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摘要:现在的农作物病虫害很多,农业生产中仍然离不开农药,农药产品越来越丰富,但是产品名称有一些十分接近,甚至不少都是一字之差,但是功用和用法却有所不同,这让不少农民朋友十分作难,常常因为搞不清用法而大伤脑筋,那么戊唑醇防治哪些病和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咱们到文中仔细看看吧!一、戊唑醇防治哪些病
1、禾谷类作物病害
(1)防治小麦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剂100~150克或2%干粉种衣剂100~150克或2%悬浮种衣剂100~150克或6%悬浮种衣剂30~45克,拌种或包衣。防治小麦纹枯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170~200克或5%悬浮拌种剂60~80克或6%悬浮种衣剂50~67克或0.2%悬浮种衣剂1500~2000克,拌种或包衣。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亩用有效成分12.5克,对水喷雾。
(2)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或2%干粉种衣剂400~600克或6%悬浮种衣剂100~200克,拌种或包衣。
(3)防治高粱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干拌剂或湿拌种剂400~600克或6%悬浮种衣剂100~150克,拌种或包衣。
用戊唑醇处理过的种子,播种时要求土地耙平,播种深度一般在3~5厘米为宜。出苗可能稍迟,但不影响以后的生长。
2、果树病害
(1)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于发病初期开始喷43%悬浮剂5000~7000倍液,隔10天喷1次,春梢期共喷3次,秋梢期共喷2次。
(2)防治梨黑星病,于发病初期开始喷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隔15天喷1次,共喷4~7次。
(3)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叶片发病初期开始喷农药杀菌剂戊唑醇12.5%水乳剂800~1000倍液或25%水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乳油840~1250倍液,隔10天喷1次,共喷4次。
二、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1、戊唑醇对不同病害,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
(1)小麦散黑穗病:在小麦播种前把每100公斤的种子用100-150克的2%干拌剂或湿拌剂拌种,或用6%悬浮剂30-45毫升拌种,充分拌均后播种。戊唑醇拌种可以抑制小麦出芽,其将会比未拌种的普通麦种晚发芽2-3天,多至3-5天,而对后期的产量则不会产生影响。
(2)高粱丝黑穗病:在高粱播种前把每100公斤种子用400-600克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拌种,或者使用100-150克的6%悬浮剂拌种,充分拌均后进行播种。
(3)其次是25%戊唑醇水乳剂的使用方法:其主要针对香蕉叶斑病进行防治,在25%戊唑醇水乳剂使用方法(43%戊唑醇可按2%同比例进行使用):防治香蕉叶斑病,在香蕉叶片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喷施,用25%戊唑醇水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并每隔10天进行喷药1次,总共需要喷施4次药。
(4)后是43%戊唑醇悬浮剂的使用方法: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在水稻苗期,采用每亩10-15毫升的43%戊唑醇悬浮剂,兑水30-45升,进行手动喷雾。
(5)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在其发病初期,使用43%戊唑醇悬浮剂5000-8000倍液进行喷施,并每隔10天喷1次药,春梢时期共喷药3次,秋梢时期喷药2次。
(6)梨黑星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5000倍液喷施,每隔15天喷药1次,共喷4-7次。
(7)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播种前将每100公斤种子用400-600克的2%干拌剂或湿拌剂进行拌种,充分拌匀后播种。
2、使用戊唑醇的注意事项:
(1)接触本剂应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穿好防护衣服。工作时禁止吸烟和进食。工作结束后,应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手和裸露部位。
(2)用本剂处理过的种子,严禁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
(3)本剂应贮存于干燥、通风、阴凉和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4)如有中毒情况发生,应立即就医。该药无特殊解毒剂,应对症治疗。
(5)茎叶喷雾时,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应注意使用浓度,以免造成药害。
防治方法:
1. 药物防治:
发现大量蚜虫时,及时喷施农药。用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或 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等,喷洒植株1~2次;
用1:6—1: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半小时左右),或用1:20—1: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洒,或用1:20: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混合溶液喷洒,连续喷洒植株2~3次;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入1%肥皂水或洗衣粉,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治效果。
2. 人工防治:
秋、冬季在树干基部刷白,防止蚜虫产卵;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梢、残花,集中烧毁,降低越冬虫口;冬季刮除或刷除树皮上密集越冬的卵块,及时清理残枝落叶,减少越冬虫卵;春季花卉上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
3. 保护天敌。
蚜虫的天敌很多,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和寄生蜂等,对蚜虫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尽量少施广谱性农药,避免在天敌活动高峰时期施药,有条件的可人工饲养和释放蚜虫天敌。?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介绍: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蚜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