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叶的起源及其简介?
关于茶的起源问题,一直被蒙上神秘色彩。
但最先将此说形之于文字,并加以阐述者首推陆羽。他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同书《七之事》中又提出“三皇炎帝神农氏”为茶祖的观点,又引相传为神农所撰的《神农食经》云“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以证其说。
南宋著名思想家叶适在其读书笔记中明确指出,所谓神农发明农业、商业之说,实在不过是汉代易学家的伪造(《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周易四·系辞下》)。陆羽曾被誉为茶圣、茶祖、茶仙,《茶经》更被奉为茶学百科全书,但由于其所处时代的认知局限,留下不少经不起推敲的似是而实非之论,神农发明茶之说,即为典型一例。
提到茶的《本草》,其经历代传承,由《唐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政和本草》一路发展完善,在距今约900年前终于有了里程碑式的定本。但从《神农本经》起至《政和本草》,均无神农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的片言只字。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条记载竟出于清人孙壁文的伪造。
当代茶学泰斗吴觉农先生在其遗著《茶经述评·前言》中论定:“茶树原产地是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而在战国以前的历史条件下,还不可能把西南地区的茶叶传播到中原地区。至于《茶经》说的春秋时代晏婴曾食用过茗已不能使人置信;则神农最先使用茶叶之说,就更难以成立了。”
扩展资料:
“荼”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字,读音也各不相同,有荈茗之含义的“荼”仅为其七项义符之一。从考古发现来看,上世纪以来出土的东汉茶具上已刻有“茶”字,晋、唐碑刻上亦多出现“茶”字。众所周知,专用茶具总比茶饮略晚些问世,据陶瓷史专家颇为一致的研究成果,我国已出土的茶具可确证最早为东汉时烧造,亦可为上述战国或秦汉茶起源说提供有力的佐证。
中唐以后,“茶道大行”。这绝非如封演小说家言所谓,禅教盛行而为之推波助澜。如是,经过“三武灭佛”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唐武宗灭佛,与禅教相伴随之茶饮岂非也要绝迹?事实上,中唐以后,茶文化的发展繁荣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
参考资料:
茶的历史
茶叶源于我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我国。
——摘自《百度·百科·茶叶》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
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
扩展资料;
喝茶的好处
1、帮助散热
在现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很多人都会喜欢喝冷饮来解暑,但其实喝凉的东西会把热给遏制住,不容易散出体外,导致生病,多疑在夏天想要好好地解渴消暑散热的话,应该喝些热茶,发一发汗,很快就将体内的热散走。
2、防晒
绿茶含有一种叫儿茶素的成分,有着很强的抗氧化的功效,将绿茶中的儿茶素提取出来支撑护肤品,涂在肌肤上,可以帮助肌肤抵抗阳光照射的伤害。当然直接喝绿茶也有着防晒的效果。
3、止泻
茶能和蒜瓣一起配合,帮助止泻。大蒜有着解毒消炎的功效,而茶水能够起到抑菌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肠道中有害细菌的抑制,将茶和大蒜配合在一起,能很好地止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茶有4大好处 但要根据体质决定“茶”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