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利用浅水池塘进行养殖鱼类?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池塘的利用很高,池底淤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村内池塘,致使许多水体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就会使养殖环境恶化.

如何利用浅水池塘进行养殖鱼类?

一、确定合适的养殖类型。

水深不足1.0m的池塘,可以经过稍加改造后进行黄鳝、泥鳅等品种的养殖。若池底污泥过多,可种植莲藕等经济作物,以吸收肥分,池中可配套养殖少量鱼类。此外,还可以根据养殖鱼类的习性,尽量选择生长快、生长期短、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又能适应在浅水中生存的鱼类进行养殖,如罗非鱼、鲤鱼、鲫鱼、淡水白鲳等,是可供选择的养殖对象。

二、努力扩大水体空间养殖水体空间的大小直接影响养殖种类的生长和生存。水体水位过浅,必然造成养殖水体空间的相对狭小。在鱼类放养时,要掌握一定的放养密度,原则上以稀放为主,可以相对增加养殖水体空间。在养殖水体的利用上,要根据养殖种类的需求,保持水位长期稳定,平时要注意灌满池水以保持最高水位,水位降低时要及时加注新水。池埂上的低洼处可用硬土填平,以努力提高埂面,扩大养殖水体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养殖水体。

三、要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浅水池塘,由于水位浅,养殖水体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水温的变化比较明显。为改变这一状况,养殖者应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如春、秋两季,池塘适当的浅水有利于水温的升高,便于水体中的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殖种类的天然基础饵料生物,同时也有利于早开食,晚停食,能够促进养殖种类的快速生长;夏季水温高,水位要尽可能加深,养殖水体也要经常更换,以调节水质,控制水温;酷暑来临时,要采取避暑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池边搭棚遮阳,简便的方法是在水中捞草覆盖,或在池中及沿池四周栽种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冬季水温降低,待养殖种类达到商品鱼规格时,应尽早出售,尽量不要越冬。如果池塘内养殖有黄鳝、泥鳅,可在冰封期来临之前将池水排干,让其潜入泥底,再在泥上铺稻草等防寒。

四、加强日常管理浅水池塘进行养殖,更应加强日常管理。除注意水质变化以外,应多巡塘,勤观察,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在夏季的暴雨季节,要注意防止雨水漫塘及冲毁池埂。由于水浅,夏季更应注意池内水体缺氧而造成泛塘。夜晚还要防止偷盗,避免意外损失。在饲料投喂上,要保证养殖种类吃饱吃好,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多投喂养殖鱼类喜食的饲料,以保持营养的合理供应,而确保当年投放当年收益。需要肥水时还要及时施肥,以保证养殖水体中天然基础饵料生物的丰富。待养殖种类达到商品规格时,一旦价格合理,就要起捕出售,尽早收益,避免和减少养殖风险。

五、抓好病害预防浅水池塘,水质容易变坏,加速水体中病菌的繁殖生长,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养殖种类的死亡,所以,应及时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养殖前期,池底应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因为浅水池塘淤泥较多,底质酸性较强,用量可以稍微增加,可按300g/平方米的用量全池遍洒,以调节养殖水体的酸碱度,改良水质。苗种投放时,要进行体外消毒,可用食盐水浸洗药浴。日常管理中,还要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水体,净化水质。老鼠、蛇等敌害生物要用人工方法捕捉,尽量不让其入侵,否则会由于水浅,养殖种类无法逃避而遭受敌害生物的伤残。

怎样养殖冷水鱼?

1.全新的混养概念:科学的混养概念告诉我们,不但四大家鱼可以混养,甚至鱼、虾、贝、蟹之间也可合理搭配混养。如鳗鱼塘里混养胭脂鱼,胭脂鱼可摄食鳗鱼吃剩的碎料;对虾塘里混养小规格的尖吻鲈,尖吻鲈可及时摄食死虾,有效地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

2.淡化驯养:许多海水养殖品种是广盐性的,如虱目鱼、南美白对虾等甚至可在没有盐度的水体中生存。且海水品种在淡水中养殖,生产速度往往更快,病害也可大大减少。

3.北鱼南移:北方有许多优秀的水产品种以往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北方地区许多广温性的鱼类在从苗种开始逐渐驯化后,完全可适应南方的生长环境,甚至全年的平均生长速度较其在原产地更快,效益也更为显著。

4.杂交优势:一个优秀的杂交种,其优势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在生长速度、抗病力、对环境的适应力等方面更是引人注目,如杂交大口鲶、杂交太阳鱼等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好品种。

5.仿野生养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追求绿色食品也已成为时尚,这就必然导致了同一个品种野生的价格要高出人工养殖的许多倍。这一现象为养殖界人士拓宽了思路。如有人在四大家鱼塘里跨年度混养水鱼,结果养出的水鱼品质非常接近野生的,售价不菲。

6.超大规格: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品种中,如果能养出超大规格的品种就会物以稀为贵,其市场的接受程度也往往令人惊喜。如超大规格鲟鱼(5公斤以上),售价和售量都十分可观。

7.轮养:轮养有三大好处:一是减轻池塘底质的恶化程度;二是减少病害传染;三是根据市场行情,可灵活选择养殖品种。如有些地区上半年养殖南美白对虾,下半年养殖鲈鱼,都在防病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操作七要点安全食品生产法律、法规的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的形成使渔业健康养殖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北京市怀柔区冷水鱼养殖历史长,新品种不断引进,鱼类病害逐年增多。因此,实行健康养殖减少病害发生将成为目前冷水鱼养殖鱼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现将冷水鱼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1.选择良好的水源,保障适宜的水温

冷水鱼养殖的品种为鲑鳟鱼和鲟鱼两大类,他们原始生活环境分别为山涧溪流和江河,自然水域水质良好,水温低。因此在冷水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的河水,水温10~18℃为宜。以水温较高河水为水源的养殖场夏季可补充部分地下水降低水温。

2.建设符合健康养殖需求的鱼池结构

冷水鱼养殖池以长方形、四角圆钝的结构为佳,没有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全池均匀分布,鱼池宽4米,长不超过15米为好。鱼池排水口设置一层拦鱼栅两层闸板,采用倒虹吸式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鱼池供水应采用并联供水方式减少鱼体发病交叉感染机会。鱼池供水条件不好,采用串联鱼池供水的应在排水口下方设沉淀池减少残饵鱼粪等代谢物对下方池鱼的危害。

3.实行科学合理的放养和投喂

冷水鱼放养密度虽然可以随水交换量、溶氧量增加而加大,但放养密度在16千克/立方米以上时,由于鱼体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将使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等水化指标上升,鱼体会感到生理上的不适,只能保证平时的摄食活动,鱼体生长缓慢,抵御疾病能力将会降低。因此,冷水鱼放养应保持在10~14千克/立方米范围内,这样即可大限度地利用水体又可提高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在鱼类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饵料成份的营养平衡和品质质量,要注意饵料投喂量的掌握,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鱼成长参差不齐,残食与寄生性疾病发生;喂饵太多易发生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必须根据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投喂,在适宜的条件下鱼种日饵率3%左右,成鱼2.5%左右。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

4.保持健康的鱼类生态环境减少鱼病发生

冷水鱼健康养殖是一项生态综合工程,保持良好鱼类生态环境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冷水鱼健康养殖要做好鱼池周边环境条件的改善和保持,减少周围环境对渔业生态的不良影响。随时注意入水口有无落叶杂物流入,定期清洗池底(每周1次)防止残饵、粪便等污物的累积与藻类杂菌的孳生;饵料投喂前要过筛,筛出碎料粉,减少饵料对水环境的污染和对鱼类鳃部附着的危害;水源不足、池水水温高时,可利用增氧设备和补充地下水增加水中溶氧降低水温;对于重复利用的养殖流水可在鱼池入水口处安装UV-C紫外线水体消毒杀菌设备减少水中微生物菌群总数避免鱼病交叉感染。

5.增加鱼体营养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保证饵料营养平衡与品质的基础上增加鱼体营养可提高鱼类对疾病的抵抗力,因此,投喂适量营养饵是健康养殖的必要手段之一。

5.1投喂无机盐营养饵将250克无机盐用水溶解后拌50千克饵料,投喂给经过长途运输和体表损伤的鱼种、成鱼。可调节鱼体渗透压使体液移动储留正常,促进皮肤粘膜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5.2投喂Vc与蜂蜜营养饵将Vc10克加水溶解后和1千克蜂蜜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10天投喂一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

5.3投喂Ve与食用油营养饵将Ve5克与1千克油搅匀拌100千克饵料每周投喂1次,可增加鱼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利用增强鱼体抗贫血功能。

6.做好新品种引进的考察,严格检验检疫

引种时要充分认识新品种跨地区的风险,要求对引进的新品种实地考察,从无病区引种,并按要求严格检疫,引进后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

成鱼养殖企业购买种苗时除要实行严格的检疫和复检工作外,在购种时应遵循同一场地苗种原则,避免苗种携带的鱼病交叉感染。

7.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做好鱼病防治

冷水鱼健康养殖在鱼病防治中除了对症下药、药量准确外,正确的施药方法是极为重要的。鱼病防治用药分体外用药和体内用药两大类,体外用药施药方法有蘸、浸、泡,体内用药施药方法为投喂药饵。

蘸所用药物具有强烈刺激性,浓度高,一般(20~50)×10E-6,治疗体表损伤、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适用于规格较小或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要求将鱼放入药液中瞬间拿出。例如:用50×10E-6的碘酊为鱼种消毒。

浸所用药物有一定刺激性,浓度较高,一般(10~15)×10E-6,治疗寄生虫性疾病、预防细菌性疾病。适用于养殖中分池操作时,要求将分池鱼放入药液中10分钟左右捞出。例如:用25×10E-6福尔马林溶液浸洗治疗小瓜虫病。

泡所用药物在一定浓度条件下维持相对长的时间,一般浓度5×10E-6以下1个小时左右,治疗细菌性疾病,顽固性寄生虫和病毒性疾病。要求适当降低水体交换量及水位,在鱼池上方入水口处均匀泼酒药液,然后采用滴流管定量将药剂慢慢加入进水口中维持池中药液浓度一段时间。例如:用苯扎澳铵消毒剂2×10E-6治疗细菌性烂鳃病。

投喂药饵所用药物有中草药、抗生素、碘制剂等。中草药要求进行超微粉碎加入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抗生素可加入食用油搅饵投喂;碘制剂作为内肥药一般剂量小又溶于水可直接对水喷在饵料上投喂。投喂药饵时要减少投饵次数,投喂量为平常投喂量的70%,使鱼体处于半饥饿状态增加鱼类摄食药饵的欲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