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的经济概况
2010年,靖远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3.2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1.54%。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粮食总产量18.67亿公斤,增长3.2%。推广全膜双垄沟播10.1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落实节水灌溉16.6万亩,建成节水农业千亩示范点6个,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推广良种种植4500亩、滴灌技术500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9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靖远县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6家。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支农惠农资金5995万元,救灾补助资金616.33万元,协调支农贷款2.5亿元。
2010年,靖远县新改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75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0.9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1.5亿公斤。建成集中育苗企业3家,工厂化育苗基地1.6万平方米,完成集中育苗150万株,落实订单蔬菜1.5万亩。无公害反季节西甜瓜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畜禽产业:靖远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713万头只,其中猪、羊、鸡饲养量分别达到75万头、70.2万只、564万只。完成青贮窖6座1700立方米,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8个。
2010年,靖远县新增枸杞8000亩、文冠果1.9万亩、核桃500亩、大枣400亩,经济林面积达到10.9万亩,籽瓜面积达到11万亩。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兴堡子川农村安全饮水、复兴渠等2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梯田建设等项目建成完工,沣泰渠等3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正在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057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新修梯田3.03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解决3.2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刘川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完成渠道开挖疏浚、防渗衬砌17.77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工程总量的84.24%;易地扶贫搬迁平田整地800亩;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改造中低产田3.1万亩;土地开发整理完成4257亩;乌兰镇土地开发平整面积1257亩;建成农村沼气池地下部分2000座;秋膜覆盖推广3万亩。五合乡田窝村等7个整村推进、北滩乡大红沟村等3个移民基地村和小型水利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衬砌渠道45.25公里,新建小型水利工程6处。全县累计劳务输转8.92万人,培训农民工4.57万人,创劳务收入7.75亿元。
2010年,靖远县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2.18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2.1%,实现工业增加值6.45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6%。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46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3.1%,产值达千万元企业已达14户,年产值达亿元企业已达3户。
2010年,靖远县累计为企业担保贷款1.3亿元。北湾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已经通过验收;东湾福源5万吨复合肥生产线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国鼎宏鑫8万吨全价配合饲料生产线、荣发废旧地膜再生利用产业化、维康农业公司扩建等项目完成;金杞福源1万吨枸杞鲜果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购置;瑞丰肉牛养殖正在进行牛舍、鸡舍建设;万隆达肉羊屠宰加工完成基础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废旧塑料回收处理完成场地平整60亩;金达化20000KVA电石炉建设已改造完成;北方菜业改造提升专业化市场建设完成交易大棚、固定摊位活动板房建设。“万村千乡”农家店累计达到209家,“家电下乡”销售量达到2.4万台。、刘川工业园区已与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5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已完成,1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入户企业达到6家。非公经济实体达到3.34万户,实现销售收入43.7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7.47%,增加值达到23.3亿元,同比2009年增长17.85%。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中天化工能量系统优化及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合成干燥系统改造,万元产值能耗同比2009年下降6%,博翔电石、晖泽化工等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与2009年相比下降4.5%。
2010年,靖远县共实施各类投资项目164项,计划总投资36.8亿元,已完成投资13.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02项,完成投资8.88亿元,续建项目62项,完成投资4.66亿元。省道207线靖远至会宁县际红色旅游扶贫公路暨靖远黄河大桥建成;靖远黄河公路大桥至吴家川二级公路立项建设;双永生态供水工程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等待立项批复;北滩风电场正在编制可研,东升、五合风电场正在进行测风;农村危旧房改造完成5700户,基础设施项目11项,工业项目4项,以工代赈项目3项,能源项目2项。下达总投资4.65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48亿元。总投资38.33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9.66亿元。主要涉及农业农村方面项目37项,社会事业项目38项,城市基础项目14项,交通项目11项,工业循环经济项目9项,能源项目2项,商贸流通项目2项。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3项,签约资金11.12亿元;组织实施新续建招商引资项目40项,完成投资4.74亿元。在十六届“兰洽会”上,新签约项目11项,总投资9.23亿元。
洋芋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900-2665米,平均海拔2200米,处黄家山、兴堡子川东南部的山川地带。气候干燥,温差较大、干旱多风、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平均降雨量184mm左右,年蒸发量2400mm左右,平均气温6.4-8.8℃,日照时数2700小时左右,无霜期约160天,作物生成期大致200天。
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十年九旱,灾害较多,农业生产必展缓慢,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乡党委、政府根据靖安山川结合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发展种养殖业。
在种植业方面:大面积种植地膜洋芋,增加农民收入。引进推广“宁杞1号,宁杞2号”枸杞种苗,枸杞种植达到8200亩,枸杞育苗400多亩,年收入4800万元。
养殖业方面:以发展普通滩羊和小尾寒羊杂交为主的舍饲养羊,现年发展舍饲养羊600户,增加羊只12000多只,鸡饲养达到3万多只,猪存栏达到达到1万多头。生态建设方面: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到2005年可发展退耕还林60000余亩,年收入960余万元。
洋芋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 、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
(1) 栽培地的选择。应选地势较高、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性、能排灌、未种过薯类的田块种植。不宜选低洼地、涝湿地和粘重土地块,忌重茬,也不宜在茄果类或白菜、甘蓝等为前茬的地块上种植。适宜与豆类、禾谷类和油料类等作物轮作,这样可以预防病毒病、环腐病等多种病害。
(2)整地、施肥。清除前茬残留物后,深耕细耙,达到田平地平、土细、上实下虚,以利保墒。结合整地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4.5万kg,过磷酸钙750kg,硫酸钾225kg。然后以垄幅80cm起垄,垄高15cm,垄面宽50cm,垄沟宽30cm,膜的两边和两头要压紧,破口处用土封住,以提高地温地湿,促进马铃薯发育。
(3) 品种选择。选用适应好、结薯早、块茎前期膨大快、产量高、大中薯率高的早熟优良品种,如克新3号等。除去烂、病、伤、萎蔫、畸型、尖头块茎及薯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芽眼突出的老龄薯,选取薯块整齐、薯皮光滑细腻、皮色新鲜的种薯。
(4) 种薯的处理。播种前30d将种薯放在15~18℃阴暗条件下催芽暖种,促发壮芽。大种薯在播前4~7d切块(即减少用种量),每个切块以质量不少于25g、带1~2个芽为宜,切后用草木灰或干沙土拌薯块,使伤口收水,防止播种后种薯腐烂。
2.适时播种
一般于3月中上旬播种,太早马铃薯出芽后易受冻害。每垄点播2行,播种量一般为1500kg/公顷,保苗5.25万~6万株/公顷。
3. 田间管理
(1) 破膜放苗。马铃薯出苗现青后,要及时破膜放苗,以防高温灼伤幼苗,放苗在晴天上午进行为好。膜口不要大,以3~5cm为宜,放苗后及时封窝,有利于提高地膜保温效果,促苗茁壮生长。
(2) 中耕除草。当苗高3~5cm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封垄前结合灌水进行第2次深中耕;现蕾时进行第3次中耕,并浅培土。
(3)浇水施肥。马铃薯苗出齐后,穴施尿素150~225kg/公顷,现蕾期,再穴施碳酸氢铵450kg/公顷。若发生春旱,要及时浇跑马水,以促进薯块膨大早上市,遇阴雨天气,及时清沟排渍。
(4)防治病虫。①晚疫病:现蕾后每隔7~10d,用75%百菌清、53%金雷多米尔或64%杀毒矾400倍液喷施2~3次防治。②早疫病: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等防治。③二十八星瓢虫:选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④蚜虫:用50%抗蚜威2000倍液喷雾灭杀。
4. 收获 早春马铃薯一直在6月中旬收获上市,此时马铃薯价格高,效益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50047.html