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怎样种植
1、选择地块:选择排灌方便,有机质丰富的腐殖质土壤或砂土、壤土地作为种植地。2、施肥做畦: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斤左右,然后开沟做畦。3、播种育苗:筛选种子,并对种子做消毒处理,然后于10-11月份进行播种,播种后覆盖稻草。4、苗期管理:天气干旱时,3-5天浇1次水,雨水较多时,及时排水。
一、田七种植方法与生长环境
1、种植方法
(1)选择地块
①种植地一般需选择稍微有一点坡度的地方,以便进行浇灌和排水,土壤以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壤或砂土、壤土为宜,如果是重粘土,则不宜种植田七,因为这类土地比较容易出现板结的情况,不利于田七的块茎生长。
②种植地不能选则前茬为茄类作物的地块,要求至少空置1年才能进行种植,除此之外还要求种植地的附近具有充足的水源。
(2)施肥做畦
选好种植地之后要进行深耕工作,并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之后亩施5000斤左右的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最后开沟做畦。
(3)播种育苗
①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0-11月份,播种前需筛选种子,并对种子做消毒处理(一般可以使用新高脂膜),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隔离病毒。
②播种时一般要求按照行间距为6厘米、株间距为5厘米左右的距离进行点播,播种后需覆盖一层稻草,这样既能对土壤进行保湿,还可以达到保温的作用。
(4)苗期管理
①天气较为干旱时,需时常进行浇水,一般情况下每隔3-5天就要浇1次水。若遇到雨水较多的天气,需及时疏通田间的排水系统,将多余的水排出种植地。
②定期进行除草工作,除草时一般可以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
③必要的时候,需追施适量肥料来维持田七的正常生长。
(5)田间管理
①田七一般需要育苗1年左右才能进行移栽,拔苗时需小心处理,不可伤及根部,选苗时应拔除弱苗、病苗,然后按照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的距离进行定植。
②种植后需及时浇水,以增加田七的成活率。进入夏季后光照较为强烈,需为田七搭建遮阴棚,以防田七的生长受到影响。
③在田七的生长过程中,需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施肥,这样可以促进田七的果实饱满。同时为了避免田七消耗过多的不必要的养分,可以将花薹全部摘除,使养分能够集中供应给地下的根部,促使根茎快速生长。
(6)防治病虫害
在种植田七的过程中,一般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烂根病以及蚜虫、蚧壳虫等,对于因田间水分过多、温度较高等因素所引发的一系列真菌感染的病害,通常可使用波尔多液或百菌清、多菌灵等药物进行防治。蚜虫和蚧壳虫等害虫,一般可以使用乐果乳油等药物进行防治。
2、生长环境
(1)田七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它既不耐寒,也不耐热,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把控好温度,尤其是夏季的高温和冬季的低温。夏季需加强通风,适当进行降温,冬季则要覆盖稻草,做好保温工作。
(2)田七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高,它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水涝,所以要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及时做好浇水、排水工作。
(3)田七进入生长旺季后对于养分的消耗量比较多,此时需及时追肥,保证田七能够吸收到足够的营养。
(4)田七对光照比较敏感,它喜欢散光,当光照过于强烈时要及时遮挡,不能长时间让它被阳光暴晒。
二、田七种植多久可以收获
1、一般情况下,田七需要种植3年以上才能收获,少数需种植4年左右才能收获。通常在8-10月份采收的块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养分,而且主根折干率高,加工品表皮光滑,内部组织菊花心明显。
2、种植田七之后它就会不断地生长,如果养分比较充足,则大约经过3年左右即可成熟,此时如果继续让它生长,则个体的增长情况一般不是很明显,而且内部的皂甙等物质的含量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田七的生长环境相对比较阴湿,如果成熟之后没有及时将其采挖出来,任由它继续生长,则部分块根会发生腐烂的现象。因此从整体的经济角度来考虑,田七种植3年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市场上的田七其生长期绝大多数都是3年左右。
3、一般来说,3年生的田七和4年生的田七药效最佳,如果生长年份不足,则药效较弱,如果生长年份过高,则田七已经开始老化。避开经济角度来看,一些具有特殊用途以及为了增加药性的田七会被延长种植时间,所以在购买田七时一般以能够买到生长时间相对较长的为宜。
中药三七的种植与管理技术x0d选地:三七多系家种,栽培土地宜选择向阳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质黑壤土为佳,灰土次之,红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选地是引种三七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选海拔700—1500米、东阳、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0米以上的低山区或丘陵平原地区,病虫害比较严重,而且叶片常出现早期脱落现象。经验证明,宜选阴凉通风,最好西面有高山遮阴的山坡为好。x0dx0d搭棚:搭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木柱、木横梁结构的天棚,即用木条、竹条构成,棚高5.5—6尺。另一种是木柱铁线结构的天棚,即用铁丝代替横梁,柱距8尺左右,每亩需木柱120—130根,棚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光照和温度。根据不同季节和温度的高低而进行调整,春季日光投射的角度小,光较弱,可以稀盖,一般透光度可为65%—75%,以后随光照的增强和气温的升高而逐渐加密,一般北坡直射光少,可盖稀些,南坡光强可盖密些。x0dx0d作畦:作畦一般需顺坡向作畦,以利排水和田间操作。畦宽为1.8—2尺,畦高5—6寸,畦长可随地形而定,沟宽1尺,畦面呈鱼背形。作畦后,于畦面每亩施基肥30—50担,基肥的比例为牛粪70%、草木灰30%。若有磷肥(过磷酸钙、骨粉)再加30斤左右。基肥必须腐熟后施用,均匀撒布在畦面,与土壤充分混合。x0dx0d选种播种:选三四年生三七所结的果实中成熟和饱满的种子,在冬季10—11月间,随采随播,播后用以肥料混合之火土覆盖一层,上面再盖草皮一层,促进其种子发芽。采用点播方式,行株距为3×2寸或3×3寸,每亩需种28—32万粒,覆土4—8分厚,稍压后再覆盖一层稻草(稻草要切成2—3寸小段,用石硫合剂消毒),以防止杂草生长和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阴棚漏雨打烂畦面,影响幼苗生长。覆盖厚度为0.3—0.5寸,覆盖畦面约80%。x0dx0d易地移植:三七在苗床生长一年后(俗称“籽条”)必须易地移植。移植的新地须与苗床用同样方法整理,最好在大雪或冬至期间进行。将苗床的“籽条”掘起,剪去茎叶,俗称“棵子”放入穴中,施以混合肥一撮,覆盖本土寸许,按7×6寸或8×6寸行距开沟,沟深1—1.5寸,栽苗时,使苗与沟底呈20—30度角,边栽边盖土,厚度以不露出芽头为准,不宜太厚,再盖约0.3—0.5寸厚的碎草,以不见土为原则。x0dx0d调整天棚:天棚透光度大小,对三七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透光度过小,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也少;透光度过大,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稍小为45%—50%,秋分后气温转凉,透光度可逐渐扩大为50%—60%。x0dx0d除草追肥:不论一年或两年以上园地,必须做到见草必除。施肥每年至少4—5次,多则7—8次,约每隔1—2个月追肥一次,第一次约施草木灰150斤、草皮灰500斤,在出苗达70%时进行。第二次在4月份左右,展叶时,每亩施混合肥200斤(牛骨粉30斤、过磷酸钙50斤,发酵后施用。)第三次在5月份,施混合肥200斤。第四次在7月份,施绿肥(将绿肥切碎沤制发酵),将发酵好的绿肥均匀撒布畦面。x0dx0d冬季护理:主要是清除残叶,稀疏围篱(调整透光度为70%—80%),全面消毒一次(天棚、地面、围篱全面用0.2—0.3度石硫合剂消毒),目的是为了调整棚内温度、湿度和减少越冬病虫。然后于畦面再撒混合肥1000—2000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