料之间存在正负组合效应。

以桑叶为主饲喂的就该注意在添加饼粕类饲料时尽量不要用菜仔粕;而甜菜渣资

源丰富的区域,建议种植苜蓿配合使用,效果之好将超越你的想象。

(3)关于木桶理论

这是常识,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只给羊吃苜蓿,那么至少有 40%的苜蓿是被

浪费的。所以平衡是被追求的,但是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平衡”不是查了

营养需要把营养素简单的堆积,因为能蛋比,因为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拮抗和

促进。因而营养的“动态平衡”才是目标。未知促生长因子的存在已经在昭示:

学无止境。

(六)养羊必备六字诀:

一调,一排,一辅。

1、一调

就是调瘤胃,瘤胃酸碱平衡,PH 值 5.5-7。

调节瘤胃酸碱平衡,要用小苏打(碳酸氢钠)或碱性的物质去中和。添加小苏打

一般 0.5%就够。但现实中,很多人用青贮、豆腐渣等类似的酸性东西,那这个

小苏打的量就要加大。

尽量就少用那些带酸容易引起 PH 值降低的粗料饲草,否则会拉下精料用量。进

而影响日增重。

2、一排

就是排泄,靠镁。表现形式在硫酸镁或氧化镁。硫酸镁就是泻盐,帮助排粪便。

对单胃动物而言,一定剂量镁有轻泻性,这时要少用麸皮,麸皮控制在 5%以内。

不使用镁也可以加大使用麸皮。

现实中放牧的羊,谈不上上面的 6 字诀,但老有这问题 那问题出现。当然现实

中就简单把几种原料加以组合,就是精料。根本也不用什么预混料,不用辅助。

但是既然做就要深入去做,生产奥拓车,还是生产奔驰车,我们要做就做羊中奔

驰,追求精品。

3、一辅

就是预混料的辅助作用。

七)如何识别好品质多维

先看成分表,各项单项维生素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就淘汰。

品种好的多维,应该具备哪些单项维生素呢?

VA、VD3、VE、烟酸或烟酰胺、VK、B1、B2、B6、B12、泛酸钙、叶酸、生物素。

这是良好多维必须具备的,而市场上对于牛羊的多维,很多只有 VA、VE、VD3

和烟酸或烟酰胺四种。说明书写的都很好,并不见得是好多维。

所谓多维就是上面讲的那些各种单项维生素,如果里面还添加氨基酸等等物质,

基本可以排除不买,不是专业的多维。专业的厂家是不会那样做多维的。

一般建议买蛋鸡或种鸡专用多维,还有就是母猪或仔猪专用多维。

1、外观识别

多维一般以玉米蛋白粉或脱脂米糠为载体,以**居多。所以别的颜色就要小心

了。

2、流散性识别

当发现多维结块,流散性差,就要注意了。结块一般是水分高,保存不好,B 族

维生素基本就失效了。

3、均匀性识别

抓一把在阳光下照射,就能看出均匀度分布。

4、气味识别

闻多维有股特殊的气味,而不是无味。也不是什么浓浓的香精味(乳甜香或果香)。

各种单项维生素价格基本在一公斤 100 元上下

腌腊制品是我国的一类传统制品,那么其原理你知道吗?直到现在,肉类腌制仍很普遍,但现在的腌制目的已经不仅限于防腐贮藏,它还具有改善肉的风味和颜色的作用,以达到提高肉品质的目的。

肉的腌制是用食盐或以食盐为主并添加硝酸钠、香辛料等辅料,对肉进行浸渍的过程。近年来,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在腌制时常加入磷酸盐、异抗坏血酸钠等肉品添加剂,以提高肉的保水性,获得较高的成品率。

腌制材料及其作用

(一)食盐及其作用

食盐是肉类腌制最基本的材料。食盐不能灭菌,一定浓度(10%~15%)的食盐溶液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繁殖,对腌腊制品有防腐作用。

1、防腐作用

腌制过程中食盐的防腐作用主要表现在:

(1) 食盐较高的渗透压,引起微生物细胞的脱水、变形。

(2) 食盐与膜蛋白质的肽键结合,导致细菌酶活性下降或丧失。

(3) 钠离子的迁移率小,能破坏微生物细胞的正常代谢,氯离子比其他阴离子(如溴离子)具有更强的抑制微生物活动的作用。

(4)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食盐溶液中,导致溶液中缺氧,防止了好氧菌的繁殖。

(5)食盐溶解于水后发生解离,减少了游离水分,破坏了水的代谢,导致微生物难以生长。

2、突出鲜味作用

肉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具有鲜味的成分,常常要在一定浓度的咸味下才能表现出来。

3、渗透作用

食盐能促使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向肌肉深层渗透。

(二)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作用

肉品腌制过程中常加入硝酸盐、亚硝酸盐,其具有如下作用:

(1)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以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也可以抑制许多其他类型腐败菌的生长。这种作用在硝酸盐浓度为0.1%和亚硝酸盐浓度为0.01%左右时最为明显。

(2) 抗氧化作用,延缓腌肉腐败,这是由于它本身有还原性。

(3) 有助于腌肉独特风味的产生,抑制蒸煮味产生。

(4) 优良的呈色作用。

(三)糖及其作用

在肉品腌制过程中加入糖可起如下作用:

1、调味作用:在肉制品加工中,添加白糖具有缓和咸味的作用。

2、助色作用:还原糖(葡萄糖等)能吸收氧气防止肉脱色;糖为硝酸盐还原菌提供能源,使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加速NO的形成,使发色效果更佳。

3、增加嫩度:由于糖受微生物和酶的作用而产生酸,促进盐水溶液中pH值下降而提高肉的保水性,使肌肉组织变软,因而增加了肉的嫩度。

4、产生风味物质:糖和含硫氨基酸之间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醛类等羰基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增加肉的风味。

(四)磷酸盐及其作用

磷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肉的保水性,增加黏着力,使肉在加工过程中减少营养成分损失,保持肉的柔嫩性,增加出品率。由于磷酸盐呈碱性,加入肉中能提高肉的pH值,使肉膨胀度增大,从而增强保水性,增加产品的黏着力和减少养分流失,防止肉制品的变色和变质,有利于调味料浸入肉中心,使产品有良好的外观和光泽。

(五)抗坏血酸盐、异抗坏血酸盐及其作用

(1) 抗坏血酸盐可以同亚硝酸发生化学反应,增加NO的形成,使发色过程加速。如在法兰克福香肠加工中,使用抗坏血酸盐可使腌制时间缩短1/3。

(2) 抗坏血酸盐有利于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肌红蛋白,因而加快了腌制的速度。

(3) 多量的抗坏血酸盐能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因而稳定腌肉的颜色和风味。

(4) 在一定条件下抗坏血酸盐具有减少亚硝胺形成的作用。

(六)水的作用

在肉品腌制过程中,水具有如下作用:

(1) 可以作为盐、亚硝酸盐、糖、磷酸盐等腌制成分分散介质。

(2) 补足产品水分损失。

(3) 补偿热加工的水分损失。

(4) 减少损耗,增加产品的商品价值,可以使产品的含水量大于原料肉的含水量。

肉的腌制方法

肉在腌制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干腌法、湿腌法、混合腌制法和注射腌制法,不同腌腊制品对腌制方法有不同的要求,有的产品采用一种腌制法即可,有的产品则需要采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腌制法。

(一)干腌法

干腌是利用食盐或混合盐,涂擦在肉的表面,然后层堆在腌制架上或层装在腌制容器内,依靠外渗汁液形成盐液进行腌制的方法。干腌法简单,在小规模肉制品厂和农村多采用此法。腌制时由于渗透和扩散作用,由肉的内部分泌出一部分水分和可溶性蛋白质与矿物质等形成盐水,逐渐完成其腌制过程,因而腌制需要的时间较长,是一种缓慢的腌制方法,但腌制品风味较好。干腌时产品总是失水的,失去水分的程度取决于腌制的时间和用盐量。腌制周期越长,用盐量越高,原料肉越瘦,腌制温度越高,产品失水越严重。

干腌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制品干爽,蛋白质损失少,水分含量低,耐贮藏。缺点是腌制不均匀,失重大,色泽较差,盐不能重复利用,工人劳动强度大。干腌法生产的产品有独特的风味和质地,我国名产火腿、咸肉、烟熏肋肉以及鱼类常采用此法腌制;国外采用干腌法生产的比例很少,主要是一些带骨火腿,如乡村火腿。

(二)湿腌法

湿腌法即盐水腌制法。就是在容器内将肉品浸没在预先配制好的食盐溶液内,通过扩散和水分转移,让腌制剂渗入肉品内部,并获得比较均匀的分布,直至它的浓度最后和盐液浓度相同的腌制方法。

湿腌法的优点是:腌制后肉的盐分均匀,盐水可重复使用,腌制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肉质较为柔软。其不足之处是:蛋白质流失严重,所需腌制时间长,风味不及干腌法,含水量高,不易贮藏;另外,卤水容易变质,保存较难。

(三)注射腌制法

为加速腌制液渗入肉内部,在用盐水腌制肉时先用盐水注射,然后再放入盐水中腌制。盐水注射法分动脉注射腌制法和肌肉注射腌制法。

1、动脉注射腌制法

此法是用泵将盐水或腌制液经动脉系统压送入分割肉或腿肉内的腌制方法,为扩散盐腌的最好方法。但一般分割胴体的方法并不考虑原来的动脉系统的完整性,故此法只能用于腌制前后腿。腌制时,用注射用的单一针头插入前后腿上的股动脉的切口内,然后将盐水或腌制液用注射泵压入腿内各部位上,使其重量增至8%~10%,有的增至20%。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缩短腌制时间(如由72h缩至8h),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不足是:成品质量不及干腌制品,风味略差。为进一步加快腌制速度和盐液吸收程度,注射后通常采用按摩或滚揉操作,以提高制品保水性,改善肉质。

2.、肌肉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分单针头注射和多针头注射两种。肌肉注射用的针头大多为多孔的。单针头注射法适合于分割肉,一般每块肉注射3~4针,每针注射量为85g左右,一般增重10%,肌肉注射可在磅秤上进行;多针头肌肉注射最适合用于形状整齐而不带骨的肉类,肋条肉最为适宜,带骨或去骨肉均可采用此法,操作情况和单针头肌肉注射相似。多针头机器的一排针头可多达20枚,每一针头中有小孔,插入深度可达26cm,平均每小时注射60000次,由于针头数量多,两针相距很近,注射时肉内的腌制液分布较好,可获得预期的增重效果。

肌肉注射法的优点是可以降低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其成品质量不及干腌制品,风味稍差,煮熟后肌肉收缩的程度比较大。

(四)混合腌制法

混合腌制法是干腌法和湿腌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先进行干腌,再放入盐水中腌制;或在注射盐水后,用干的亚硝酸盐和盐混合物涂擦在肉制品上,放在容器内腌制。干腌和湿腌相结合可减少营养成分流失,增加贮藏时的稳定性,防止产品过度脱水,咸度适中;不足之处是操作较为复杂。

用注射腌制法与干腌或湿腌结合进行,也是混合腌制法。即盐液注射入鲜肉后,再按层擦盐,然后堆叠起来;或注射盐液后装入容器内进行湿腌,但盐水浓度应低于注射用的盐水浓度,以便肉类吸收水分。

腌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食盐的纯度及用量

1、食盐的纯度

食盐中含有镁盐、钙盐等杂质,腌制中会影响食盐向肉中渗透的速度。所以,为了保证食盐迅速地渗入肉中,应尽可能选用纯度高的食盐,以阻止肉品向腐败变质方向发展。另外,食盐中不应有铜、铁、铬等微量元素存在,否则会严重影响腌制品中脂肪的氧化;食盐中硫酸镁、硫酸钠过多会使腌制品具有苦味。

2、食盐的用量

腌制液中食盐的浓度常用波美表确定。由于腌肉使用的是混合盐,其中含糖、亚硝酸盐等,对波美表读数会有影响。食盐的用量根据腌制目的、环境条件、腌制对象和产品特点来确定。肉品中盐分浓度至少在7%以上,才能达到防腐的目的。腌制时气温低,食盐用量可少些;气温高,食盐用量可多些。腌制过程中,还可加入硝酸盐防腐。但是,食盐浓度过高会使产品难以食用,从消费者能接受的腌制品咸度而言,盐分以2%~3%为宜。

(二)硝酸盐、亚硝酸盐使用量

肉制品的色泽与发色剂的使用量相关,用量不足时发色效果不理想。因此,在腌肉制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用量应尽可能降低到最低的限度。目前,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为确保使用安全,硝酸盐最大使用量为0.5g/kg,亚硝酸钠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在这个安全范围内使用发色剂的多少和原料肉的种类、加工工艺条件及气温情况等因素有关,一般气温越高,呈色作用越快,发色剂可适当少添加些。

(三)腌制温度

原料肉在腌制过程中,腌制温度越高,腌制速度就越快。但就肉类产品而言,温度高的条件下容易腐败。为防止肉类产品在食盐渗入以前出现腐败现象,腌制应在低温下,即10℃以下进行。具备冷藏库的企业,肉品宜在2~4℃条件下进行腌制。为此,历来我国传统中式肉制品的腌制都在立冬后、立春前进行。

(四)腌制添加剂的使用

添加蔗糖和葡萄糖,由于其具有还原作用,可影响肉色强度和稳定性。加烟酸、烟酰胺也可形成比较稳定的红色,但这些物质无防腐作用,还不能代替亚硝酸钠。另外,香辛料中的丁香对亚硝酸盐还有消色作用,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

(五)肉的pH值

肉的pH值会影响发色效果,亚硝酸钠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才能还原成NO,所以当肉呈中性时肉色就淡。为了提高肉制品的保水性,常加入碱性磷酸盐,加入后会引起pH值升高,影响呈色效果,所以应注意其用量。在过低的pH环境中,亚硝酸盐的消耗量增大,如使用亚硝酸盐过量,又易引起绿变,发色的最适pH值范围一般为5.6~6.0。

综上所述,为使肉制品获得鲜艳的颜色,除了要有新鲜的原料外,必须根据腌制时间长短,选择合适的发色剂,掌握适当的用量,在适宜的pH值条件下严格操作。另外,要注意低温、避光,并采用添加抗氧化剂、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添加去氧剂脱氧等措施,保持腌肉制品的色泽。

腌制成熟的标志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腌制工序对腌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品种不同腌制方法也不同,无论怎样选择都要求将原料肉腌制成熟。腌制液完全渗透到原料肉内即为腌制成熟的标志。

(一)色泽变化

肉类经过腌制后,色泽会发生变化。猪肉腌制后变硬,断面变得致密,外表色泽变深,为暗褐色,中心断面变为鲜红色。牛肉腌制后,外表变为紫红色或深红色,肉质变硬,中心断面色泽为深红色。

经注射法腌制后的肉类,中心断面的色泽为玫瑰红色,牛肉比猪肉色泽深,一般为深红色。脂肪腌制成熟后,断面呈青白色,切成薄片时略透明。

(二)弹性变化

肉类经腌制后,质地变硬,组织紧密。猪肉断面用指压手感稍硬,有弹性;牛肉断面用指压手感硬,有弹性。采用注射法腌制肉类,可起到嫩化、乳化的作用,由于肉浆、水及盐等相互作用,注射法腌制不像干腌或湿腌那样肉质发硬,而是使肉变得柔软、表面有黏性,指压凹陷处能很快恢复,有弹性。

(三)黏性变化

采用干腌或湿腌法腌制肉类后,肉块表面湿润、无黏性。采用注射法腌制肉类后,肉块表面有一层肉浆状物,有黏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